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B期

RH阴性患者的输血与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RH血型发现于1937年,它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红细胞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也是输血医学最主要的血型系统之一,在世界人口比例中属RH阴性血型人只占0。5%,这就造成了RH阴性血液难以贮备,不能确保临床用血的需求。这是输血工作中一直困扰血站和医院的一个大问题[1],各方面为之花......

点击显示 收起

  RH血型发现于1937年,它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红细胞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也是输血医学最主要的血型系统之一,在世界人口比例中属RH阴性血型人只占0.3%左右,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占0.2%~0.5%,这就造成了RH阴性血液难以贮备,不能确保临床用血的需求。这是输血工作中一直困扰血站和医院的一个大问题 [1]  ,各方面为之花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结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2000年以前我市没有开展RH血型系统的鉴定,严重制约了我市输血事业的发展。2000年以来我站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开始了RH血型的筛选,并逐渐建立RH血型档案,鉴于目前我市还没有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进行此项研究,因此开展此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今年上半年我站向阳泉市科技局申报了“RH阴性的血型进一步分型研究”的科研报告,该项目的研究旨在对RH阴性献血者的RH血型进行分析鉴定,为临床输血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各大医院临床RH阴性血的正确输注。为此笔者就如何搞好RH阴性患者的输血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1 RH血型D抗原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的主要血型抗原,也是临床输血反应的重要抗原物质

    在输血工作中,保证RH阴性患者输RH阴性的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女性输血。因为一旦意外的把RH阳性的血液输给RH阴性的妇女,会使之产生RHD抗体,此抗体为IgG,可通过胎盘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目前,科研人员从RH血型的血清学检测发展到RHD抗原的基因型群体调查,发现了7个新的基因变异型,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母亲怀孕时胎儿的RH血型预测新生儿溶血发生的可能性,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RH阴性献血者的队伍建设

    因RH阴性比例低,常规备血相当困难,近年来虽然有些地方采用了红细胞冰冻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建立起一支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献血者档案,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仔细筛选,将确认为RH阴性、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个人详细资料记录下来,编辑成一个稀有血型档案库,使原来稀少且较分散的血源相对集中起来,便于在急需时能做到及时、准确、便捷的查找。其次,仅仅建立档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自愿献血者,在急需用血时不能做到随叫随到,那么前面的工作将是徒劳的。这就要求在宣传和动员方面下功夫,例如:可以搞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稀有血型联谊会”、“稀有血型爱心血库签名活动”等,使他们深切了解献血的知识和意义,同时加强血站与献血者之间的沟通,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3 尽量避免输血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可输可不输的血尽可能不输。因RH阴性血稀有珍贵,建议有条件的患者要进行贮存式、稀释式或回收式自身输血。(1)贮存式自身输血:是将自己的血液预先抽出在低温或超低温式条件下储存起来,以供自己需要时使用。这种方式多用于待手术患者,手术前预存自己的血液,在手术中回输自己的血液,也是红十字组织及输血界大力提倡的输血方式。(2)稀释式自身输血:是在手术医生做好手术计划后,由医院输血科或血库技术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有计划、按比例地抽取患者血液,然后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患者血容量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手术时患者体内血液处于稀释状态,术后流血不会造成大量红细胞丢失,在术中或术后,将预储血还输给患者。此法国内开展的不多,国外已广泛采用。(3)回收式自身输血:分为外伤时回收、术中回收及术后回收三种。现在用手术和纱布收集、过滤血液的方法,已被具有回收、过滤、 消毒、可灵活控制回收速度、不会引起溶血等优点的血液回收机所替代。外伤时实施血液回收的机会较少,术中及术后回收血液并返输早被国内外广泛采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自身储血和自体血回收式输血的诸多优点,并开始用于临床,这是解决稀有血型输血的重要途径之一。


    4 可考虑输RH阳性血

    尽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解决RH阴性血源的问题,但基于RH阴性在我国稀少的客观现实,在医疗实践中难以为RH阴性患者找到足够的RH阴性血液的现象肯定会时有发生,各地也都存在着因此而延误治疗的情况。建议每位临床医生都应以勇敢负责的态度,在RH阴性血紧缺,而患者急需输入大量血液才能挽救生命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宁肯冒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之风险,给RH阴性患者输入RH阳性血,而不应盲目等待,错失抢救患者最佳时机。特别是首次输血或有输血史但经过严格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抗-D抗体者、更应该尽快做好选择。当然,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也至关重要,确因患者本身情况造成抢救失败不能归罪于输血不当。
   
  参考文献

    1 刘海田.血液血液制品采集检测技术标准及质量控制实务全书.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2003,128.    
  作者单位:045000山西省阳泉市中心血站 
    
  (收稿日期:2004-07-12) (编辑海 涛)

作者: 张殿臣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