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9期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妇科病的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笔者1998年5月~2004年10月运用此方加味治疗49例因肝脾失调所致的妇科常见病(如痛经、崩漏、妊娠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等),收到满意效果。2治疗方法均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结合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随证加减。加柴胡、当归、茯苓、丹皮、香附、乌药、炙甘草等。加熟地、黄芪、生牡蛎、山药、乌贼骨、茜草炭、鹿角胶、炙......

点击显示 收起

  痛泻要方又名白术芍药散,出自《景岳全书》,由炒白术、炒白芍、防风、陈皮四药组成,有泻肝补脾之功,主治肝旺脾虚所致的腹痛、腹泻等。笔者1998年5月~2004年10月运用此方加味治疗49例因肝脾失调所致的妇科常见病(如痛经、崩漏、妊娠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等),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患者,年龄16~20岁37例(为A组),其中学生28例,非学生9例,全因月经病而就诊;25~29岁12例(为B组),职工,1例崩漏,2例妊娠腹痛,4例产后恶露不绝;非职工,2例产后恶露不绝,3例妊娠腹痛。均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均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结合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随证加减。(1)痛经以行经前后或经期,小腹或腰部疼痛,面色白,出冷汗,呕吐为主症;伴胸闷不舒,神疲、纳差,小腹坠胀,月经量少,行经泄泻,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宜调和肝脾,理气止痛;加柴胡、当归、茯苓、丹皮、香附、乌药、炙甘草等。(2)崩漏以行经期经量大,持续时间长,淋漓不断为主症;伴胸闷纳呆、面色黄或白,倦怠乏力,肢冷、便稀,舌胖,苔薄白,脉细弱。治宜抑肝健脾,固冲涩血;加熟地、黄芪、生牡蛎、山药、乌贼骨、茜草炭、鹿角胶、炙甘草等。(3)妊娠腹痛以妊娠期小腹疼痛,反复发作为主症;伴胸闷胁痛,烦躁易怒,嗳气吐酸,头晕,心悸,纳少便溏,舌淡苔少,脉细弦。治宜疏肝和脾,养血止痛;加黄芩、砂仁、当归、炙甘草、阿胶、茯苓、苏梗、炙甘草等。(4)恶露不绝以分娩后宫内遗留余血浊液,20天后仍然淋漓不断为主症;伴胸闷不舒,两胁胀痛,心烦,小腹坠痛,纳少腹泻,舌暗淡,脉细数。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固冲;合苏叶黄连汤,加黄芪、山栀、侧柏炭、当归、柴胡、炒山楂、益母草、炙甘草等。

  2 结果
    
  A组学生用药2~4天症状消失,平均3例;非学生用药3~6天症状消失,平均4.5天;其中有3例,6个月后自感不适又来复诊,原方少有加减4剂而愈。B组职工用药6~9天症状消失,平均7.5天;非职工6~12天症状消失,平均9天。A组属未婚青年,一部分因受凉或饮食生冷、生活起居不规律引起,另一小部分与情绪变化有关,所以疗程较短,效果显著;B组均已婚,因生活起居、家庭、社会环境、精神等众多因素引发,所以疗程稍长,但效果满意。

  3 病案举例
    
  例1,患者,学生,19岁,2003年4月21日,因痛经而就诊。患者原有痛经病史,时轻时重;此次因情志不舒,月经来潮少腹剧痛,阵阵发作,甚则冷汗自出,经血鲜红,量少,伴有恶心、心烦、小便频、大便稀溏,舌红,苔薄白,脉弦数。此乃肝郁侮脾发为痛经。治宜疏肝和脾,理气止痛。故选用痛泻要方合苏叶黄连汤加味,处方:生白芍30g,白术、陈皮、香附各12g,苏叶、黄连、连翘、防风、清半夏、丹皮、甘草各9g。服药3剂而愈。3个月后因经期感冒头疼,发热,腹痛、腹泻而来就诊。T38.2℃,舌红少苔,脉滑数。处方:葛根30g生白芍25g,芥穗、陈皮、丹皮、白术、连翘各12g,防风、黄芩、甘草各9g。服药4剂而愈。
   
  例2,患者,职工,26岁,2002年9月10日,因胎动不安而就诊。妊娠5个月,少腹坠痛、阵阵加剧2天;伴有恶心欲吐,气逆胸闷,舌红少苔,脉弦数。此痛为肝气横逆,上乘脾土。治宜抑肝扶脾,兼清郁热,佐以安胎。故选用痛泻要方去防风加味,处方:党参、白芍、白术各24g,陈皮15g,苏梗、黄连、砂仁、甘草各9g,生姜3片为引。先取1剂,取头煎150ml,缓缓服之。午后疼痛减半,按上方去黄连,加黄芩9g,续断12g,两剂而愈。足月产一男婴,母子健康。
    
  4 体会
    
  妇科病以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寒热虚实夹杂以及冲、任、督、带损伤为病因病机。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按照“治病必求于本”、“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检查,以及女子“以肝为先天,善怀而多郁”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痛泻要方本是一首调和肝脾的和解剂,其作用主要在于扶脾调肝,对肝强脾弱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平滑肌挛急有一定的整复治疗作用。虽然本方古人为腹痛、腹泻而设,但在临床上,见肝郁脾虚时,随证加减调治妇科病,确有显著效果。“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是引起疼痛的两大因素;故痛泻要方中陈皮疏通为用,理气止痛;防风利气散郁,疏肝理脾;白术益气扶脾以和中;白芍《本草正义》载“补血益肝脾真阴,收肝气之恣横”,为此加重白芍剂量,以泻肝、敛气、缓中;加入甘草以补中益气,两药相合即为芍药甘草汤,意在增强缓急止痛之力,与痛泻要方互为兼备,能“通”能“荣”,调和肝脾,疏痛散郁,并有调气血、理冲任之功。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271021山东泰安泰山学院校医院

作者: 吴乃春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