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7期

贵州省2000~2004年脊灰阳性毒株检出率比较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变化趋势,探索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cVDPVs)发生的原因。方法对贵州省2000~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的脊灰病毒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脊灰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波动在7。(2)2000~2004年脊灰病毒的分离率和型别构成变化较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贵州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变化趋势,探索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cVDPVs)发生的原因。

  方法  对贵州省2000~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的脊灰病毒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脊灰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波动在7.1%~15.9%之间,平均11.2%。(2)2000~2004年脊灰病毒的分离率和型别构成变化较大,Ⅰ型分离率和构成比逐年增高,至2003~2004年显著上升达高峰;Ⅱ型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至2004年达最低;Ⅲ型稳步增高。(3)160株脊灰阳性毒株中,疫苗相关株146株(91.3%),疫苗变异株7株(占4.4%),疫苗衍生株(VDPVs)7株(4.4%),7株VDPVs均为2004年分离到,其中Ⅰ型VDPVs 6株,Ⅱ型VDPVs 1株。

  结论  对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预测VDPVs的发生和流行,可为提前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比较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the poliovirus isolation rate of Guizhou Province in 2000~2004

  YE Xu-fang,REN Gang,SU Fei,et 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Guizhou Province,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oliovirus variety trend in the crowd of Guizhou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reason of the circulation of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cVDPVs).Methods  Making a contrast and analysis to the result of the polio-virology surveillance which came from AFP case and contact stool specimens in 2000-2004 of Guizhou Province.Results  (1)The poliovirus isolation rate of 2000~2004 was motioning among 7.1%~15.9% and average 11.2%.(2)The separation rate and the type constitute of PV have greatly varied.The type Ⅰ separation rate and constitute ratio have increased year by year,by the 2003-2004 years rising remarkablely to reacn the high peak;The type Ⅱ constitute ratio hav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going to 2004 to reach lowest;the type Ⅲ is steady to increase.(3)160 strains PV were identified by the National Poliomyelitis Laboratory.Among them,146 strains were vaccine-associated PV(91.3%),7  strains were vaccine variation PV(4.4%),7 strains were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s)(4.4%),all of the VDPVs were isolated in 2004 years.Among the VDPV,three are 6 stubs of type ⅠVDPVs and 1 stub of type Ⅱ VDPVs.Conclusion  Carry on the analysis to the poliovirus variety trend in the crowd,we can predict the occurrence and Spread of VDPVs,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adopt the control measure in advance.

  【Key words】  poliovirus;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comparison

    贵州省2004年7~11月发生了Ⅰ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cVDPVs)和Ⅱ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s)病例,为了解并掌握贵州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变化趋势,探索cVDPVs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做好无脊灰状态下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并为巩固无脊灰状态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本省2000~2004年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的脊灰病毒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全省AFP病例监测系统数据和国家脊灰实验室的相关检验报告。

  1.2  粪便标本来源  由报告AFP病例的县级医疗或疾控机构采集送检,按规定采集患者双份粪便标本和接触者粪便标本,冷藏运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备检。

  1.3  标本检测方法

  1.3.1  材料  病毒分离与鉴定使用的L20B、RD、Hep-2传代细胞及脊灰Ⅰ、Ⅱ、Ⅲ型标准抗血清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提供。

  1.3.2  方法  脊灰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由本室按照WHO第4版《脊灰实验室操作手册》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1]。脊灰病毒毒株的型内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采用PCR—RFLP和ELISA两种方法,毒株型内鉴别显示异常时,则对该株病毒进行VP1编码区全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2  结果

  2.1  病毒分离结果  2002~2004年共检测1336例AFP病例粪便标本,检出阳性标本311例,阳性率为23.3%。其中脊灰病毒(PV)149例,阳性率为11.2%;非脊灰其他肠道病毒(NPEV)162例,阳性率为12.1%,见表1。检测2004年AFP病例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47例53份,检出阳性标本28例,阳性率为59.6%。其中PV 11例,阳性率为23.4%;NPEV 17例,阳性率为36.2%。

  表1  贵州省2000~2004年AFP病例粪便标本病毒分离结果  (略)

  由表1可见,2000~2004年AFP病例粪便标本PV分离率波动在7.1%~15.9%之间,以2002年、2004年较高;NPEV分离率各年基本一致。2004年接触者EV分离率(59.6%)、PV分离率(23.4%)和NPEV分离率(36.2%)都明显高于AFP病例(25.9%、15.9%、10.0%)。

  2.2  型别鉴定结果与各型的分离率、构成比变化  2000~2004年从AFP病例中分离到的149例脊灰病毒中,PVⅠ型22例,Ⅱ型66例,Ⅲ型20例,混合型21例,P+E 20例,年均分离率分别为1.6%、4.9%、1.5%、1.6%、1.5%,年均构成比分别为14.8%、44.3%、13.4%、14.1%、13.4%。见图1、图2。

  图1  2000~2004年脊灰病毒各型分离率 略

    由图1可见,2000~2004年脊灰Ⅰ型、Ⅲ型、P+E病毒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不同的是Ⅲ型呈稳步上升。Ⅰ型上升的幅度2003~2004年很大,而全国从AFP病例中分离的PVⅠ型各年之间的差异不明显。Ⅱ型脊灰病毒分离率虽呈现出隔年增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2  2000~2004年脊灰病毒各型构成比略

    由图2可见,2000~2004年脊灰Ⅰ型、Ⅲ型病毒的构成比呈逐年增高趋势,2003~2004年Ⅰ型增高明显,所占比例(25.0%~25.5%)明显高于2000~2002年(2.9%~59%)。Ⅱ型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2.3  型内鉴定与基因测序结果  2000~2004年从AFP病例和接触者中分离到的160株脊灰阳性毒株中,146株为疫苗相关株,占91.3%;7株为疫苗变异株,占4.4%;7株为疫苗衍生株,占4.4%。1993年以后我省再未分离到脊灰野毒株,至2004年底我省已连续11年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见表2。

  表2  160株脊灰阳性毒株型内鉴别结果 略

    7株疫苗变异株中,Ⅰ型1株、Ⅱ型5株、Ⅲ型1株,分别分离自遵义市4例(遵义县2例、正定县1例、凤风县1例),毕节地区3例(毕节市1例、金沙县1例、织金县1例)。

  7株VDPVs均为2004年分离到,6株为Ⅰ型VDPVs,1株为Ⅱ型VDPVs。6株Ⅰ型VDPVs中,5株分离于贞丰县挽澜乡窑上村标本,其中,2株分离自AFP病例,3株分离自AFP病例密切接触者;另1株Ⅰ型VDPVs分离于贞丰县白层镇一高危AFP病例密切接触者标本。1株Ⅱ型VDPVs分离于毕节市场家湾镇一AFP病例标本。

  6株Ⅰ型VDPV的 VP1区基因测序结果:与sabin1疫苗株相比,2株VP1区有9个碱基(bp)变异,变异率为10%(9/906),同源性为99.0%;4株VP1区有11个碱基(bp)变异,变异率为1.2%(11/906),同源性为98.8%。
1株Ⅱ型VDPV的VP1区基因测序结果:与sabin2疫苗株相比,VP1区有10个碱基(bp)变异,变异率为1.2%(10/906),同源性为98.8%。


  3  讨论

  贵州省1991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1992年加入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1991年开始开展全省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每年与全国同步开展2轮强化免疫和(或)2~4轮“扫荡”式免疫至今,于2000年10月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关于中国无脊髓灰质炎的认证。最后1例本土脊灰野病毒分离于1993年[2],截至2004年7月前,我省近11年的脊灰病毒学监测结果都未发现脊灰野病毒输入病例和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病例。但2004年8~11月,在我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发现了6株(例)Ⅰ型VDPVs,被证实是全球又一起cVDPVs,是中国的首起cVDPVs事件,同时在毕节地区毕节市还检测到1株(例)Ⅱ型VDPVs。我省发现Ⅰ型cVDPVs的同时又检测到Ⅱ型VDPVs,这在国外已知的几起VDPVs中未见报道,这说明我省cVDPVs和VDPVs的发生是有一定根源的。

  多年大规模的脊灰强化免疫活动,使外界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脊灰疫苗株病毒,疫苗株病毒在外界中要发生基因突变(基因变异速率大约每年变异1%[3]),疫苗变异株一旦遇到低免疫的易感人群,就加速了变异和传播,最终导致cVDPVs的发生。cVDPVs易发生于人口密集、OPV免疫覆盖率较低(通常<50%~80%)、无同型野病毒循环的地方。毒株的传播不但与其本身生物学特性有关,还与人群免疫水平、OPV免疫覆盖率、人口密度、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等多因素有关[4]。

  通过对2000~2004年脊灰病毒的检出率和各型别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并得出:(1)2000~2004年AFP病例脊灰病毒的分离率虽然变化不大,但各型别的分离率和构成比变化趋势较大。Ⅰ型分离率和构成比从2003年开始显著上升,至2004年达最高峰,提示从2003年开始脊灰Ⅰ型疫苗株病毒已经成为我省人群中流行的优势株,至2004年脊灰Ⅰ型疫苗株病毒的变异和循环感染已达到了高峰,以至于引起2004年下半年贞丰县Ⅰ型cVDPVs的发生。上述结果进一步提示,cVDPVs的发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AFP病例中分离到的各型脊灰病毒分离率和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提前进行预测。(2)2000~2004年虽然Ⅱ型脊灰病毒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分离率呈隔年增高现象,2000年、2002年较高。疫苗变异株以Ⅱ型为多(占714%),多发生在我省的西北地区(毕节地区和遵义市),从2000年开始就有Ⅱ型疫苗变异株发生,2002年最多(3例),2003年发生1例,以至于2004年下半年在毕节市检出了1株Ⅱ型VDPVs。上述结果进一步提示,通过分析疫苗变异株的流行病学分布和了解发生疫苗变异株的地区OPV免疫覆盖率,可以提前预测VDPVs的发生。(3)Ⅲ型脊灰病毒分离率和构成比虽然变化不大,但2004年分离率较高,且已检测出Ⅲ型疫苗变异株,故在监测上应引起重视。(4)在149例PV中,零剂次免疫儿童52例(占349%),零剂次免疫的AFP病例中分离到PV的事实,除更支持本病毒是致病病毒外,还说明病毒在自然界中循环[5]。可见脊灰病毒阳性的AFP病例中零剂次免疫儿童所占比例较高,进一步说明零剂次免疫儿童更易感染脊灰病毒,尤其是VDPVs。

  因此,通过对脊灰病毒各型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及时掌握疫苗株病毒变异动态,可以对VDPVs的发生和流行做早期预测,不但能够及时发现脊灰疫苗株和变异株病毒的循环感染,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阻断疫苗株病毒在自然界的变异和循环,防止VDPVs的发生和流行,而且可以为巩固无脊灰状态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WHO.Polio laboratory manual,4th editied.Genevn:Switzerland,2004,1-157.

  2  叶绪芳,任刚,朱青,等.贵州省1992~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中国计划免疫,2000,6(6):325-327.

  3  张勇, 张礼璧,张红,等.湖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离株的性状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2,8(6):306-309.

  4  许文波,张勇,严冬梅,等.Ⅰ型疫苗衍生株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的发现和基因特点.中国计划免疫,2005,11(4):253-260.

  5  张礼壁,侯晓辉,朱晖,等.脊髓灰质炎疫苗重组株病毒在我国的循环及致病性.中国计划免疫,2001,7(3):125-128.

  作者单位: 1 550004 贵州贵阳,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100050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编辑:乔  晓)

作者: 叶绪芳任刚苏飞刘铭许文波严冬梅李杰张大勇喻浩邹建李莉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