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3期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附5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手指背侧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骨骼裸露时不宜行游离植皮,往往需要肩胸、腹或交臂皮种转移覆盖修复创面,以利Ⅱ期功能重建。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繁杂,体位不舒适,且皮瓣质地与手部皮肤相差较远。自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方法,共收治5例手外伤患者,效果满意。其中急诊手......

点击显示 收起

  手指背侧外伤后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骨骼裸露时不宜行游离植皮,往往需要肩胸、腹或交臂皮种转移覆盖修复创面,以利Ⅱ期功能重建。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繁杂,体位不舒适,且皮瓣质地与手部皮肤相差较远。自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方法,共收治5例手外伤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9~41岁;拇指1例,食指1例,环指1例,小指2例;其中急诊手外伤4例,伤口感染、皮肤、肌腱坏死创面1例。

  1.2 应用解剖 手的掌背动脉共4条,第一掌背动脉自桡动脉发出,第2、3、4掌背动脉由掌深弓的近侧穿支和腕背动脉网发出的交通支吻合而成。位于手背深肌腱的深面,走行各骨间背侧肌的浅面,各掌背动脉的长度在42~58mm之间。起点的外径在0.5~0.9mm,行途中发出6~12条皮支,营养相应部位手背皮肤。各掌背动脉在指蹼与指掌总动脉或分支有恒定的吻合支相连。该动脉吻合支外径较粗,有两条伴行静脉及其之间的众多交通支,以直接逆流和迷宫式逆流两种方式完成静脉回流。

    1.3 手术方法 患肢抬高,止血带下手术,这样可使皮瓣血管蒂部清晰。清创后根据创面大小选择不同掌背动脉行经为轴线,在掌基底部相当于腕背横纹远端水平设计皮瓣,切开手背远端(皮瓣蒂部)皮肤、皮下组织,在伸肌腱之间分离出掌背动、静脉,并保留0.8cm宽的深筋膜蒂,蒂部分离到距指蹼处掌动脉与掌侧指总动脉或其分支之间的吻合支存在后,在深筋膜与伸肌腱腱周组织骨间背侧肌之间锐性分离,边切皮瓣边间断缝合皮瓣下组织和深筋膜的边缘,防止皮瓣和筋膜分离。皮瓣全部游离后在掌背基底部切断掌背动、静脉的远端并结扎,仅剩吻合支及筋膜蒂相连。如皮瓣色泽、血运佳,以吻合支为轴心点,将皮逆行旋转180°,通 过近节指背侧,皮下隧道覆盖创面。
    
  2 结果

    
  本组5例手外伤患者,皮瓣均全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无感染及皮瓣边缘坏死。14天切口拆线后出院。除例1、例3未能来院随诊,其余3例随访3个月,皮瓣质地、血运、皮温均正常。但皮瓣感觉差。
    
  3 讨论

    
  根据文献介绍,我们在5例受外伤患者中成功地运用了带掌骨背动脉的逆行手背岛状筋膜蒂皮瓣术。解决了手指背侧外伤后皮肤缺损的问题。本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1)手术操作时切忌损伤皮瓣蒂部动、静脉。(2)蒂部应保留0.8cm宽的深筋膜,保证皮瓣充足的血液供应。(3)防止皮瓣下组织和深筋膜分离。(4)隧道应宽畅,防止压迫蒂部血管,影响皮瓣血运。以往这样的手外伤病例均需做交臂皮瓣、肩胸或腹部皮瓣,手术复杂,体位不舒适,需Ⅱ期断蒂,住院时间长,而且皮瓣质地较差。采用这样较新的掌骨背侧逆行岛状皮瓣术,手术简单,皮瓣质地好瘢痕少,色泽与正常手背皮肤相似,供区可直接缝合,住院时间短,是手指背侧软组织缺损修复可选用的好方法。
    
  作者单位: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妇幼保健院

  (编辑建 伟)

作者: 谈景东 李伟 王凤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