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3期

产后出血18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流引产史。结论  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产后出血;宫缩乏力;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我镇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多,其中大部分人缺乏保健意识,在家中或个体诊所分娩,发生产后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后才送来医院。本文回顾分析我院6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4287例,其中阴道分娩3159例,剖宫产1128例,诊断产后出血169例,发生率3.94%,另外还有14例在个体诊所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共183例。其中阴道分娩152例,剖宫产31例;年龄19~37岁,平均26.3岁;孕周35~42周,平均39.2周;初产妇95例,经产妇88例;有人工流产、引产史者161例。

  1.2  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2]。失血性休克指低血容量致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头晕、脉搏快弱,严重时伴有心慌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临床表现。

  1.3  方法  测量产后出血主要用容积法及称量法。剖宫产者由医生在手术中测量出血量,在院外分娩者则用目测法和休克指数相结合测定出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0.5,表示血容量正常;0.5~1表示出血<20%,约<500~700ml;1表示约失血20%~30%,估计为1000~1500ml;>1表示失血30%~50%,约1500~2500ml[3]。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的原因  宫缩乏力103例,占56.28%;胎盘因素47例,占25.68%;软产道裂伤31例,占16.94%;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1.09%。

  2.2  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152例,其中在个体诊所分娩14例;剖宫产31例。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略)

  2.3  产后出血与引产流产关系  本资料中183例,有引产或流产1次以上者161例,占87.98%,无引产、流产史22例,占12.02%,引产、流产与产后出血关系见表2。

  表2  引产、流产与产后出血关系(略)

  2.4  产后出血与高危因素的关系  我院为基层医院,多数高危妊娠已转上级医院,拒绝转院的高危因素者主要有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羊水过多、双胎、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子宫肌瘤等。有高危因素者156例,占85.25%,无高危因素者27例,占14.75%,其中高危因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多,其次为瘢痕子宫。高危因素与产后出血关系见表3。

  表3  高危因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略)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本资料中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56.28%。可能与产妇过度紧张,临产后休息不好,进食少,产程延长,临产时使用镇静剂过多,剖宫产麻醉过深,子痫前期患者过度使用解痉镇静剂等高危因素有关。(2)胎盘因素居第二位,也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占25.68%。曾经有引产、流产史,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宫内感染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易发生胎膜粘连,滞留胎盘,位置不正常,胎盘植入,影响子宫收缩而致产后出血。(3)软产道损伤也是产后出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占16.94%。特别是在院外分娩者,主要为子宫颈和阴道裂伤。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伤及子宫动脉而引起严重出血。阴道分娩时宫口未开全,产妇过早用力或宫缩过强,滥用缩宫素,产程进展过快,胎儿娩出过快,胎儿过大,分娩时保护会阴不当,阴道助产手术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软产道损伤而致产后出血。(4)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本组占1.09%,主要是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引起的血凝障碍。

  3.2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本组阴道分娩比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率要高,其中包括14例在院外分娩者。而剖宫产,由于我院严格掌握了剖宫产指征及手术时机,同时又提高了术中手术技巧和及时使用宫缩剂,减少了手术创伤,从而降低了产后出血率。

  3.3  产后出血的预防  (1)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提高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助产技能及急救水平。(2)做好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流产、引产。(3)做好产前宣教,对有恐惧心理及焦虑心理的孕妇给予心理辅导,开展导乐分娩和康乐待产。重视各种产科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及早消除可导致产后出血的潜在因素。(4)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滞产、难产及产程延长,胎儿娩出后酌情使用宫缩剂,适时缩短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后认真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3.4  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治疗  (1)积极针对病因治疗:迅速止血,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方法,如子宫按摩、宫颈钳夹、宫缩剂、子宫动脉结扎、子宫腔填纱、子宫切除、裂伤缝合、凝血缺陷纠正及DIC治疗等。(2)及时、准确估计失血量是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临床上有时因估计失血量不当以至产妇发生休克,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称重法和容量法估计产后失血量,同时动态观测休克指数、Hb、RBC的变化,及早发现休克,把握输血时机。(3)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开通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出现休克后第1小时内至少输入晶体液2L,补充量应为丢失量的3倍。晶体液可选择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以及碳酸氢钠林格液,再按3∶1比例输入胶体液(如低、中分子右旋糖酐、血浆、代血浆制品、白蛋白等)。(4)输血治疗:治疗产后出血很少用全血,出血量低于血容量的10%,不予输血,可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如出血前合并贫血者,可适当加输浓缩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出血量大,达血容量的20%,应快速输注平衡溶液和林格乳酸溶液1500~2000ml,并配血做输血准备。如血压不稳定,出现休克征象,应补充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其比例为3∶1∶0.5,血液可用添加剂红细胞。出血量超过血容量的40%,可按晶体液、胶体液、血液3∶1∶(1.5~2)的比例补充血容量,按输血总量的1/3,输入部分新鲜全血或按添加剂红细胞4u+冷新鲜血浆4u+冷沉淀6u的比例输血,这样既非常接近新鲜全血的效果,又能方便、快速地得到血液,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纠正酸中毒[4]。(5)供氧:保证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6)急救组织十分重要:在无急救患者时要更新和扩充急救及相关知识和技巧,在急救时要分工明确,配合紧密,不要临时组班,无人主持。急救组内指挥、监测及行动小组要各司其职,发挥最好效果,抢救才能成功。

  综上所述,在抢救产后出血时,补液与止血要同时进行,边诊断边治疗;针对病因,综合应用药物及各种保守性手术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量,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及补液量。如保守治疗无效,及时行子宫切除,以挽救病人生命。

  【参考文献】

  1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研究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47-648.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3  黄醒华.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58.

  4  张钦辉.临床输血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5.

  (编辑:黄鉴一)

  作者单位: 510850 广东广州,广州市花都区狮岭医院

作者: 陈海玉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