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2期

小儿脑瘫的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病机、分类及治疗方法等。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对小儿脑性瘫痪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脑瘫的康复率有所提高。结论小儿脑瘫的临床分析,对临床的治疗康复有了新的突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病机、分类及治疗方法等。方法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对小儿脑性瘫痪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脑瘫的康复率有所提高。结论  小儿脑瘫的临床分析,对临床的治疗康复有了新的突破。

  【关键词】  小儿脑瘫;分析
 
  Cerebral cerebral palsy analyses of young children

  SHU Jing,GUAN Li,ZHANG Zong-zhi.

  The Hospital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Hechuan City,Chongqing 4015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cause of disease,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ause,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cure of young children’s cerebral palsy.Methods  Childen cerebral palsy was analysed by theory in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Results  Recovery rate of young children’s cerebral palsy has raised.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nalyses of young children’s cerebral palsy make clinical cure and recovery have a new breakthrough.

  【Key words】  young children’s cerebral palsy;analyses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大脑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表现多样,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心身发育,若不能及时得到诊治极有可能造成患儿终身残疾,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以往此病属不治之症,无特殊方法,只能寄望于患儿的自然康复。因此,应积极探索小儿脑瘫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儿的伤残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1  脑瘫的分类

  1.1  痉挛型 

  肢体肌张力增高,主要有四肢,早期表现为握持反射增强,紧张性颈反射至生后6周仍可存在,内收肌更明显,上肢后伸外旋,下肢症状较重,双下肢伸直,内收内旋呈剪刀式交叉,脚跟悬空,脚尖着地,步态不稳。按失调的部位可以分为四肢瘫、偏瘫、肢瘫。

  1.2  舞蹈型 

  患儿常有不自主的和无目的的运动,婴儿期肌张力较低,儿童期头颈常摇晃,头控能力差,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入睡后异常动作消失。

  1.3  无力型 

  患儿四肢肌张力低下,肌肉松软无力,自主动作少。仰卧时四肢均外展、外旋,抬头困难。

  1.4  共济失调型 

  患儿以稳定性、平衡性、协调能力差为主。

  1.5  混合型 

  患儿同时有两种类型以上的症状,以痉挛型和舞蹈型的表现并存为多见。

  2  瘫痪的病因病理
  
  2.1  病因 

  多年来一直认为脑瘫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早产、产伤、围生期窒息及核黄疸等,但近20年来产科和新生儿医疗保健虽有极大进展,而脑瘫发病率却无明显改变[1]。近年国内外对脑瘫的发病原因进行了许多研究,如美国围生协作项目曾对45000名小儿自其母妊娠期直至7岁进行了前瞻性的系统随访,表明脑瘫患病率为4‰,同时发现出生窒息并非脑瘫的常见病因,多数高危妊娠所娩出的小儿神经系统均正常。其他国家对痉挛性脑瘫进行的病因分析也表明,仅有不到10%的脑瘫患儿在分娩过程中曾发生窒息。同时也有较多研究证实,近半数脑瘫发生在存活的高危早产儿中。因此,近年认为对脑瘫病因学的研究应转入胚胎发育生物学的领域,重视对受孕前后与妊母相关的环境、遗传因素与疾病;妊娠早期绒毛膜、羊膜及胎盘炎症;双胎等多种因素的探讨。对于这些因素所致的胚胎发育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脑室周围白质营养不良等,也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认为这些胚胎早期发育中的异常很可能是造成早产、围生期缺血缺氧的重要原因;而且是高危新生儿存活者以后发生脑瘫的重要基础。

  2.2  病理 

  脑瘫患儿大脑常有不同程度的大脑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大,可有神经细胞减少及胶质细胞增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变性,可有多个坏死或变性区及囊腔形成。经内囊支配下肢的神经纤维区常受累,锥体束也可有变性。近年已发现一些脑瘫伴有癫痫的小儿,其脑组织有脑沟回发育不良,细胞移行异常和灰质异位等早期脑发育缺陷。CT常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外部性积水、脑室扩大、脑软化等等。

  3  脑瘫的临床表现

  小儿脑瘫的症状有:(1)运动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地咀嚼和吞咽。(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竖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5)视听觉障碍: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8)情绪和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4  脑瘫的诊断

  4.1  早期诊断 

  首先是运动异常。正常婴儿其运动发育是有规律的,即“二三抬头,四五翻身,七坐八爬,十二走路”如果发现小儿年龄与运动不相协调,即到了3~4个月,头仍竖不直,6~9个月还不会单独坐,9~12个月还不会站立,12~18个月还不会行走,就要引起重视。第二是姿势异常。包括四肢肌张力异常增高或低下,如换尿布困难,两腿不易分开;扶站位下肢交叉,足尖走路,脚跟不着地;手握物不灵活,拇指常内扣握拳状。有的还有脸部怪动作,如伸舌、流涎、口齿不清等。一旦出现上述体征,就必须到医院进一步确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终身。下列情况要特别警惕,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吮吸无力,吞咽困难,喂奶时常呛、噎、吐;出生3个月头部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头部及手、腿的动作刻板,家长仍觉得抱时不顺手、不好抱。长大了站立时双腿并拢,脚尖着地,甚至两腿交叉;运动能力落后,两侧下肢运动明显不对称;4个月后婴儿仍不能将手放到自己嘴边,抓东西时伴有手震颤,趴在床上仍不能很好抬头,俯卧位时嘴和鼻子完全贴在床上,不会主动地将头转向侧面,也没能力将压在自己胸腹部下面的手抽出来。出现以上情况,要做神经系统检查,以期确诊,进行早期治疗[2]。

  4.2  检查方面 

  (1)脑电图:约有80%的脑瘫患儿有脑电波异常,其中偏瘫的脑电图异常率高。(2)CT:大多数可发现脑萎缩、外部性脑积水、脑软化或脑穿通畸形。(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等多存在异常。
  
  4.3  病因学追寻 

  (1)是否有孕期病毒感染史。(2)是否有出生时窒息、缺氧、颅内出血史。(3)是否有早产、难产史。(4)是否有生后较长时期黄疸史。

  5  脑瘫的治疗

  理想的脑瘫康复治疗可从患儿生后6个月就开始。脑瘫治疗的关键是服用有平衡和补脑的药物,按摩和针灸是辅助治疗,如果服用的药物不正确,会影响脑瘫患儿症状的改善,而且不能治愈,造成终身的遗憾。

  5.1  综合康复医疗 

  着重以运动康复为主。如:(1)运动(体育)疗法: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地指(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2)物理疗法: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有条件者选择在医院实施,疗效一般。(3)家庭疗法:由治疗师指导的能力训练,家长要耐心地加以训练[3]。

  5.2  药物疗法 

  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每次1片(0.1g),每日3次,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还可以选择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脑功能,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如古立西(脑酶水解片),每次1~2片,每日3次;螺旋藻片(胶囊),每次1~2片,每日3次。其次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如21金维他,每次1片,每日1~2次。有条件的医院的可交替选择如下注射针剂(作用与片剂一样):脑活素,脑多肽,乙酰谷酰胺,胞二磷胆碱等[4]。

  5.3  中医药疗法 

  (1)针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对小儿有痛苦,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实施[5]。(2)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来减轻患儿的肌张力。(3)中药疗法:通过用活血化瘀,解痉通络的中药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郭红飞.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www.nt.vip.sina,2004,08,15.

  2  沈延君.小儿脑性瘫痪124例的早期诊治.现代康复,1999,3(2):171.

  3  常俊玲.家长参与治疗小儿脑瘫康复的影响.现代康复,1996,22(1):62.

  4  王敏铬.脑活素肌注治疗小儿脑瘫67例临床观察.江苏医药,1996,22(1):62.

  5  王军英.针刺、穴位、按摩、运动综合治疗小儿脑瘫128例.针灸临床杂志,1998,14(10):35.

  作者单位: 1 401520 重庆,合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 402460 重庆,荣昌县妇幼保健院

        3 401520 重庆,合川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编辑:宋  青)

作者: 舒静,管莉,张宗智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