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深层静脉管腔的炎症同时伴血栓形成及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属中医学“脉痹”、“股肿”范畴,其病因至今未明,治疗亦较为棘手。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病因病机的研究现代医学认为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形成该病的三大病因,......

点击显示 收起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深层静脉管腔的炎症同时伴血栓形成及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属中医学“脉痹”、“股肿”范畴,其病因至今未明,治疗亦较为棘手。该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后遗症和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 病因病机的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形成该病的三大病因,多系手术后、产后或长期卧床等原因造成。中医学认为,湿热下注、气血瘀滞而致脉络阻塞为该病的基本病机。
   
  张坚强等 [1]  认为,瘀热互结,阻于脉道,气血凝滞,瘀化为水为其病机。张志明等 [2]  则认为,由外伤及湿热流注于血脉经络,气滞血瘀,因而瘀阻为本病的根本。金文银等 [3]  认为,其病机特点离不开“湿、热、瘀”相搏,尤其是“瘀”字贯穿其病程始终。陈承良 [4]  认为,气血瘀滞,复感寒邪,入里化湿,内外相搏,湿热内生,湿热之邪瘀阻经络为本病之病机。
   
  2 辨证施治的研究
   
  现代医学将本病分为三大类型: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对于本病的治疗,大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但也由单纯中医治疗的文献报道。中医治疗既有内治法,亦有外治法,更有内外治法相结合,多种多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2.1 单纯中医治疗 张坚强 [1]  等采用通便泻瘀法治疗,使邪(湿、热、瘀)从大便而下取得较好疗效。选方通便泻瘀汤(桃仁、大黄、赤芍、益母草、元明粉、桂枝、水蛭、川牛膝、地龙、泽泻、车前子、炙甘草)内服,辅以七味熏洗剂加味(桑枝、芒硝、苏木、透骨草等)外用。临床治疗46例,其中临床痊愈3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总治愈率82.6%。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如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志明等 [2]  按照中医辨证将本病分为三型,湿热下注型,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法,选方四妙勇安汤加味(金银花、玄参、川牛膝、当归、赤芍、黄柏、苍术、茯苓、木瓜、防己、甘草);溶栓治疗:尿激酶20万U~30万U静滴,每日2次;低分子肝素钙500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祛聚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缓慢静滴,每日1次,肠溶阿斯匹林及潘生丁口服治疗。抗生素治疗: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1次。血瘀湿重型,治以活血化瘀、利湿通络,选方活血通脉饮合二妙丸加减(川牛膝、防己、赤芍、当归、土鳖虫、炮山甲、茯苓、川芎);溶栓治疗:尿激酶10万U静滴,每日2次,或精制蝮蛇抗栓酶0.5U静滴,每日1次,祛聚治疗同前。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肾健脾、活血利湿,选方温肾健脾方药(黄芪、党参、山药、川牛膝、鸡血藤、丹参、木瓜、白术、当归、防己),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或红花注射液20ml静滴,祛聚治疗同前。临床治疗103例,治愈65例,显效29例,进步9例,治愈率63.11%,总有效率100%。中西医结合组显著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1)。方俐 [5]  将本病分为两型,湿热蕴阻型,一般为急性期,治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拟方(龙胆草、银花、连翘、生薏苡仁、黄柏、牛膝、丹参、藿香、佩兰、炮甲珠、鸡血藤)加减;脉络瘀阻型,一般为慢性期,治则活血化淤、通络消肿,拟方(黄芪、当归、土茯苓、丹参、赤芍、川芎、泽兰、桃仁、红花、地龙、水蛭)加减。辅以中药熏洗,治则活血通络,拟方(透骨草、延胡索、归尾、片姜黄、川椒、乳香、没药、五加皮)。西药治疗,脉络宁注射液20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静滴,或川芎嗪注射液200~240ml静滴,每日1次,病程不超过72h者,静滴尿激酶20~30万U,每日1次。临床治疗46例,临床治愈29例,占63.04%,好转17例,占36.96%,全部有效。
   
  金文银等 [3]  按照中医辨证将本病分为三型:湿热下注者宜清热利湿兼活血化瘀,方选四妙散合四妙勇安汤加减(黄柏、金银花、玄参、当归、蒲公英、车前草、紫草、苍术、川牛膝、熟大黄、生薏苡仁、丹参);脉络湿瘀者治宜活血化瘀兼以利湿通络,方选四妙勇安汤化裁(丹参、益母草、金银花、当归尾、紫草、丹皮、熟大黄、生薏苡仁、车前草、虎杖、赤芍、玄参);脾虚湿阻者治宜健脾渗湿兼以活血通络,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生薏苡仁、赤小豆、党参、白扁豆、茯苓、鸡血藤、忍冬藤、地鳖虫、当归、丹参、川牛膝、白术)。西药治疗:溶栓,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加天普洛欣10万U静滴,每日1次。抗凝,低分子量肝素钠6250U皮下注射,每日1次。临床治疗45例,临床治愈35例,显效5例,进步3例,无效2例,显效率88.89%,总有效率95.56%,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P<0.01)。
   
  董天林等 [6]  将本病分为两型,湿热下注型用枢机丹1号方(黄柏、苍术、川牛膝、薏苡仁、丹参、赤芍、苦参、地龙)以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湿瘀型用枢机丹2号方(苍术、川芎、红花、桃仁、薏苡仁、木瓜、防己、丹参、川牛膝)以解毒散结、散瘀除湿。西药治疗,尿激酶30~80万U静滴,每日1次,肝素125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临床治疗39例,临床治愈18例(46.15%),好转20例(51.28%),无效1例(2.56%)。对于本病的治疗除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外,也有按照急性期及慢性期进行分型治疗。陈承良认为急性期宜清热利湿、芳香化浊,基本方(茵陈、赤小豆、黄柏、生薏苡仁、苦参、苍术、防己、泽泻、佩兰、白豆蔻、木通、生甘草);慢性期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基本方(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赤芍、地龙、生地、蜈蚣)。西药治疗应用蝮蛇抗栓酶。临床治疗25例,治愈16例,占64%;好转8例,占32%;无效1例,占4%,总有效率96%。
   
  王来群等 [7]  认为急性期治以凉血化瘀、通经活络。基本方(玄参、生地、牛膝、麦冬、当归、赤芍、红花、水蛭、川芎、丹皮);慢性期治以活血化瘀、益气通络。基本方(当归、赤芍、桃仁、川芎、水蛭、三棱、莪术、蜈蚣、牛膝、茯苓、黄芪、白术、桂枝)。西医治疗,予尿激酶10万U静脉推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烟酸占替诺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同时局部外用自制川乌酊(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临床治疗32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8%。同单纯西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除辨证分型治疗该病外采用专方治疗,临床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崔书克 [8]  自拟经验方(丹参、赤芍、川牛膝、茵陈、三棱、丝瓜络、郁金、制乳没、猪苓)加减,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并辅以蝮蛇抗栓酶0.75U或丹参注射液16ml静脉滴注。临床治疗120例,痊愈76例,显效39例,好转5例。袁明等 [9]  自拟溶栓汤为基本方(丹参、川芎、赤芍、金银花、牛膝、地龙、水蛭、生黄芪、鸡血藤、蜈蚣),随证加减,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辅以益气养阴。同时用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急性期予尿激酶8万U静脉滴注,每日2次,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作为辅助治疗。临床治疗39例,临床治愈2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和单纯西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亦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
   
  陆炯等 [10]  以益气活血、化瘀清热之法治疗该病,自拟破瘀清热剂(桃仁、水蛭、地龙、地鳖虫、制大黄、牛膝、黄芩、银花、生黄芪、益母草、马鞭草、乳香)加减。配合冬菱克栓酶溶栓治疗,首次剂量10Bu,第二、三次剂量为5Bu,隔日1次。临床治疗32例,治愈11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8%。与纯中药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
   
  姬志伟等 [11]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予清热、活血、利湿为主口服中药治疗,同时中药湿热外敷患肢,拟方(马齿苋、红藤、桃仁、红花、川芎、威灵仙、生牛膝、木香、木通、滑石、黄柏、大黄)。西药治疗予尿激酶每日50万U静脉滴注,肝素12500U静脉滴注。2例均临床治愈,随访24年无异常。
   
  王静等 [12]  对于本病的中药治疗采用外敷法,急性期选用冰硝散(芒硝,冰片)外敷;慢性期选用红花散(红花、丹参、元胡、川芎、冰片等)外敷。治疗30例,21例配合应用尿激酶、血栓通治疗,30天,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显效率70%,好转率23%。
   
  李平 [13]  治疗该病初根据辨证论治内服中药,配合静滴抗栓药物,应用硝矾洗药(朴硝、硼砂、明矾)湿热外敷患肢,临床治疗30例,总治愈率66.67%,与未使用外敷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有医家认为髋膝部骨折后最易并发该病,因而,就下肢骨折并发该病进行研究。李峰等 [14]  选用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腹壁皮下注射,甘露醇静脉输入,伤科接骨片口服。临床治疗26例,优12例,良13例,差1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显著变化。陈柏楠等 [15]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四妙勇安汤加味或活血通脉饮,兼服四虫片。西药治疗予尿激酶10~50万U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或冬菱克栓酶和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临床治疗93例,治愈56例,显效23例,进步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77%。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亦有显著变化。
   
  本病患者相当一部分失去了急性期完全治愈的机会,而转入后遗症期,郭伟光 [16]  采用静脉通冲剂(路路通、王不留行、土茯苓、萆、覆盆子、蓬子菜、川芎、丹参等)治疗36例,治愈4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69.44%。并可降低凝血因子Ⅶ相关抗原,增加抗凝血酶Ⅲ含量。
   
  近期有医家开始进行本病的预防研究,徐丽等 [17]  在手术中使用电热脉冲按摩仪按摩下肢腓肠肌,从而达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30例,凝血酶原时间、血流变学指标、静脉阻抗容积波形图均较未使用按摩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3 发病及治疗机理的研究
   
  周涛等 [18]  采用内服消栓通脉合剂20ml,每日3次,外敷冰硝散,血塞通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尿激酶30万U~50万U静脉滴注。临床治疗86例,临床治愈24例,显效45例,进步10例,总有效率91.86%。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同时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增加(P<0.05)。结果表明该治疗除溶栓治疗外,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和改善作用。
   
  陈柏楠等 [19]  通过研究血管收缩因素内皮素和血栓素、舒张因素以及血栓素舒张因素的平衡与该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血管收缩与舒张失调可能促使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因而,可以用PGI 2 类血管舒张药物或ET-1、TXA 2 抑制药物来辅助治疗该病。
   
  4 小结

  由于本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本病发生后,失治或误治均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将长期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部分并发肺梗死,造成严重的后果。文献报道 [20]  51%~7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合并肺栓塞。因此,早期诊断、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期的临床症状、体征,减少后遗症状,防止血栓复发,已成为本病治疗的关键。同时亦应重视本病的预防,及时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避免或减少该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本病研究的逐渐深入,对本病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1)如何选择切实可行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使中西药物取长补短,以尽快地控制病情的发展。(2)本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机理有待作进一步研究,以拓宽本病治疗及预防的思路。
   
  中西医结合、内外治法结合治疗本病,标本兼治,使其发挥更好的协同作用,实为本病的理想治法,且已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坚强.通便泻瘀法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22):2231-2232.

  2 张志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3例.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126.
   
  3 金文银,左世东,王朝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2,6(6):400-401.
   
  4 陈承良.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5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8):37.
   
  5 方俐.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山西中医,2002,18(2):39.
   
  6 董田林,王晓敏,王素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9例.河北中医,2000,22(10):785.
   
  7 王来群,于纯文,王举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湖北中医杂志,2002,24(11):17.
   
  8 崔书克.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0例.河南中医,2002,22(2):43-44.
   
  9 袁明,刘树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9例.新中医,2002,34(4):41-42.
   
  10 陆炯,杨能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3):28-29.
   
  11 姬志伟,李湘,徐斌,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3):189-190.
   
  12 王静,范吾风.中药外敷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中医外科杂志,2002,11(3):11.
   
  13 李平.硝矾洗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中国民间疗法,2001,9(4):26.
   
  14 李峰,李光辉,夏仁云.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临床外科杂志,2002,10(6):361-362.
   
  15 陈柏楠,徐展望,周涛,等.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1):20-21.
   
  16 郭伟光.静脉通冲剂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36例治疗观察.中医药学报,2002,30(4):10.
   
  17 徐丽,李宝森,刘永升,等.预防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天津医药,2002,30(11):662-664.
   
  18 周涛,刘明,陈柏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2,8(4):250-252.
   
  19 陈柏楠,李克,李昭辉,等.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张力因素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7(4):207-209.
   
  20 李亚群.下肢深静脉阻塞患者的阻抗容积波图变化、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中国循环杂志,1998,13(4):225-227.
    
  (收稿日期:2004-07-01)

  (编辑守 中)

  作者单位:300193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 

作者: 鲍家伟 李云平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