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A期

血培养中细菌的检出及药敏结果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血培养检测病原菌是诊断菌血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其阳性率的高低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院内感染的菌血症比例越来越大,病原菌往往对常用的广谱抗生素不敏感,尽早确定病原菌,报告药敏结果,对减少盲目治疗大有裨益。笔者收集了我院2002~2003年期间151例血培养标本,进......

点击显示 收起

  血培养检测病原菌是诊断菌血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其阳性率的高低和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院内感染的菌血症比例越来越大,病原菌往往对常用的广谱抗生素不敏感,尽早确定病原菌,报告药敏结果,对减少盲目治疗大有裨益。笔者收集了我院2002~2003年期间151例血培养标本,进行了阳性率和药敏结果分析,以便及时掌握本院细菌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服务于临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02~2003年我院临床微生物室培养标本151例。

    1.2 方法 患者发热时抽血5ml,无菌注入血培养瓶中混匀,置35℃孵箱进行培养。每日观察,发现液体浑浊或液面有白色附粘物时,取少量接种于血平板和中国蓝平板,进行细菌分纯和鉴定。菌种鉴定和药敏采用英国先德SENSIˉTIRE荧光快速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操作。

    2 结果

  151例血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及病原菌构成比见表1,其中主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见表2、表3。

  表1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略

    表2 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 略

  表3 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略

    3 讨论

  血培养检出菌种的构成比随年代不同而变迁。文献曾报道,上世纪40年代磺胺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未普及前,血培养检出以链球菌为主,进入60年代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上升,70年代金黄色葡萄球菌占主导地位,进入80年代凝固 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又有上升趋势 [1]  。由表1可见,我院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属最为多见(占23.5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7.65%)和大肠埃希菌(占15.69%)。条件致病菌导致的感染日趋明显,总阳性检出率为33.78%,与有关资料相比偏高 [2]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临床送检的标本数量偏少,患者病情较重时,才进行血培养分析所造成。因此,建议临床上在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由表2、表3可见,我院近2年血培养中主要致病菌的药敏情况。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敏感性最低,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硫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较敏感,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敏感性高,而对氨苄西林敏感性低。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其他一些原因,感染菌种部分产生了耐药现象。因此,临床必须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严防滥用。同时,还应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其免疫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建议临床微生物室定期对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分析,制定抗感染方案,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还可进一步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和抗生素评价等。

  参考文献

    1 陈世敏,黄象娟,王凯,等.血培养检出细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14.

    2 刘瑛,谈意隽,沈霞.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检验医学,2003,18:364.    

  作者单位:255400山东省齐鲁石化医院集团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7-26)

    (编辑海 霞)

作者: 杜海燕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