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7期

胃脘痛效方乌及散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胃脘痛效方乌及散是治疗胃脘痛的效方之一,现代临床将其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收到良好效果。①胃、十二指肠溃疡:其溃疡面积在0。5cm2以内者,可以试用本方保守治疗。其溃疡面积超过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胃脘痛效方


    乌及散是治疗胃脘痛的效方之一,现代临床将其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其制备、用法简介如下。

    1  方剂及功效主治

    (1)药物:白及300 g,乌贼骨(海螵蛸)100 g。(2)制法:将白及与乌贼骨共同粉碎,混匀,过80目筛,瓶装,密封保存,备用。(3)功效:收敛止血,制酸止痛。(4)主治:以胃镜检查结果为依据。①胃、十二指肠溃疡:其溃疡面积在0.5 cm2以内者,可以试用本方保守治疗。其溃疡面积超过0.5 cm2以上者,尤其是超过1.0 cm2以上者,必须首先动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②慢性胃炎。

    2  用法用量

    成人每次服用6~10 g,加100 ml白开水,充分搅匀,配成5%~10%的胶状混浊液,一次口服。清晨空腹口服1次。晚上临睡前口服1次,安卧,不再进食,以免影响疗效。服药之后,药液在胃肠内随着胃肠蠕动,在胃肠内壁表面形成一层胶状保护膜,并有收敛止血、敛疮生肌、除湿制酸、清热止痛之效。疗程1~3个月。经本方保守治疗1~3个月之后,再作胃镜检查。若溃疡面积缩小,病灶有不同程度修复,可以继续使用1~3个月以巩固疗效。若溃疡面积无明显缩小,其病灶无明显修复的表现,则动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本方治疗后,5~7天之内大便由黑转黄,潜血试验结果转阴,为治疗有效,可以继续接受保守治疗。

    3  典型病例

    例1,男,37岁,某镇供销社职工。以胃脘痛病史10余年就诊,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约0.6 cm2。患者拒绝手术治疗,于2005年5月前来接受中药保守治疗,经乌及散治疗3个月,胃脘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轻微。经胃镜复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愈合。

    例2,男,32岁,某市建筑工人。曾因胃脘痛病史10余年就诊,疗效欠佳。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0.6 cm2左右。2007年3月单纯采用乌及散治疗1个月,自觉症状减轻,面色转红,体重增加。又治疗2个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经胃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愈合。

    4  讨论

    动物药理实验证实[1],本品以白及收敛止血、敛疮生肌、清热止痛为君;以海螵蛸收敛止血、敛疮生肌、制酸止痛为臣。二者共同组方,相得益彰。胃酸是消化食物的重要成分,胃酸过多,当胃中无食物时,胃酸将消化破坏破损组织,从而形成消化性溃疡。因此,本方中使用海螵蛸制酸是必不可少的。饥饿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胃病之人,不能饥饿,忌食酸辣,其道理亦在此。笔者经临床应用,效果好,但因案例较少,仍待与同行商榷。


作者单位:431800 湖北京山,京山县中医院

作者: 邓万霞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