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4期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附32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颅内蛛网膜囊肿(IAC)以往的治疗以开颅术囊肿壁切除为主要方法,自1995年5月~2005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实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表浅部位的蛛网膜囊肿3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CT特点:硬膜下占位,其密度与脑脊液相同,局部脑组织受压,注药后囊肿无强化。颞极蛛网膜囊肿应与皮样囊肿、胆脂瘤、脑发育不良......

点击显示 收起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以往的治疗以开颅术囊肿壁切除为主要方法,自1995年5月~2005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实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表浅部位的蛛网膜囊肿3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4例,女8例,年龄2~53岁,平均27岁;其中2~10岁20例,11~20岁8例,21~52岁4例。部位分布:幕上29例,幕下3例。

  1.2  临床症状及特征  病人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性、不规则头痛,婴幼儿可有局部颅骨膨胀。所有病例均有术前和术后的头颅CT和(或)MRI影像学检查。CT特点:硬膜下占位,其密度与脑脊液相同,局部脑组织受压,注药后囊肿无强化;MRI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解剖关系。颞极蛛网膜囊肿应与皮样囊肿、胆脂瘤、脑发育不良性脑坏死相鉴别。

  1.3  麻醉方法  全麻;头皮切口:依据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位置与头颅表面做2cm的小切口;腹部切口:上腹正中3cm纵行切口。用皮下通条经腹—胸—颈—头将分流管导入皮下;颅骨钻孔后,可看到颜色发蓝的硬膜,先根据囊肿的大小确定要放入囊肿内的分流管的长度,一般为2~3cm。连接好分流管和分流泵,并用丝线双重加固连接处,然后用尖刀将硬膜切开小口,此时脑脊液因高压而喷出,应快速、准确地将分流管放入囊肿腔内。分层切开腹壁各层,腹膜切小口,放入腹腔端分流管,长度40~50cm。缝合头皮和腹壁切口。应使用低压(不抗虹吸)的分流管,并将腹腔端分流管的裂隙上方剪断。手术的主要问题是颅内分流管不在囊肿内,而是在囊壁外的蛛网膜下腔内,如术后头颅CT发现分流管位于囊壁外、紧贴脑表面,应再次行颅内分流管调整术。

  2  结果

  有5例在术中留取囊液做细胞和生化检查,成分与正常脑脊液一致,故其他病例未再做囊液分析。所有病人术后1周内做头颅CT以明确分流管的位置,并发现囊肿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4例分流管没有在囊腔内,立即行分流管调整术,使分流管在囊腔内。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无手术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病人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做1次头颅CT复查。32例中有20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个月(3~12个月),1年内囊肿消失率75%,主要于术后6个月内消失;其余病例的囊肿随时间延长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说明囊肿在逐渐缩小,直到消失。囊肿缩小的速度与术前囊肿的大小有关,囊肿直径大,其缩小或消失的速度慢。

  3  讨论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指脑脊液样的无色透明的液体被包裹在蛛网膜所构成的袋状结构内而形成的囊肿,发病率为颅内占位病变的0.4%~1.0%。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报道的日益增多,本病一般为单发,偶有多发;可发生幕上和幕下,以幕上多见,最常见部位是颅中窝(外侧裂),占49%~65%,并与脑裂或脑池相邻,其他部位相对少见,男∶女约为3∶1。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囊肿的部位、大小有关,囊肿本身无特殊性,多见于儿童,本组占63%,偶发于成人,确诊主要靠CT和MRI,对于幕上囊性占位应与胶质瘤、脑囊虫、脑室穿通畸形相鉴别。临床上一旦确诊IAC,大多数都主张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压增高,频繁癫痫发作,受压脑组织出现功能障碍是公认的手术指征。Yang指出小儿IAC的手术适应证,除上述指征外,IAC合并脑积水,有轻度的神经精神症状,如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差等;影像学检查IAC直径>3cm,应考虑手术。对于囊肿小,无症状者主张暂不手术,密切观察,定期复查CT,以了解囊肿的生长情况。目前,对于IAC的手术方法很多,包括开颅切除IAC、囊肿与周围脑池交通术、囊肿—腹腔分流术等。本组均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认为是消除IA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同样达到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优点,手术效果满意。

  (编辑:巨岩琳)

  作者单位: 123000 辽宁阜新,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作者: 杨巨亮,徐岩,贺凤武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