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1期

物理治疗与中医传统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研究物理治疗与中医中药在婴幼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婴幼儿肺炎分为A、B、C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口服中药二陈汤与止嗽散加减治疗、B组采用肺部超短波物理治疗、C组单用抗生素治疗,并进行疗效判断。结论部分婴幼儿肺炎加用中医中药、肺部物理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研究物理治疗与中医中药在婴幼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50例婴幼儿肺炎分为A、B、C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口服中药二陈汤与止嗽散加减治疗、B组采用肺部超短波物理治疗、C组单用抗生素治疗,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A组治愈46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0例;B组治愈42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2例;C组治愈32例,显效4例,好转4例,无效10例,经检验A组与B组比较P<0.05,A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1。结论  部分婴幼儿肺炎加用中医中药、肺部物理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  婴幼儿;肺炎;中药;物理治疗
  
    目前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作为首选,大部分经联合、强有力抗生素治疗能治愈,但临床中常遇到部分肺炎几经更换抗生素,但咳嗽仍迁延难愈,听诊双肺啰音吸收慢或啰音持续存在的情况。对该类肺炎,我科使用中药二陈汤与止嗽散加减或予肺部超短波理疗辅助治疗,并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进行了疗效比较,有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我科2004年1月~2005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150例婴幼儿肺炎,全部患者符合婴幼儿肺炎诊断标准[1]:咳嗽气促、发热、双肺闻中细湿啰音,血象增高,胸部X-ray片确诊为肺炎,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150例中男105例,女45例;年龄6个月~3岁。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无腹泻及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发病。

  1.2  方法 

  150例住院患儿分成A、B、C三组各50例,A组口服中药二陈汤与止嗽散加减治疗,B组肺部超短波理疗,C组单纯抗生素治疗,三组均用头孢曲松或联合另一种抗生素,加适量葡萄糖静脉点滴50~80mg/(kg·d),共用7~10天,A组在治疗第4天加用中药二陈汤与止嗽散加减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3~5天。B组第4天加以肺部超短波理疗,采用广东省汕头市医用设备厂生产的DL-C-B型超短波电疗机,频率40Hz、波长7m、输出功率200W,每日1次,每次8~10min,用完抗生素后即理疗,连用3~5天。C组单纯抗生素治疗不辅助加其他治疗,并作为对照组。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无咳嗽,无气促发热,呼吸平顺,双肺听诊无啰音,胸片无阴影,完全吸收,血象正常;显效:轻或偶有咳嗽,无气促,不影响睡眠,呼吸音粗,双肺听诊无湿啰音,偶有干鸣音或痰鸣音,胸片阴影基本吸收;好转:有咳嗽,呼吸音粗,睡眠欠佳。肺部闻及少许痰鸣、干鸣,胸片之阴影部分吸收消散;无效:仍有咳嗽,影响睡眠,呼吸音粗,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基本无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华西医科大学PEMS统计软件包,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三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三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三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P<0.01;A组与B组比较P>0.05,A组与C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q=3<0.01

  3  讨论

  二陈汤治疗肺炎机制:二陈汤(法夏、陈皮、茯苓、甘草)加减可治疗寒痰、热痰、湿痰和顽痰,但治疗湿痰为主。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调,则湿痰内生,痰湿阻滞,影响气机的通畅,故胸痞咳嗽,咳嗽不止,湿痰顽固,法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辅以茯苓健脾渗湿,使脾得健运,则痰湿去而胸膈舒。而止嗽散(百部、白前、陈皮、甘草、紫菀、桔梗、荆芥)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咳嗽不愈之症,为常用之止咳方剂,治疗外感咳嗽不止、咳痰不爽,有止咳化痰、宣肺止咳作用。百部降气止咳、紫菀与陈皮化痰止嗽;白前降气祛痰而止嗽配与桔梗、陈皮,使肺之宣发与肃降恢复正常,则呼吸顺畅,本方治疗以痰多而咳嗽不爽为主症。小儿易外感风邪,外感风寒咳嗽,咳嗽不愈之症多见。临床上二方加减合用,治疗婴幼儿肺炎,可促进肺部湿啰音吸收,明显改善咳嗽症状,疗效较好[2,3]。

  采用超短波理疗治疗肺炎,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发挥抗炎治疗作用。可促进肺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利于水肿的消散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炎症产物、细菌病毒的排泄和清除,增加血管通透性,提高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及药物利用度,使抗炎药物较易渗入病灶,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功能,激活抗体的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散,加速病变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的修复。有显示超短波理疗佐治支气管肺炎,可促进肺部啰音吸收和消散,疗效较好[4]。

  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口服中药中药治疗及肺部超短波理疗的两组比单纯用抗生素有较好临床疗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组(P均<0.01),说明在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婴幼儿肺炎时加用中医中药、肺部超短波理疗,可收到更好的疗效,而且治疗价格便宜,更方便,无毒副作用,从而减少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避免药物毒副作用,家长易于接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178.

  2 董洪涛,李静.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的机理探讨.中医研究,1998,11:52-54.

  3 吴曙粤,王淑萍,钟薇,等.肺部超短波和中药洗浴治疗小儿肺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416.

  4 白碧瑶,吴曙粤.肺部超短波理疗治疗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的疗效探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128.

  作者单位: 524057 广东湛江,湛江市南油医院儿科

作者: 谢思华,关锦玲,白青好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