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2期

病毒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现已发现十余种病毒与ITP的发病有关,其中包括疱疹类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EB病毒和肝炎病毒等。为探讨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关系,我们对60例ITP住院患儿进行了多项病毒检测,下面阐述引起ITP的病毒研究情况。1研究对象......

点击显示 收起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现已发现十余种病毒与ITP的发病有关,其中包括疱疹类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EB病毒和肝炎病毒等。为探讨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关系,我们对60例ITP住院患儿进行了多项病毒检测,下面阐述引起ITP的病毒研究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60例ITP均为我院2002~2004年住院确诊为ITP患儿,男36例,女24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为4.2岁,病前3~10天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符合1994年第五届全国止血血栓学术会制定的ITP诊断标准。

  1.2  方法 

  清晨空腹采集患儿静脉血2ml于抗凝管内,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CMV-IgM、IgG、EBV-IgM、HSV-IgM、RSV-IgM、麻疹-IgM抗体等。检验试剂盒由北京科斯达高科技生物工程公司和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  结果

  (1)60例患儿血清中检测出6种病毒抗体阳性25例,占41.7%。其中CMV-IgM、IgG 10例,EBV-IgM 3例,风疹-IgM 4例,合胞-IgM 3例,Adv-IgM 3例、麻疹抗体2例。(2)60例中有7例属于慢性ITP,均未检测出病毒抗体。

  3  讨论

  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主要发病机制在于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对血小板吞噬破坏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

  儿童急性ITP多与前驱性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类抗体可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使血小板膜受到损伤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清除,病毒感染后还可在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面,使血小板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使血小板减少,这与HIV感染时抗HIV抗体与血小板膜蛋白CPⅢa具有交叉反应性引起ITP的发病机制相同[1]。由于病毒感染后早期产生的抗体类型多为IgM,因此急性ITP一般由IgM抗体介导暂时性免疫反应,这与急性ITP的临床演进相吻合。

  免疫学研究发现,某些正常细胞表面可能存在极少数自身抗原决定簇,它们可以逃避T细胞的识别,而且往往与病原微生物(如病毒)抗原的所谓“隐源性抗原表位”具有交叉反应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TP)中,T细胞首先针对病毒的某一特定抗原表位产生抗体,但随着T细胞的增殖扩展,出现新的T细胞克隆,后者可以与激活或受损的血小板膜抗原的其他抗原表位,甚至其他抗原成分发生交叉反应,刺激自身反应性B细胞或浆细胞产生其他抗血小板抗体。目前认为这一机制在ITP发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血小板自身抗体也可与骨髓巨核细胞结合,导致巨核细胞受损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减少,这也是ITP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约半数ITP患者血浆血小板生成素水平降低,血小板更新率降低,提示骨髓巨核细胞的功能在ITP发病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组60例ITP患儿病前均有上感史。其中25例检测出6种病毒抗体,占41.7%,以巨细胞病毒为主10例占检出率40%,以婴儿为主,CMV感染途径还不十分确切,公认为宫内感染,围产期感染等母婴垂直传播是一条重要途径[2]。而7例慢性ITP均未检测出病毒抗体,故有学者认为部分急性ITP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而慢性ITP的发病似乎与病毒感染关系不密切[3]。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急性ITP尽早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大剂量丙球治疗,前者主要是抑制免疫反应,而后者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FC段,减少对血小板的吞噬和破坏,使血小板快速上升。根据CMV感染者加用抗病毒药(更昔洛韦)后,患儿血小板计数有明显改善。更昔洛韦在体内外可以通过竞争抑制病毒聚合酶和直接渗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链延长机制抑制疱疹科病毒的复制,并对缺乏胸苷激酶的耐药株及巨细胞病毒等作用更显著[4]。

  综上所述,病毒感染引起ITP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许多病毒直接对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了血小板的产生,而随后发生的免疫反应则可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有学者认为,两种机制都存在[3]。一般认为早期引起的ITP是骨髓抑制的结果,而感染晚期的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免疫机制所介导。从病毒感染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理表现分为:(1)病毒可能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导致血小板产生减少;(2)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上,使其破坏增多;(3)机体产生的抗病毒抗体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或激活补体导致血小板破坏;(4)病毒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血小板抗原性发生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它,将血小板当成异物清除[3,5]。

  总之,对病毒感染引起ITP发病机制中的未知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对病毒感染引起的ITP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出新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高举.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2):77.

  2  于洁.血液病伴巨细胞病毒感染2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6):365.

  3  乔丽津.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国小儿血液,2001,6(6):282-284.

  4  林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巨细胞病毒的研究.中国小儿血液,2002,7(2):49.

  5  刘卓刚.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机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3):139.

  作者单位: 410007 湖南长沙,湖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乔  晓)


 

作者: 宋国才,李婉丽,杨海霞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