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3期

穿透性植入胎盘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30岁,农民,孕2产1,因孕37+2周,瘢痕子宫,阴道流水2h入院。(3)瘢痕子宫。考虑胎儿已成熟,有产兆,瘢痕子宫,大出血史,另外前次术式不详,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前壁近下段处浆膜膨出约5cm×6cm,紫红色。...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30岁,农民,孕2产1,因孕37+2周,瘢痕子宫,阴道流水2h入院。患者4年前曾在自家中行剖宫产术,产后大出血转到当地县医院。此次入院后查体:T 37℃,P 88次/min,BP 120/75mmHg,神志清,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部膨隆,如孕月,脐耻之间纵行陈旧性瘢痕,腹软,无宫缩,胎位LOA,孕2产1,胎心142次/min。内诊:宫颈管未消失,阴道有羊水流出,清。B超提示:羊水过少。血常规:HGB 110g/L,WBC 10.1×109/L,N 0.73。入院诊断:(1)宫内孕37+2周,孕2产1 LOA;(2)胎膜早破;(3)瘢痕子宫。考虑胎儿已成熟,有产兆,瘢痕子宫,大出血史,另外前次术式不详,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前壁近下段处浆膜膨出约5cm×6cm,紫红色。沿此做子宫横切口,发现浆膜下为胎盘,在胎盘处打洞,快速取出一男活婴。胎盘娩出困难,手取胎盘,部分残留。发现子宫切口呈倒“T”破裂,胎盘广泛与前壁粘连,强行剥离困难,出血多。此时患者出血约2000ml,给予补血补液。经患者同意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10天出院。病理诊断:穿透性植入胎盘子宫破裂。

  2  讨论

  穿透性植入胎盘是指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肌壁直达浆膜,常可造成子宫破裂,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后果严重。本例发现处理及时,损失较小。

  2.1  穿透性植入胎盘的发病原因  (1)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底蜕膜发育不全,为获取足够的血液供应胎盘组织,从底蜕膜发育不全处深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肌层达浆膜层。(2)人工流产及其他宫腔操作:可引起子宫肌层及内膜损伤,使血供减少,造成蜕膜发育缺陷,而使胎盘植入穿透肌层达浆膜层。(3)多孕、多产及产次过密:多孕多产可引起子宫肌纤维组织增多,纤维伸缩力下降,子宫壁弹性减小,血液供应下降,使胎盘穿透肌层及浆膜层。(4)子宫畸形:幼稚子宫因肌层发育不良易发本病,随着妊娠的发展,子宫逐渐增大,宫腔内压力增高导致妊娠子宫自发穿孔。(5)剖宫产术式不当,尤其体部切口,该处肌肉组织厚,切开及缝合均不易,出血多,术后粘连发生率高。本例有经产剖宫产史,前次是古典式或倒“T”切口,有大出血史,加上农村卫生条件差,造成胎盘植入。

  2.2  穿透性植入胎盘的诊断  (1)有植入胎盘的高危因素,如子宫内膜损伤或感染史、子宫手术史、子宫畸形、多胎经产等。(2)高分辨力的B超可看到胎盘蜕膜板不清,绒毛深入肌层,局部血流丰富。(3)临产后子宫会出现破裂征象:腹痛为主要症状,如突然出现腹部剧痛,临产时腹部检查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甚至板状腹,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可抽出凝血。

  2.3  处理  穿透性植入胎盘一经发现应立即住院,施行手术。如植入胎盘面积小,没有感染情况下,可以保留子宫,局部切除修补,再次妊娠时重点监护。

  2.4  穿透性植入胎盘预防  (1)避免粗暴的宫腔操作,如刮宫术、人工剥离胎盘术等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2)剖宫产尽量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3)取缔家庭接生,尤其是剖宫产。(4)流产或有感染待治愈后,再生育为妥。(5)分娩或引产后胎盘经久不下,宫腔检查时要轻柔。如胎盘与子宫壁粘连紧固,边缘无界限,切勿强行手取胎盘。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 061000 河北沧州,沧州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信秀霞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