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4期

起搏器安置术中电机械分离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于入院当日急诊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起搏心率60次/min,呈VVI模式,起搏功能良好。入院第3日,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DDD),心房、心室电极分别置于右心耳、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心房0。考虑为心电机械分离,于心脏按摩后症状消失,透视下可见心脏节律收缩。术后观察1周,永久起搏器功能良好,拔除临时起搏电极。...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5岁,汉族,因“间断胸闷、气短1年伴晕厥3次,加重2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00/60 mmHg,心率51次/min,心音清楚,心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入院心电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左室运动减弱,EF:50%。根据病情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于入院当日急诊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起搏心率60次/min,呈VVI模式,起搏功能良好。入院第3日,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DDD),心房、心室电极分别置于右心耳、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心房0.8 V,心室1.0 V,阻抗700 Ω,起搏功能良好,撤除临时起搏电极时,患者突然出现“阿-斯综合征”,透视下见心脏无收缩,心电监护仍呈房室顺序起搏,起搏信号及P-QRS波形态均无异常。考虑为心电机械分离,于心脏按摩后症状消失,透视下可见心脏节律收缩。观察数分钟患者再次出现“阿-斯综合征”,调整永久起搏电极位置,并留置临时起搏电极,观察1 h,病情平稳。术后观察1周,永久起搏器功能良好,拔除临时起搏电极。出院后随访1年,起搏器功能良好,患者无胸闷、气短、晕厥症状。

    2  讨论

    电机械分离是指心脏仍存在有规律的心电活动,但机械收缩功能完全丧失的病理生理现象。电机械分离多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但也可见于无明显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Ca2+代谢有重要作用[1]。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形式,继发性者包括造成突然心脏静脉回流停止的一些因素,如大块肺栓塞、急性人工瓣膜功能异常、放血、急性心脏压塞等;原发性则更为常见,多发生在严重的心脏疾病终末之时,也可发生在急性缺血的患者中,更多发生在较长时间的心脏骤停后电复苏的患者中[1]。而心脏起搏器安置过程中出现电机械分离的报道较少。本患者发病原因:患者在拔除临时起搏电极过程中发生“心电机械分离”,调整位置后消失,不除外操作过程中导致急性流出道梗阻之可能,因发作时情况危急,未经证实,尚待更多资料加以观察。

    [参考文献]

    1  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23,1940.

    作者单位: 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建工医院内二科

    (编辑:丁  薇)

作者: 傅炜钢,吴宇红,赵婷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