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3期

经皮桡动脉途径心脏介入治疗6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自我院开展心脏介入治疗以来,一直以股动脉为穿刺途径,但因腹股沟区解剖较复杂,术中使用抗凝剂,给术后的止血造成较大困难,且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自Campeau[1]1989年首次报道以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术后,部分医院沿用了此项技术。由于腕部解剖较腹股沟相对简单,该技术具有局部止血较容易,并发症少,可改善......

点击显示 收起

  自我院开展心脏介入治疗以来,一直以股动脉为穿刺途径,但因腹股沟区解剖较复杂,术中使用抗凝剂,给术后的止血造成较大困难,且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自Campeau[1]1989年首次报道以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术后,部分医院沿用了此项技术。由于腕部解剖较腹股沟相对简单,该技术具有局部止血较容易,并发症少,可改善病人术后的舒适程度和能较早下地活动等优点。我院于2005年选择了6例患者采用了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将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0例,选择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s试验阳性(手掌及五指在10~15s内恢复供血)的患者行桡动脉穿刺,余病人行股动脉穿刺。术前口服肠溶性阿司匹林0.3g,每日1次,噻氯匹定片0.25g,每日1次,PTCA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天2次,持续10天。

  1.2  穿刺方法  患者平卧,取Allen’s试验恢复供血时间较短的一侧为术侧,术侧上肢平伸外展30°置于床上,穿刺点位于掌横纹近侧0.5~1.0cm,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以1%利多卡因局麻后,用21G穿刺针斜向20°~45°,非透壁法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导引钢丝,并沿钢丝插入6F动脉扩张鞘,沿鞘管缓慢推注1%利多卡因5ml,防止血管痉挛,静推肝素5000u,在X线指引下经鞘管送长导丝及冠脉导管至冠状动脉开口处开始手术

  1.3  术后拔管及止血  (1)CAG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压迫穿刺点近端15~30min,用厚无菌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每隔2h抽取一块纱布,逐步减压,至术后8~12h完全减压,PTCA术合保留动脉鞘管4h,拔管后局部处理同上;(2)CAG术后经股动脉者,拔除鞘管,局部压迫20~30min,直至短暂去除压力无出血,以厚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术侧下肢伸直制动18~24h,24h后拆除加压绷带,PTCA术后保留鞘管6h,余处理同前。

  1.4  随访  出院患者随访1个月,评估其术侧桡动脉搏动情况。结果6例接受桡动脉穿刺置管者,5例均发现病变,1例因狭窄程度40%~50%,未行支架植入;1例发现有动脉瘤;1例有心脏搭桥;2例有严重多支病变,予支架植入。植入支架者第2天症状及精神均明显好转,心绞痛未再发作,排除了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手术过程顺利,病人恢复好。

  2  讨论

  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术技术为我院首次引进,PCI术常用路径为经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桡动脉。其中股动脉因管径较大,较其他血管路径易于操作,因此多被采用。在股动穿刺和桡动脉穿刺中,由于腕部解剖特点,突出了桡动脉穿刺的优点,桡动脉由肱动脉分出穿过旋后肌即位于前臂表浅部位,正中神经独立走行于前臂中间,桡神经在前臂近端离开伴行的桡动脉后,进入前臂后部,桡动脉也没有重要的静脉伴行,这些特点避免了经股动脉途径时可能发生的动静脉瘘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且在尺动脉和掌深、掌浅弓健全情况下,即使桡动脉于术后闭塞也不影响手部血液供应,由于桡动脉位置表浅,管径细,易于压迫,出血容易控制。文献报道,经绕动脉穿刺的血肿发生率0~21%。需要外科修补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仅0.1%,没有严重的出血发生[2],此外相对股动脉,桡动脉迷走神经分布少,不会出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和心率降低,而对于患者,术后无需严格制动,可能很快下床活动,因此减少了因卧床时间长所致的腰背痛、下肢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周期,降低了住院费用。然而经桡动脉途径PCI也存在着不足,Allen’s试验阴性是绝对禁忌,对患有Buergers病或严重雷诺综合征的患者,对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术中可能更换导管及多次交换使用球囊,不宜行此途径或不作首选途径[3]。另外,小动脉穿刺和指引导管推送到位是技术上的难点,但随着导管器械技术上的不断进步,这一过程较过去明显缩短。经桡动脉途径,对于并发严重心力衰竭、背部疼痛、病态肥胖、严重的髂(股)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正在接受强化抗凝治疗的患者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有文献报道[4],反复3次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也可达到80%~90%,因技术操作要求较高,对于初学者,不应将此途径作为首选。通过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术6例的成功开展,笔者有以下体会[5]:(1)桡动脉位置表浅,容易触摸到,穿刺成功率高;(2)侧支循环丰富,穿刺前能评价侧支循环状态;(3)手术结束后即可拔管,且只需在穿刺点加压包扎,病人术后活动不受限,能保证休息,利于病情恢复;(4)血管位置浅,易压迫止血,不易出现术后血肿和危及生命等严重的并发症;(5)桡动脉管径小,对病人的血管病变能在术前有充分的评估,选择合适的鞘管,避免损坏导管及血管;(6)压迫止血后要注意观察病人手部的供血情况,术后要随访病人手部活动情况。

  [参考文献]

  1  Campeau L.Percutaneous radial artery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Cathet Cardiovasc.Diagn,1989,16:3-7.

  2  Otaki M.Percutaneous 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cornary angioplasty.Cardiology,1992,81:330-333.

  3  Lotan C,Hasin Y,Mosseri M,et al.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angioplasty,An J Cardiol,1995,76:164-167.

  4  Barbeau GR,carrier G,Ferlands,et al.Right 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coronary procedure:preliminary result.J Invas Cardiol,1996,8:19-21.

  5  Sakai H,Ikeda S,Harada T,et al.Limitations of successive transradial approach in the same arm:the Japanese experience.Catheter Cardiovasc Iaterv,2001,54:204-208.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736202 甘肃敦煌,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内二科


 

作者: 陈萍,朱火明,李志强,闫新社,雷淑丹,方忠梅,骆菊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