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B期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1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华法灵钠等药物治疗,治愈79例(68%),好转37例(32%),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部位的出血。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发病3天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1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华法灵钠等药物治疗,治愈79例(68%),好转37例(32%),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部位的出血。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发病3天内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3天后治疗的效果,近端大隐静脉阻断远端浅静脉给药的方法优点多,并发症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在高海拔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其治疗目前国际上仍无统一方案,不同的方案其疗效差异很大,现将我院1993年2月~2003年3月收治的1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6例。男72例,女44例。年龄27~71岁,平均51岁。发病≤3天者82例,>3天者34例,平均起病时间为3.5天。手术后发生62例,下肢或骨盆骨折卧床后发生28例,产后发生7例,无明显原因发生19例。

    1.2 诊断 (1)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指压有凹陷,栓塞处有压痛;(2)多普勒血管彩超确定栓塞部位、栓塞程度;(3)数字减影(DSA)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本组116例均进行血管彩超检查确诊,56例进行数字减影(DSA)血管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

  2 治疗方法

    对116例确诊病例均进行以下方案的治疗:(1)尿激酶20万U溶于50ml生理盐水,在30min内用微量泵静脉泵入,每日1次,连用1周;(2)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12h1次,连用1周;(3)普通肝素5000U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滴,每12h1次,连用1周。(其中31例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每12h1次,连用1周);(4)1周后改用口服华法灵钠片,初量30mg,维持量每日5mg,连用3个月。在治疗期间若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值1倍,立即停药。静脉给药的方法:在患肢大腿根部扎一止血带要求阻断下肢浅静脉血的回流而保持深静脉通畅,然后经患肢远端的浅静脉给药。

  3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患肢肿胀消退,无压痛,多普勒血管彩超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下肢深静脉通畅,血液流速正常。好转:患肢肿胀消退或明显减轻,无压痛,多普勒血管彩超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下肢深静脉狭窄,血流通畅。发病≤3天的82例中治愈64例(78%),好转18例(22%),发病73天的34例中治愈15例(44%),好转19例(56%)。

  4 讨论
     
  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高海拔地区由于人们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人体内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远远高于平原地区,这使高海拔地区的人群DVT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

    溶栓治疗的原理 [1]  :(1)尿激酶是一种球蛋白,是纤溶酶原的内源性激活因子,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变为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使血凝块内的纤维蛋白溶解而致血栓崩解。(2)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抑制血小板膜表面的电荷发生改变,从而抑制血小板对血管的粘附性,同时改善微循环,预防和消除和红细胞聚集及微血栓形成,另外对血小板有抑制作用。(3)肝素治疗血栓形成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它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但它能通过抗凝从而预防血栓的滋长和复发。近年来低分子肝素钠用于临床,已取得可靠的效果,通过对抗因子Ⅹ和因子Ⅱ起作用,和血浆蛋白的亲合力低,并且能发挥更好的生物效应,值得推广。

    以往的溶栓剂大都采用深静脉给药,而我们采用阻断大隐静脉近端而在其远端浅静脉给药,其优点 [2]  :(1)浅静脉给药能通过交通支支流流向深静脉,再通过狭窄的静脉血管回流,避免了以往深静脉穿刺给药后易局部出血的并发症。(2)浅静脉穿刺简单方便,而且不会出现深静脉穿刺所出现的血肿形成、管脱落折断、感染等并发症。(3)对起病时间长的患者溶栓效果也比较理想。因为溶栓剂和抗凝剂都能通过交通支进入深静脉,直接作用于血栓表面。迷路状裂隙及其远端淤血部位,药物滞留于此,分布面积较广,滞留时间长,不仅溶解已形成的血栓,而且防止因近端血栓形成后,远端血液淤积而形成新鲜血栓 [3]  。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后早期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晚期,发病3天内进行治疗,其治愈率高达78%,应引起医生的重视,对高海拔地区老年高危血栓患者,术后让其争取早日下床活动,嘱下肢做伸屈运动或肌肉收缩,促进下肢深静 脉血液回流,医生每天检查患者下肢是否肿胀或触痛,早发现早处理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伟辉,许评,李爱东,等.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髂股静脉血栓15例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4):184.

    2 谌勇,韩智猛,向乾生,等.不同溶栓途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较.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6):449-451.

    3 薛莲,陆民,黄新天,等.原发性动脉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7,12(5):257-259.    

  作者单位:810001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救中心 

    (收稿日期:2004-07-16) (编辑秋 实) 

作者: 吴占庆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