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7期

子宫全切术后致呼吸困难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44岁,因子宫腺肌瘤、右卵巢巧克力囊肿于2004年2月23日行腹式全子宫切除加右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峡部有7cm×6cm×5cm大小的肌瘤向右后壁突出,分叶状,右卵巢增大,右附件与盆底组织、子宫直肠陷凹粘连,予行盆腔粘连松解加子宫全切及右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抗感染治疗。术后第1天发热,患者诉......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44岁,因子宫腺肌瘤、右卵巢巧克力囊肿于2004年2月23日行腹式全子宫切除加右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峡部有7cm×6cm×5cm大小的肌瘤向右后壁突出,分叶状,右卵巢增大,右附件与盆底组织、子宫直肠陷凹粘连,予行盆腔粘连松解加子宫全切及右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抗感染治疗。术后第1天发热,患者诉胃区胀痛,给予洛赛克及胃舒平等对症处理。第2天,肛门已排气,并排少量黑便,但腹胀渐明显,出现呼吸困难,给予吸氧、胃肠减压后无明显缓解,WBC由术前6.2×109/L降至1.4×109/L,血压下降,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查体:T 36℃,P 100次/min,R 35次/min,BP 50/30mmHg,神志尚清,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呼吸急促,面色苍黄,心率110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尚清晰,腹隆,敷料干燥,腹肌紧张,满腹压痛,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急查胸腹平片,心肺影正常,腹平片示肠胀气并气腹。血常规:RBC 3.0×1012/L,Hb 90g/L,WBC 1.4×109/L,PLT 101×109/L,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电解质低钠。急请内外科会诊,诊断为:(1)急性肠梗阻,肠穿孔;(2)感染性休克;(3)全宫切除术后。即予锁骨下静脉插管开通静脉通道,测中心静脉压5cmH2O,给予静滴多巴胺、阿拉明、平衡液、血浆抗休克治疗,同时行剖腹探查去除病因。探查见小肠胀气,部分折叠,腹腔内有少许肠内容物,原子宫直肠陷凹可见大量脓苔,直肠右侧壁可见一破裂口约
2cm×1.5cm大小。即给予缝合直肠裂口,乙状结肠造瘘口,术中患者血压渐回升,术后患者呼吸仍不平稳,出现CO2潴留,呼酸代碱,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多巴胺维持血压,新菌必治、万古霉素等抗感染治疗,股静脉透析滤过炎性介质,肠外营养,患者病情好转,1周时可脱机,呼吸平顺。但术口出现渗液,10天后术口拆线时,腹壁渐全层裂开,给予二期缝合,二期缝合后10天拆线,术后愈合良好(Ⅲ/甲愈合)。

  2  讨论

  子宫腺肌瘤与卵巢巧克力囊肿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周期性出血改变常导致广泛的盆腔粘连,可致卵巢与周围的乙状结肠、子宫和阔韧带紧密相连。手术松解粘连时应格外小心,避免肠管、输尿管等脏器的损伤,术后应仔细检查,特别是直肠深部位置的检查。如本例术中损伤直肠未能发现,至严重感染休克才引起重视。大肠杆菌腹腔感染易出现败血症、内毒素休克,由于感染性休克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极高,应在休克早期引起注意。如本例患者早期发热但白细胞一直下降,并出现意外的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应考虑到有严重的感染。本例患者经抢救后病情好转,但结肠造瘘、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透析,给患者造成诸多痛苦和繁重的经济负担,应引以为戒。

  作者单位: 341100 江西赣县,赣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编辑:江  枫)

作者: 罗丽萍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