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0期

推行成分输血工作10年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推行使用成分输血工作情况。结果1994~2003年10年用血总量,前5年增加,但增幅不大,后5年逐年减少且全血用量逐年减少,成分输血比例从1994年的59。结论成分输血是科学的现代输血,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经验值得向其他医院推广。关键词成分输血成分血使用率输血工作输血分析输血是临床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推行使用成分输血工作情况。 方法  采用医院10年血库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分析。 结果  1994~2003年10年用血总量,前5年增加,但增幅不大,后5年逐年减少且全血用量逐年减少,成分输血比例从1994年的59.05%逐年增至2003年的82.40%。 结论  成分输血是科学的现代输血,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经验值得向其他医院推广。
    
  关键词  成分输血 成分血使用率 输血工作 输血分析
      
  输血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临床医疗中占着重要地位。安全输血、合理用血是输血工作的主题,传统的输血方法是输注全血,但在很多时候,输注全血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大量使用全血还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输血不当将给受血者带来危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使临床输血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输血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以供临床输用 [1]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一血多用,节约用血,从而减少了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成分输血能开源节流、提高疗效、减少免疫造成的副作用等,已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医院管理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外已把成分输血的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医院乃至一名临床医生掌握与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各级医院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推广成分输血至今已有10余年,回顾我院成分输血工作,突出点是不断进步,虽然多年的进步是不均衡的,也不是一往直前的,但是现在我们的输血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对我院10年来推行成分输血的情况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以便掌握各种成分制剂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南昌市第一医院1994~2003年10年血库统计资料。
   
  1.2 血液成分制备与供应 所有全血及各种成分血均由南昌市血站采集、制备和提供,质量符合卫生部血液成分质量标准。所有用血量均以单位(IU)计算,全血以200ml为1个单位(IU)。各种红细胞制品、冰冻血浆、浓缩白细胞和手工分离血小板全部为200ml全血制备1个单位(IU)。冷沉淀为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1个单位(IU)。机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统计10个单位(IU),所含血小板计数≥2.5×10 11 /袋,总输血量按单位计算。
   
  1.3 成分使用率计算方法 按卫生部规定的公式计算:成分使用率(%)=成分血数(IU)/〔全血数(U)+成分血数(IU)〕
   
  1.4 全血、成分血应用范围 内、外、妇、儿、门诊等急慢性失血患者。
    
  2 结果

  10年用血情况及成分输血比例见表1。
    
  3 讨论
    
  成分血具有高纯度、高浓度、体积少、运输方便和疗效好等特点。如果是大剂量输血,更能体现出成分输血的优越性及独特结果。成分输血现已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已被认为是最科学的现代输血,正在逐渐代替全血输血。成分输血占全血输血的比例高低,被列为考核医院成绩与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细胞成分以红细胞用量最大,白细胞用量日益减少,血小板用量不断上升,非细胞成分中白蛋白用量最大,血浆用量逐渐减少的趋势相比较,我院成分输血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血浆用量比较大。
    
  表1 10年全血及成分血使用情况 IU(略)
   
  注: * 为机采血小板
      
  从表1中可见我院10年来输血总量前5年增加,但增幅不大,后5年逐年减少且全血用量逐年减少,从2001年全血占总用血量28.42%下降到2002年的17.3%,成分输血比例从2001年的71.58%上升到2002年82.83%,并连续3年保持在70%以上,特别是2003年,我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合作,在心胸外科手术床位增加、急诊创伤患者增多的情况下,与前5年相比较临床总用血量和全血用量逐年减少,成分用血量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近两年成分血使用率达80%以上,说明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对全血综合利用能力的提高,逐步实现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在各种成分血使用中,以RBC制剂应用最多,符合先进国家和地区血液成分输注以红细胞用量最大的特点,也与RBC制剂的适应证广、制备容易、保存时间相对长等有关。2000年以后由于浓缩白细胞副作用较大,已停用。同时也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已对成分输血有充分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一些医生对血液有形成分了解认识不足,个别科室仍沿用传统习惯输全血,红细胞应用少,对使用成分血特别是血小板剂量掌握不准,使患者达不到治疗目的。
   
  总结分析10年的输血工作,笔者认为领导重视是开展成分输血的首要条件,多年来我院将成分输血纳入科室管理、科室考核指标之一,促进了成分输血的开展,但这些措施仅是在形式上提高成分输血率。开展成分输血工作的关键是更新临床医生的输血观念,医政部门将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作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必备内容,每年都安排输血工作人员讲课,以此促进其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更好地指导和配合临床输血工作,促进我院的成分输血工作向纵深发展,使更多的临床医务人员认识成分输血的临床意义,使其认识到全血并“不全”和成分输血的优点,这样无疑会以成分输血的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全血将是制备成分血的原料,临床滥用全血则不能做到一血多用,造成血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只有临床医生具有正确的输血观,才能合理使用血液,提高血液输注疗效,减少输血反应及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2] ,同时,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加强专业学习与培训,并积极配合和指导临床输血工作,推广成分输血并及时解决输血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另外应将合理用血、节约用血、开源节流及成分输血率纳入到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达标内容之中,加大成分输血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医务人员认识到成分输血的临床意义,使成分输血工作不仅是形式的达标,而是根据临床需要,合理使用血液成分,提高血液输注的疗效,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以此保证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培华.输学技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

  2 张钦辉.临床输血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32.
   
  (编辑夏 露)

  作者单位:330008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330008江西省南昌市血站

作者: 王宏夏昱刘福昌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