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0期

急进性肾炎伴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在当地卫生院诊断“慢性胃炎急性发作”,先后静滴“氨苄青霉素、妥布霉素、甲氰咪胍、胃复安”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其中在应用氨苄青霉素时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经积极处理症状消失。住院3天时患者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遂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病理诊断:新月体性肾炎伴重度小管-间质病变。2讨......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5岁,因上腹痛、恶心、呕吐10余年,加重15天入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12年,无药物过敏史。在当地卫生院诊断“慢性胃炎急性发作”,先后静滴“氨苄青霉素、妥布霉素、甲氰咪胍、胃复安”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其中在应用氨苄青霉素时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经积极处理症状消失。4天后在当地医院上消钡透示:胃炎、胃下垂;化验示:血白细胞升高,尿量正常,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并收住消化内科。查体:血压135/105mmHg,双眼睑无浮肿,心肺无异常,上腹正中轻压痛,肝脾未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不肿。入院后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4×10 9 /L,中性粒细胞:0.856,淋巴细胞:0.063,嗜酸粒细胞:0.081,血红蛋白:94g/L,血小板:270×10 9 /L;尿常规:尿蛋白(++),潜血(+++),比重1.010,镜检:红细胞(+++),白细胞(+),24h尿蛋白定量为2.8g;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尿淀粉酶正常,乙肝表面抗原(-),尿素氮:13.8mmol/L,肌酐:181.0μmol/L,尿酸:303.0μmol/L,总蛋白:55.0g/L,白蛋白:27.0g/L,血钙:1.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7.0mmol/L,血磷正常;B超示双肾略大,实质回声增强,欠均质。住院3天时患者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遂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转心肾内科,进一步检查:尿素氮:27.5mmol/L,肌酐:633.0μmol/L,尿酸:134.0μmol/L,总蛋白:46.0g/L,白蛋白:20.0g/L,胆固醇:3.0mmol/L,抗核抗体(-)、ENA系列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ENA系列抗体(-),抗双链DNA抗体L,免疫球蛋白M:0.8g/L,补体3(C 3 ):0.81g/L,补体4:0.19g/L,血沉:104mm/h。经积极对症处理(未应用糖皮质激素),病情不断恶化,尿量逐渐减少直至少尿,水肿加重,随后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病情无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遂行肾活检:光镜下见肾小球20个,无全球硬化。小球细胞数110~140个,几乎全部小球均见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毛细血管袢明显挤压,部分小球球囊壁断裂,个别肾小球溶解破坏。肾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部分崩解、脱落,部分肾小管管腔内见蛋白管型,间质弥漫炎细胞(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无嗜酸粒细胞)浸润,间质血管壁未见异常。免疫荧光(酶标)镜下见肾小球2个,IgM呈弥漫、球性、颗粒状系膜区沉积(±),IgG、IgA、C 3 、C 1 q、FRA均未见沉积。病理诊断:新月体性肾炎伴重度小管-间质病变。最后患者家属放弃继续治疗,自动出院。
    
  2 讨论
    
  该患者院外治疗过程中曾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又表现血白细胞升高,嗜酸粒细胞升高、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双肾增大等,因此可临床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 [1] ,肾活检结果也给予了肯定,而肾活检结果尚发现患者的主要病变为急进性肾炎,从而帮助我们做出如下诊断:急进性肾炎(Ⅲ型)伴急性间质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据免疫病理表现分三型 [2] ,即Ⅰ型为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型,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Ⅲ型为非体液免疫介导型(多为肾微血管炎),Ⅱ型常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急,而Ⅰ、Ⅲ型起病隐袭,但至一定阶段终将急骤发展,此患者肾功能迅速恶化,出现少尿、无尿时,又被急性间质性肾炎所掩盖。其诊治过程再次提醒我们:肾活检对肾脏病的诊断具有决定作用,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当患者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时,应及时作肾活检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董德长.实用肾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52.

  2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26.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262700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心肾内科 

作者: 刘玉才 夏美荣 刘良秀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