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8期

自拟通闭汤治疗闭经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通闭汤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通闭汤治疗闭经。对照组16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通闭汤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通闭汤治疗闭经。对照组16例,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16例,治愈10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1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闭汤治疗闭经有较好的疗效,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关键词】  闭经;通闭汤;中医药疗法
   
  闭经是妇科临床比较常见,绝大多数为少年,中年人亦较多见,笔者用通闭汤治疗闭经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中医妇科病诊断疗效标准》拟订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脾虚型,血虚型,肾虚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

  12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闭经的病例36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年龄16~33岁,对照组16例,年龄16~33岁。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用通闭汤治疗,经前以活血祛瘀,引血下行,行气解郁为主,以通血下行,行气解郁为主以通血闭,佐以活血调经。方药组成:川牛膝20g,柴胡12g,郁金15g,川芎10g,桃仁12g,红花10g,赤芍15g,枳壳15g,党参15g,当归15g,益母草15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3天。经净后以补肝肾,益气血为主以充血海,佐以活血调经。方药组成,黄芪30g,当归20g,杜仲18g,熟地30g,菟丝子20g,杞子20g,山萸肉15g,女贞子15g,桑椹子15g,首乌15g,鸡血藤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天。

  132  对照组  用治疗闭经的西药治疗,连服3天。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中医妇科诊断疗效标准》拟订诊断标准。进行疗效半段。痊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停药后仍然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好转: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无效:连续治疗3个月未见好转。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闭经是指经血不能按时下行,是妇科的常见病[1]。此病的发病病因很多,可由下丘脑、垂体、子宫以及全身疾病等引起,有时单纯用西医人工周期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闭经可分为虚、实两端,虚者多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下而导致血枯闭经;实者多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而致血瘀性闭经[2]。

  根据闭经的病因病机和主要临床表现,自拟通闭汤治疗上采用经前活血通经,经后补肝肾,益气血,佐以活血调经的周期疗法,能达到标本兼治,只要是用于对闭经的治疗。

  经上述临床观察,通闭汤确有治疗闭经的功效,并比西医治疗对照组疗效较好(P<005),适于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刘赤选.老中医医案医话选.广州中医学院《新中医》编辑室编,1977,207-208.

  2  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中医妇科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5-61.

  作者单位: 511515 广东清远,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

  (编辑:苜  紫)

作者: 苏雪珍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