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6期

加减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的表浅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疾病,病变主要侵犯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严重可波及全结肠,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表现。笔者在常规治疗如应用皮质激素[1]、奥沙拉秦、硫唑嘌呤、止血、输液等基础上辅以加减白头翁汤,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

点击显示 收起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的表浅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疾病,病变主要侵犯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严重可波及全结肠,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表现。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人群,男女无明显差异。笔者在常规治疗如应用皮质激素 [1] 、奥沙拉秦、硫唑嘌呤、止血、输液等基础上辅以加减白头翁汤,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均为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15~57岁,平均41.3岁。病程<4年39例,4~10年25例,>10年16例。根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IBS)研讨会议(太原)制定的诊断标准 [2] ,轻中度56例(70.0%),重度24例(30.0%)。病变部位:直肠17例(21.2%),直肠、乙状结肠20例(25.0%),左半结肠25例(31.3%),右半结肠6例(7.5%),全结肠12例(15.0%),均为活动期患者。局部并发症:假息肉36例(45.0%),大出血5例(6.3%),霉菌感染2例(2.5%),癌变2例(2.5%)。系统并发症:关节炎12例(15.0%),活动性肝炎10例(12.5%),口腔溃疡5例(6.3%),心肌炎6例(7.5%),尿路结石7例(8.8%)。对照组76例,为随机抽样同期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两组在发病年龄、病程、病情轻重及病变部位差异均无明显性(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两组病例入院时均在电子结肠镜下取组织活检,病理确诊。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皮质激素、奥沙拉秦、硫唑嘌呤、止血、输液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白头翁12g,黄芩9g,胡黄连9g,秦皮9g,生山药12g,椿根皮9g,连翘12g,苡米18g,茯苓12g,白术12g,乌梅9g,生甘草4g,香附9g,木香6g,黄芪15g,槐花12g,侧柏叶6g,每日1剂,早晚各口服150ml药液,疗程5周。

    1.3 疗程评定 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IBS会议精神制定的疗效标准 [3] 。显效:无腹痛,大便次数<2次/d,大便镜检RBC(0~±),体温正常,血Hb>100g/L,ESR<20mm/h,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0.60,球蛋白α 1 <0.04、α 2 <0.10。有效:轻度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2~3次/d,大便镜检RBC(+~++),体温37.5℃~38.5℃,血Hb80~100g/L,ESR20~30mm/h,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0.5~0.60,球蛋白α 1 0.04~0.05、α 2 0.10 ~0.14。无效:较入院时病情无好转,大便次数>3次/d,镜检RBC(+++)以上,血Hb<80g/L,ESR>30mm/h,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0.50,球蛋白α 1 >0.05、α 1 >0.14。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对照组为81.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略)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发病与环境、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 [2] 。免疫反应的异常尤以细胞免疫反应的异常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较为显著,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TCRδ1 + 、CD4 + 细胞辅助细胞表达的增加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因本病病程迁延,可达10余年,患者血红蛋白降低越明显,血沉越快,C反应蛋白(+),同时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越低,球蛋白α 1 、α 2 越显著。我们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加减白头翁汤,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血红蛋白不同程度升高,血沉下降,C反应蛋白不同程度下降。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为感受时邪及饮食不节,湿热、疫毒、寒湿壅塞肠中,气血与之相搏,肠道传导失司,脂络受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方以白头翁汤清热化湿、涩肠止泻,配以山药、苡米、茯苓、白术、木香、乌梅健脾止泻,配黄芪益气,木香、香附舒解肝郁、调理脾胃,白头翁、槐花、侧柏叶凉血止血;黄芪可提高机体Tc、Th及CD3、CD4水平,解除过量的Ts细胞的活性;白头翁汤对志贺 [4] 、施氏与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卡他球菌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力以黄连、秦皮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  治疗组应用加减白头翁汤后,其总有效率达91.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1.6%。治疗组较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明显下降,说明加减白头翁汤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作用,且对湿热蕴结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全方清热毒、利湿、益气健脾,调节肠胃功能。因笔者治疗组仅80例,其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AKE DANIELSSON,刘文忠.用皮质激素导部灌肠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斯堪的那维亚胃肠病学杂志,1996,(4):193-203.

    2 巫协宁.溃疡性直肠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消化杂志,1996,16(3):127.

    3 全国慢性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结肠炎的诊断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354.

    4 许济群.方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9-170.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730050甘肃省建筑职工医院

作者: 张少峰 金 刚 张瑞涛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