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6期

缓解Rh(D)阴性血供需矛盾的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产生致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Rh(D)阴性者需要输血时,不论其是否有同种抗体,最好输ABO同型Rh(D)阴性的血液。近几年,随着D抗原检测被作为输血常规监测项目以来,Rh(D)阴性血供需量在逐年递增。据文献报道Rh(D)阴性者在亚洲人中的比例不足1%,而在我国汉族人群中阴性率为0。4%[1],R......

点击显示 收起

      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产生致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Rh(D)阴性者需要输血时,不论其是否有同种抗体,最好输ABO同型Rh(D)阴性的血液。近几年,随着D抗原检测被作为输血常规监测项目以来,Rh(D)阴性血供需量在逐年递增。据文献报道Rh(D)阴性者在亚洲人中的比例不足1%,而在我国汉族人群中阴性率为0.4%[1],Rh(D)阴性者较高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在5%左右[2]。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地区,尤以维吾尔族聚居为主。其维吾尔族人口占全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的30%,占喀什地区总人口的89.71%。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D)阴性血源稀少,给输血工作带来了不便。我站正位于喀什地区, Rh(D)阴性血供需矛盾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我站在工作中尝试了以下对策,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加强Rh(D)阴性献血者的队伍建设

    1.1  加强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加强稀有血型献血知识的宣传,使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能够认识和了解稀有血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明白只有通过特殊血型的人相互救助才能挽救Rh(D)阴性患者的生命。

    1.2  成立Rh(D)阴性血志愿献血者队伍  近年来虽然也开展了红细胞冰冻技术,但若仅靠此举则有很大局限性,所以建立起一支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显得尤为重要:(1)对前来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员,一旦被鉴别出是Rh(D)阴性血型者,将本着自愿的原则发展其成为Rh(D)阴性血源的后备军。(2)对Rh(D)阴性献血者进行家庭普查,以提高Rh(D)阴性人群的检出率。对检出者动员其加入Rh(D)阴性血志愿献血者队伍,以扩大Rh(D)阴性献血者队伍。

    1.3  建立稀有血型档案库  将相关的个人档案资料如血型、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家庭成员、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健康状况等登记入册,使原来稀少且较分散的血源相对集中起来,便于在急需时能做到及时、准确、便捷的查找。

    1.4  定期组织召开稀有血型人群座谈会  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以促进互助互爱的精神。并表彰多次参与献血的Rh(D)阴性献血者,促进他们对血站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更好地配合血站工作。

    2  尽量避免输血

    血站工作人员和临床医生严格把关,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可输可不输的血尽可能不输,做到科学、合理用血,以减少Rh(D)阴性血的浪费。

    3  开展自体输血和互助献血

    自体输血是最合理、最经济、最科学、最安全的输血方法[3],也是临床获取用血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贮存式、稀释式或回收式自体输血。当患者自身条件不允许而血站一时又无Rh(D)阴性血源时,也可考虑互助献血。在患者直系亲属或工作单位中寻找相合的Rh(D)阴性血源。对Rh(D)阴性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自体输血和互助献血的意义更大,既减轻了患者用Rh(D)阴性血的高额费用,同时又缓解了Rh(D)阴性血源的紧张。

    4  建立Rh(D)阴性血液冷冻库

    血液采集后在2 ℃~6 ℃保存,35天内不及时使用就会报废;临床急需时,经常出现无血可供的情况;临时召集献血员献血,患者等待时间太长,耽误了抢救的时机。而冷冻血库的建立,大大延长了Rh(D)阴性血液的保存时间,缓解了临床急救用血的燃眉之急,是保证临床用血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5  制定出库存量的下限

    根据近年来我站Rh(D)阴性血液的用血情况,采用红细胞冷冻技术,对各型Rh(D)阴性血液采取最低库存量冰冻贮存。如A型、B型各5 u,O型10 u,AB型3 u。

    6  建立应急机制

    当Rh(D)阴性血液冷冻血库的库存量低于下限时,启动下列应急机制:血库一方面向社会发出预警通知,动员每一位Rh(D)阴性血型的健康人参加无偿献血。另一方面,从Rh(D)阴性血志愿献血者档案中调出合适的人选,用短信或电话的方式通知志愿者,志愿献血。随后血站及时进行成分制备,补充库存量,以保障供血。

    以往血站对稀有血型的供应,往往存在供需矛盾。我站采用以上调配管理方法后,确保了本地区Rh(D)阴性血液的充足供应,同时也为周边地区血站急用Rh(D)阴性血液提供了大力帮助,对抢救Rh(D)阴性血型患者生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达庄.稀有血型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中国输血杂志,2001,14(增刊):12.

    2  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03-109.

    3  田兆嵩.临床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8.

    作者单位: 844200 新疆疏勒,解放军第十二医院输血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杨秀梅,田尚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