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6期

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消化道瘘8例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胸腹部外伤和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病,常以手术治疗,手术不外乎切除吻合和修补两种。特别是十二指肠瘘,可致患者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重要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再行二次手术或保守治疗成功率极低,死亡率高。1993年2月~2004年10月笔者应用高营养支持治疗高位吻合瘘及修补处瘘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消化道起于口腔食管止于直肠肛门。胸腹部外伤和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病,常以手术治疗,手术不外乎切除吻合和修补两种。吻合和修补是不可避免有瘘的可能,消化道吻合口瘘和修补处瘘是胸腹部手术的严重并发症。食管、十二指肠及高位小肠瘘更为严重,需要长时间禁食水,又丢失大量消化液;特别是十二指肠瘘,可致患者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重要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再行二次手术或保守治疗成功率极低,死亡率高。1993年2月~2004年10月笔者应用高营养支持治疗高位吻合瘘及修补处瘘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1岁,住院时间最长6个月,最短21天,平均29天。5例为食管术后吻合口瘘形成胸膜瘘,其中中段2例,中上段2例,下段1例;1例为十二指肠瘘。保守治疗4例,治愈3例,死亡1例;二次手术4例,治愈3例,死亡1例。

    2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21岁,被汽车轧伤腹部1h于1993年2月4日急诊入院,诊断为腹部闭合性损伤、腹壁软组织伤、骨盆骨折,给予对症治疗,病情平稳。于入院后3周突然出现全腹剧烈疼痛伴休克,急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大量黄色稀水样肠内容物,并可见肠粘连布满脓苔,肠壁水肿,探查距屈氏韧带110~160cm处有两处肠壁破裂,降结肠两处破裂,大小4cm×6cm,周围有粪便流出;给予肠修补,并行横结肠造瘘,术后诊断:多发肠破裂,弥漫性腹膜炎。术后1周患者再次出现腹痛,从腹腔引流处流出稀水样黄色大便样物,考虑肠瘘,约10余天一直给少量多次输血及氨基酸、脂肪乳及对症治疗,患者很快出现消瘦、低蛋白血症,后给静脉高营养及全身支持治疗,2周后患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再次行剖腹探查,见小肠有一约45cm长肠管完全断裂并黏膜外翻,并可见远端肠管粘连成角,肠管闭塞,给予部分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后恢复良好,2个月后出院;半年后来院再次行左下腹横结肠造瘘闭合术,现已完全康复,并能从事正常工作,也未出现肠粘连梗阻征象。

    例2,患者,女,53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烧灼感3个月,于1999年4月21日入院,诊断为食管癌,经术前准备于1999年4月26日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术后9天小口进食后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考虑为吻合口瘘,急拍胸片示左侧胸腔内有大量积液,再次行胸腔闭式引流,引出约700ml混浊液体,次日给予禁饮食,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20天后治愈出院。现一般情况良好,已能从事家务工作。

    例3,患者,男,30岁,吞食金属异物10天伴腹痛于2004年9月12日入院,有吸毒史,查体右中上腹压痛,X线片示十二指肠金属异物。十二指肠损伤于2004年9月13日急诊手术行剖腹探查术、异物取出术,术中见十二指肠水平部有13cm×2cm大小金属异物,将金属异物慢慢推回胃内,在胃前壁切2cm切口取出异物,见十二指肠周围及后腹膜明显水肿,浆膜下有褐色渗液,局部淋巴结肿大,局部未见明显损伤,水平部发白,有脓性渗出,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起始部前壁可见一约2cm斜形裂伤,呈网状,大量消化液渗入后腹膜,充分游离,缝合修补裂口,并从距屈氏韧带近端25cm处造瘘置引流管于十二指肠降部做引流,在距屈氏韧带40cm处造瘘置营养管,腹腔十二指肠破裂处下方放引流管,分别另戳孔引出。术后禁饮食、抑酸消炎对症治疗,保持各管引流通畅,一般情况良好,术后第6日自行饮水半杯约300ml,出现阵发性腹痛伴恶心,未呕吐,心率增快达160次/min,呼吸增快达40次/min,腹腔引流液明显增多,呈酱油色,24h达1000ml左右,患者表现精神欠佳、消瘦、低蛋白血症、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腹部体征仍局限于中上腹部,B超示无明显腹腔积液。在胃镜下将胃管送入十二指肠降部,仍保持各管引流通畅,后给静脉高营养,全量每日2000ml,善宁0.1g皮下注射,3次/d,洛赛克40mg静推,2次/d,腹腔引流逐日减少,持续10天,患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住院34天痊愈出院,现仍保持流质饮食,并能从事一般工作。

    3 讨论

    消化道术后吻合瘘的治疗至今仍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治疗困难患者经济负担重且死亡率高,因为消化瘘的问题不是一个局部病变问题,而是引起人体全身生理改变进而影响其他脏器功能,以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的问题,所以要认真观察每一个患者,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3.1 静脉高营养选择 一旦消化道瘘确诊以后,无论再次手术与否,都应尽快尽早尽量行静脉高营养,因为这段时间患者衰竭明显,体质消耗严重,再加上长期禁饮食,局部炎症及细菌性、化学性胸膜炎、腹膜炎,并有多根引流管致丢失大量消化液、热量及营养,若不能及时补充,电解质丢失,则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8例患者早期采取了静脉营养取得了满意效果。

    3.2 再次手术时机选择 静脉高营养及全身局部治疗,病情趋向好转稳定,全身情况好转,应抓住这个时机行再次手术,因为这段时间患者抵抗力强,愈合性好,再次手术成功率高。

    3.3 抗生素与抑酸药的应用 消化液中含有大量细菌,以大肠杆菌、类杆菌及厌氧菌为多,也有球菌类细菌,它们随消化液进入胸膜腔;消化液中含有各种能对周围组织有腐蚀作用、自溶作用的物质,可造成瘘口周围组织水肿充血等炎性改变。所以,凡是消化道瘘的患者要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血象高低、引流物多少、引流液颜色、味道,并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及时更换抗生素,使感染及早控制。抑酸药要及早大量应用,以抑制消化液分泌,预防和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

    3.4 保持引流通畅 瘘一旦确认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引流液多少来补充液量及电解质,避免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同时也能决定抑酸药物应用,不致引起局灶性炎症改变及脓肿形成,对预防全身感染及脓毒血症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也能根据引流量多少来决定拔管时间。

    总之,消化道瘘是胸腹部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全身和局部治疗进展,尤以静脉高营养及抑酸药物、要素饮食的广泛应用收到明显效果。笔者认为,在众多的防治措施中最根本是抓住5条:(1)早期发现早期处理;(2)早期应用高营养;(3)十二指肠破裂或瘘早期应用抑酸药物且量要大;(4)预防控制感染;(5)选择时机再次手术。

    (编辑新 竹)

    作者单位:030600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外一科 

作者: 李俊海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