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6期

新式剖宫产与盆腔粘连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院自2000年3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术式是以色列医生Stark对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良而来,特点是不缝合子宫腹膜返折及腹壁腹膜,2001年1月则改为以微乔线连续缝合脏壁层腹膜,其余步骤未变,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腔粘连情况,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12月因剖宫......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自2000年3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术式是以色列医生Stark对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良而来,特点是不缝合子宫腹膜返折及腹壁腹膜,2001年1月则改为以微乔线连续缝合脏壁层腹膜,其余步骤未变,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腔粘连情况,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1~12月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开腹手术病例98例,其中2000年新式剖宫产术后28例为观察组,2001年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33例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37例均作为对照组,三组病例前次剖宫产指征差异无显著性,术程顺利,均如期愈合良好。

  1.2  方法  新式剖宫产术采用文献[1],改良式剖宫产在新式剖宫产基础上缝合脏壁层腹膜,子宫下段剖宫产按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3版的常规操作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区别:(1)不下推膀胱;(2)不缝合脏壁层腹膜;(3)子宫肌层一层连续缝合。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三组盆腔粘连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盆腔粘连情况比较  (略)

  三组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观察组形成的粘连中,7例较为严重,腹壁与大网膜、子宫切口粘连。膀胱位于腹壁切口下方,剥离易导致膀胱损伤,给开腹造成一定困难。通过对比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粘连较为严重。

  3  讨论

  目前盆腔粘连[2]多认为是感染、异物反应和盆腔手术的后果,以手术创伤引起的最常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盆腔疼痛,粘连限制了腹腔脏器的运动,还可改变盆腔解剖结构,影响输卵管运动,造成异位妊娠或不孕。而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不平衡有关。在手术过程中,腹膜对热、电、激光、缺氧及挤压等刺激十分敏感而发生炎性反应。渗出物中丰富的纤维蛋白在腹腔内形成纤维蛋白黏附,如果不经纤维蛋白溶解而发生机化,成为含有胶原、弹性纤维和血管的纤维状条索,导致粘连形成。在手术过程中脱落的纤维、滑石粉、手术缝线会引起异物和炎性反应,造成过多的纤维蛋白沉积,另外腹膜的剥离、缝合等多种操作所引起的机械性和热损伤均能导致组织缺血,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使纤维蛋白溶解能力降低,亦能引起粘连的形成。

  腹膜的愈合不仅从伤口的边缘发生间皮再生,再生的间皮细胞可以发生在伤口的任何部位,从而形成一层新的腹膜。新式剖宫产术[3]虽无缝合腹膜造成的腹膜异物反应及缺血、缺氧,但钝性分离腹膜却造成了腹膜的机械性损伤,两者关系失衡时,同样会导致粘连的发生,当子宫膀胱腹膜返折及前壁腹膜不缝合时,裸露的组织粗糙面于腹膜爬行愈合前就可能黏合,大网膜前行趋于保护创面,而腹膜下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周围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转化、新生血管的再生就导致腹壁与产后的子宫前壁及大网膜形成粘连。另外钝性分离腹直肌时剥离面比较大,腹直肌有轻重不同的肌纤维损伤、腹直肌出血、腹膜撕拉的切口参差不齐等,均可影响腹膜的愈合。通过三组病例的比较,笔者认为以微乔线间断或连续缝合脏壁层腹膜,减少盆腔粘连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4-51.

  2  徐毓平(摘译).盆腔粘连.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2):118-119.

  3  李位倪,高素清,周凤珍.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629-630.

  作者单位: 571100 海南海口,海口市琼山府城医院妇产科
 
  (编辑:丁  薇)

作者: 陈莲芳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