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B期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74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1年~2003年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疼痛74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0年,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4例,继发性30例。2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疼痛多为钝痛,逐渐加重呈......

点击显示 收起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1年~2003年采用电针的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疼痛74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其中男44例,女3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0年,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4例,继发性3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8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疼痛多为钝痛,逐渐加重呈放射痛,由臀部,大腿外侧向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放射;(2)在坐骨神经通路上的腰椎旁点、骶髂点、点、腓点、外踝点有压痛;(3)坐骨神经支配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和自由神经障碍;(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症状,继发性坐骨神经痛者经CT确诊。
   
  1.3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环跳,委中,阳陵泉。腰痛明显者加大肠腧,华佗夹脊穴;向下肢外侧放射者(病少阳经)加悬钟,委阳;向下支后侧放射者(病太阳经)加殷门,承山。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60mm毫针快速刺入皮下至“得气”,行捻转泻法1min后,使针感向下肢远端放射,选择4个穴位,接上G-6805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留针30min,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间隙2日行下一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评定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人民军医出版社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活动正常。直腿抬高试验为阴性,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好转:疼痛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弱阴性。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74例患者中,痊愈60例,占81.08%,好转:12例,占16.22%,无效2例,占2.70%,总有效率为97.30%。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6岁,工人,2001年5月8日初诊。主诉:右侧臀部及下肢后侧持续性疼痛1周,疼痛放射至小腿及足背,不能久坐久站,痛甚时不能行走,经口服西药和理疗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一般可,痛苦病容,直腿抬高约30°,臀部、腓骨小头下方、外踝后压痛明显,腰椎行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坐骨神经痛(原发),按上述方法行电针治疗1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改善;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消失,随访一年余未复发。
   
  4 讨论

  坐骨神经痛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是由于风寒湿邪之气侵袭肌肤,流注经络或跌仆闪挫,经脉受损,行气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致。坐骨神经的分布,走向与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有密切的关系,故临床上多选取该 二经上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环跳为足少阳与足太阳之交会穴,能祛风湿利腰痛;阳陵泉为筋之会穴,能泻实祛邪,舒筋通经;委中疏通经络,行气止痛,针感至足可以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止痛,气至而有效;诸穴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除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效。电针疗法具有较好的镇痛、缓解局部肌肉痉挛的作用,针后辅以电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2004-07-12)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杨晋红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