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6期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检测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了解本地区HBV的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的HBV标志物。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方法检测。结果广州市广东农垦集团公司管辖单位职工为主的9046份样本人群中HBV感染率3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检测血清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了解本地区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标本的HBV标志物。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方法检测。结果  广州市广东农垦集团公司管辖单位职工为主的9046份样本人群中HBV感染率38.28%,HBsAg阳性率24.93%,HBeAg阳性率11.05%,抗-HBs阳性率42.63%,单项抗-HBs阳性率34.15%。较高的抗-HBs阳性率提示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取得效果。本文对相隔约10年时间的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世纪初与上世纪末比较,人群乙肝的免疫力有所增强,感染率下降。结论  本组9046份血液样本检测HBV两对半标志物,出现20种反应模式。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3.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全部样本的1958%;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4.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全部样本的37.65%。若将样本分前后期(相隔约10年)统计,前期感染期模式占33.66%,恢复期模式占34.69%;后期感染期模式占15.35%,恢复期模式占56.28%。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反应模式;酶联免疫法

  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检测,是乙型肝炎(乙肝)诊断和健康体检的基本项目。HBV标志物很多,最常检测的项目有:(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3)乙肝e抗原(HBeAg),(4)乙肝e抗体(抗-HBe),(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俗称“两对半”。人体感染HBV后,在不同的病期、阶段和由于个体状况的差异,血液样本中的HBV有关标志物可出现不同的组合,呈现多种反应模式[1~3]。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反应模式,对乙肝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和预防的估计有重要的意义。同一人群在不同时期,检测其反应模式也会发生变化。现将我科10年前后检测的9046份血液样本的HBV“两对半”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样本来自门诊、住院和健康体检者,以广东农垦直属单位职工体检者居多,故本资料有一定的不同时期同一人群的可比性。

  1.2  方法  HBV“两对半”检测用酶联免疫法,未定量。试剂盒是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公司的立可读试剂盒,检测严格按说明书操作。9046份血液样本,分为两组,一组是上世纪末90年代检测的4139份样本(以下简称前期),另一组是本世纪初检测的4907份样本(以下简称后期),相隔时间约10年。其结果:HBV“两对半”出现20种反应模式,为叙述方便,设定HBV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为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如:HBsAg阳性,抗-HBs阴性,HBeAg阳性,抗-HBe阴性,抗-HBe阴性,其代码称1.3.模式。对几种少见的不规则反应模式,从略不予讨论。

  2  结果

  2.1  9046份样本HBV“两对半”检测结果  有20种反应模式,前期4139份样本、后期4907份样本的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9046份血液标本HBV标志物模式频率(略)

  表2  上世纪末(前期)4139份血液标本与本世纪初(后期)4907份标本HBV标志物模式比较(略)

  2.2  乙肝是全球性的人类多发传染病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在传染病中发病率列在首位,其中80%是乙肝[4]。2002年我省乙肝的发病率是37.26/10万[5]。从表1可以看出,本地区的HBV感染率很高,9046份样本中,HBV标志物一项阳性的有6552份标本,若把单项抗-HBs阳性视为是人工免疫的结果,不计该项,则还有3463份标本,以此计算,HBV的感染率是38.28%。从表2看出,前期的感染率是49.33%,后期的感染率是25.68%。统计对比,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说明感染率高,但近年已有所下降。

  2.3  人群对乙肝的免疫力已具相当水平  单独抗-HBs阳性者是3098份标本,占检测数的34.24%,这是近年来实施乙肝疫苗人工免疫的效果,对比前期和后期资料,见表2,抗-HBs阳性率分别是20.15%和45.96%,经统计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从绝对数量看,获免疫力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把乙肝疫苗人工免疫视为促进健康经济有效方法之一,并规划要求列入儿童免疫措施。我国在城镇居民中早已实施此措施。若将人工免疫获得的抗-HBs阳性和自然免疫的抗-HBs阳性人群合并统计,则阳性率达34.96%,如若仅统计后期近年的资料,则阳性率达56.28%,说明在人群中对乙肝的免疫力已具较高的水平,这个水平高于国内一些地区。

  2.4  HBsAg阳性者  共2209份,占24.42%,单项HBsAg阳性者32例,仅占0.35%,足以说明在体检时,只单项检验是不妥的,诚然目前已普遍开展“两对半”检测,有条件的还做更高水平、更准确的检测项目,如HBV-DNA检测。

  2.5  反应模式1.3.5.  俗称“大三阳”。“大三阳”是乙肝感染严重、传染性强的一群HBV感染者,现症患者或慢性乙肝患者往往是呈现该模式。本资料呈这种反应模式的851份标本,阳性率9.41%。若将前期资料和后期资料(见表2)分别计算,则阳性率分别是14.39%和4.75%。相隔10年左右,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6  反应模式1.4.5.  俗称“小三阳”,这个反应模式的感染人群,也具有传染性,是机体免疫力尚好,HBV在体内的复制受到一定的抑制,此人群也是乙肝主要传染源之一。本资料该反应模式占10.17%,前后期资料分别是12.18%和7.97%,经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7  抗-HBc阳性提示有过HBV的感染  抗-HBc有两种抗体IgM和IgG,IgM出现早,效价高,但消失快。IgG则可维持很长时间,甚至终身。从理论上讲,凡HBsAg或HBcAg阳性者,抗-HBc也应阳性。本组资料HBsAg阳性,抗-HBc也阳性的2127份标本,阳性率23.51%,而抗-HBc阳性的(包括有其他标志物阳性)达3117份标本,阳性率34.46%。HBsAg或HBeAg阳性而抗-HBc阴性者134份标本,阳性率1.48%。并不是凡HBsAg和HBeAg阳性者,抗-HBc就必阳性,其原因是检测抗-HBc的方法和试剂问题,试验者有感于这个项目的检测稳定性和重复性不甚满意。

  2.8  HBV“两对半”检测结果出现一些不好理解、不好解释的反应模式  如代码2.3.4.、2.3.4.5.和1.2.3.4.5.等模式。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应检查试剂质量是否良好和操作是否规范无误。在确定试剂质量,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复检时也出现同样的结果,才可慎重发出结果报告。要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寻找原因。

  3  小结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046份血液样本的HBV“两对半”血清标志物,出现20种反应模式,统计各种模式的频率,并作了前后期的对比。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3.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总检验样本的19.58%;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4.5.模式代码为主,二者合占总样本的37.65%。前后相间10年4139份样本(前期)和4907份样本(后期)检测结果分析,前期的感染期模式占33.66%,恢复期模式是34.69%;而后期的感染期模式占15.35%,恢复期模式是56.29%。显示相隔这10年间,人群感染状况有很大的变化:HBV感染率下降,免疫力增强。

  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全世界估计有20亿人感染HBV,我国估计也有一半人口感染,因为传染源庞大、传染途径多样,以往在防治措施和宣传上又出现一些误区。但从本资料看,只要切实做到预防工作,尤其是做好人工免疫,情况就有了改变,人们降服乙肝病魔的日子肯定可以达到。

  【参考文献】

  1  马粤健,宋星宇,陈家骐,等.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模式与分析.海南医学,1996,7:231-232.

  2  苏作锦,严敬杰,汤春园.血清HBV的表现模式及临床意义.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6,13:67-69.

  3  孙南雄,黄祖瑚,刘雁雁,等.乙型肝炎患者957例血清学标志分析.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296-298.

  4  庄辉.乙型肝炎病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6:133-135.

  5  曾汉武,刘邹鲁,叶高龙,等.广东省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及应对策略探讨.华南预防医学,2004,4:20-21.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 510507 广东广州,广州市燕岭医院

 

作者: 胡彦予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