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B期

肾小管性酸中毒15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本文观察近2年来收治的肾小管性酸中毒(RTA)15例,主要病因为慢性肾炎、干燥综合征及甲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血气分析均为代谢性酸中毒,临床极易误诊,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3主要临床表现除各有其原发病表现外,主要表现为肌无力或肌麻痹伴口渴、多饮、多尿、尿量最少1800ml/24h,最多达8000/24h。4实验......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文观察近2年来收治的肾小管性酸中毒(RTA)15例,主要病因为慢性肾炎、干燥综合征及甲亢,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血气分析均为代谢性酸中毒,临床极易误诊,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17~52岁,平均33.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余年。1.2 原发病 见表1。
   
  1.3 主要临床表现 除各有其原发病表现外,主要表现为肌无力或肌麻痹伴口渴、多饮、多尿、尿量最少1800ml/24h,最多达8000/24h。见表2。
   
  1.4 实验室检查 均有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低钠或低钙血症,有高氯血症。肾功能基本正常,有低比重尿、碱性尿,尿糖阴性。见表3。骨X线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包括心律紊乱、低血钾、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及ST-T改变。3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均有血免疫学检查异常及高γ球蛋白血症,见表4。3例甲亢患者均有血T 3 、T 4 检查异常,见表5。表1 RTA15例原发病病因 n低钾血症 1/15 慢性肾炎 4/15 间质性肾炎 1/15 肾病综合征 1/15 痛风肾 1/15 干燥综合征 3/15 多囊肾 1/15 甲亢 3/15 表2 RTA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 例数肌无力 14/15 肌麻痹 6/15 心律紊乱或心电图异常 1/15 浮肿、口渴、多饮 1/15 腰痛、多尿、多饮 10/15 口眼干燥 3/15 多尿、头痛高血压 1/15 纳亢、颈粗、突眼、手颤 3/15

  表3 RTA15例实验室检查结果 (略)注:表中△为未查

  表4 干燥综合征3例血清免疫学检查(略)注:免疫球蛋白该院正常值:IgG:700~1700mg%,IgA:100~300mg%,IgM:50~170mmg%

  表5 甲亢3例血核素检查(略)

  2 讨论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一组以肾小管功能异常,不能充分排泌H + ,使血HCO 3- 水平在正常代谢情况下不能维持正常,导致临床出现酸中毒的综合征。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者多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继发性者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据报道 [1]  病因已达三十余种,RTA根据其受损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四型 [1]  ,本文15例中 除例7,例9两例为Ⅳ型外,其余13例为Ⅰ型,符合文献 [2]  Ⅰ型多见的报道。本文Ⅰ型RTA的诊断依据为:(1)肌无力或肌麻痹;(2)低钾血症、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3)碱性尿,酸负荷条件下晨尿pH>5.5,而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大多在正常范围。Ⅳ型RTA诊断依据为高氯血症性酸中毒伴高钾血症。15例尿糖均为阴性,故排除Ⅱ、Ⅲ型RTA的诊断。RTA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易误诊而贻误治疗。如例1因有腹泻、低钾血症,心律失常而误诊为心肌炎后遗症,例8同样以低钾频发室性早搏收入院,曾一度考虑为心肌炎,后追问病史及做相关检查方确诊。3例甲亢患者诊断明确,除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依据外(见表2、表5)。并有口渴、多饮、肌无力、高血氯性酸中毒,尿pH>5.5,无氮质血症。据此可诊断甲亢合并RTA,符合文献报道 [3]  。甲亢并发RTA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由于甲亢影响肾小管某些酶系统和产能过程,甲亢本身引起的分解代谢亢进,使肾脏排酸的负荷加重。有的可能是甲亢和RTA两种疾[3]  。因此,凡是原因不明的肌无力、口渴、多饮、多尿、心律失常、肌麻痹等病例均应考虑RTA的可能,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漏诊延误治疗,RTA的治疗主要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继发性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为纠正酸中毒可口服碳酸氢钠,但纠正低钾血症则需口服10%枸橼酸钾。除低钾性肌麻痹需要紧急静脉补钾可用氯化钾外,一般不宜用氯化钾以免加重酸中毒而使病情恶化,应引以为戒。对干燥综合征合并RTA的治疗,除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外,对原发疾病过去以采用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不佳,即使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也不理想。目前对于干燥综合征有人采用血浆置换术治疗,之后应用少量激素巩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本文15例中,Ⅰ型13例,其中仅5例(例3、4、13、14、15)诊断明确,治疗及时,低钾血症得到及时纠正而 使症状完全缓解出院。其余因原发病疗效欠佳而致低钾,RTA仅达部分纠正而出院。充分证明对RTA的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对2例(例7、9)Ⅳ型RTA的治疗,针对此2例的发病机制为长期慢性肾炎使肾小管对醛固酮的反应性下降,而非真正的醛固酮缺乏,治疗上除给予一般常规处理外,同时并用静脉注射速尿或/和9a-氟氢考的松,必要时另用降钾树脂,严重者应作血透或腹透,并做好心脏起搏等抢救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尹培达.肾小管性酸中毒附10例临床报告.新医学,1978,9:434.
  
  2 王勇雄.Ⅰ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84,3:101.
  
  3 尹芳,赵录年.甲亢并发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2例报告.中华肾脏病杂志,1989,5(2):106.
 
  4 栾晓晨.血浆置换治疗干燥综合征2例.中华肾脏病杂志,1987,3:139. 

  (收稿日期:2004-11-13)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361101福建省厦门市同民医院内科

作者: 文鉴立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