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9期

综合治疗中风临床初步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笔者1995~2005年治疗中风40例,简略论述了病因、病机,风、火、痰、虚,涉及心、肺、肝、肾四脏,并系统简明分类介绍了自己的治疗方法。用中药、针灸及其他方法,分别对中脏、中经络、中腑的病例,按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及痰风上拢型、闭症及脱症、内闭外脱及后遗症的病机及治疗做比较详细的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笔者1995~2005年治疗中风40例,简略论述了病因、病机,风、火、痰、虚,涉及心、肺、肝、肾四脏,并系统简明分类介绍了自己的治疗方法。用中药、针灸及其他方法,分别对中脏、中经络、中腑的病例,按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及痰风上拢型、闭症及脱症、内闭外脱及后遗症的病机及治疗做比较详细的论述,治疗中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显效率85%以上的疗效。此方法纯属中医方药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对于中风属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以在实践中充实提高。

【关键词】  中风 针灸 药物 治疗

    中风属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的范畴之中,其中包括以下两类:(1)出血型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2)缺血型的暂短脑缺血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脑血栓形成等。发展迅速,且病情复杂,严重而多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病种之一。现代医学虽然对此病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于解决本病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目前还是个难题,探讨祖国医学之中药和针灸方面,对于中风的发病机制、治疗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有很多成功之处,现将目前笔者对中风的认识和治疗,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笔者1995~2005年治疗的40例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36~50岁的14例,51~80岁的26例,发病10天的16例,10~30天的14例,1个月以上的10例。中经络的14例,中脏腑的16例,后遗症的10例。

    对本病的认识有:其特点为突然发病、昏迷、神志不清、不省人事,进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治疗不当,往往致死致残。其病因病机:诱发本病的病因为风、火、痰、毒。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可涉及心、肺、肝、肾四个脏器,由于以上四个脏器阴阳失调,平时房劳过度,劳累、嗜酒,生活无常,膏粱厚味,肉食过度而发生。

    1.2  方法  按中经络、中脏腑分别辨证论治。

    1.3  民间验方的治疗  生附子研末,用醋调和,贴双涌泉穴上每日1次,用于下肢冰冷型的患者。

    1.4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思维正常,语言清楚流畅,四肢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者为临床治愈。思维清楚,语言及四肢功能大部分恢复,生活基本可自理的为显效。病情较前好转,思维清楚,语言及四肢功能较前好转为有效。同治疗前后相比病情没有变化或恶化者为无效。

    1.5  治疗效果  40例患者中,显效24例,占总数的60%;有效12例,占总数的30%;无效2例,占总数的5%;死亡2例,占5%;总有效率为90%。显效以上的病例为60%。

    2  讨论

    2.1  中经络

    2.1.1  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  表现为头晕头疼、耳鸣、少寐多梦、腰酸脚软、手脚麻木,逐渐发展为偏瘫,口眼歪斜,舌实,语言障碍,舌质发红,苔白或稍黄,脉象弦滑或弦细数脉。治疗原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治疗方法:中药应用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代赭石15 g,钩藤30 g,菊花15 g,白芍15 g,玄参10 g,龟版10 g,怀牛膝30 g,天麻10 g,生地30 g。每日1剂,每日分3次口服;若头胀失眠严重者加羚羊角粉1 g冲服。针灸选穴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通里,用泻法,每日1次或每日2次;第一次针刺患侧,第二次针健侧,如隔日1次,每次健患侧均做针灸治疗,语言不利的加廉泉,玉液、金津放血,口眼歪斜加针刺攒竹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医风等。体液疗法以丹参液加大黄液静滴,剂量可根据体质情况而定;另加小活络丹内服,每日2次,每次1粒,黄酒送下。

    2.1.2  痰热腑实及风痰上扰型  表现为半身不遂,或半身麻木、口眼歪斜,大便干燥或秘结、语言不利、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大。治疗原则:化痰通络,祛痰活络为利。治疗方法:中药应用胆南星15 g,全瓜蒌10 g,大黄10 g,芒硝10 g(冲服),服后如果大便每日3~5次,症状逐渐好转后,改用:胆南星10 g,全瓜蒌30 g,丹参30 g,白芍6 g,鸡血藤30 g;若头昏严重者加钩藤30 g,菊花15 g,珍珠母30 g(先煎);若烦躁不安,彻夜不眠者,痰热内蕴,阴虚阳亢的加生地10 g,沙参10 g,夜交藤12 g。针灸选穴: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通里、丰隆、阳陵泉,用泻法。每日1次或2次,第一天针刺患侧,第二天针健侧,若隔日治疗1次,患健两侧均取;语言不流利的加廉泉、金津、玉液放血;口眼歪斜加刺攒竹透鱼腰、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医风、下关。中成药可选用牛黄清心丸,每日2次,每次1丸,早晚分服,白开水送下。

    2.2  中脏腑  分闭证和脱证两大类型。

    2.2.1  闭证  闭证由于阴阳元气发生逆乱而得。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口眼歪斜、两手紧握、患肢拘急、强痉、烦躁不安、面赤身热、气粗、大便闭阻、痰声辘辘、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数。治疗原则:化痰开窍,平肝熄风。治疗方法:(1)急性期的抢救针灸选穴人中、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必然苏醒。苏醒后针刺廉泉、涌泉、丰隆、太冲、合谷,均用泻法。(2)中成药灌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万氏牛黄清心丸,根据病情可选一种应用,应采用先针刺后灌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中药应用羚羊角粉1.5 g(冲服),钩藤30 g(后下),竹沥水20 ml,半夏10 g,醋胆南星10 g,七节菖蒲10 g,郁金10 g,天竺黄10 g,黄连5 g,夏枯草2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频服。若风痰偏盛,静而不烦,面白唇紫,舌苔白腻,去黄连、夏枯草,另加苏合香丸,每次1~2丸;若痰盛,喉间痰涌,加川贝母或竹沥水40 ml灌服,每次间隔4~6 h。若痰火重灼,面赤气粗,身热烦躁、呕吐、呃逆、大便秘结,加龙胆草10 g,大黄10 g,枳实10 g,风化硝5 g(冲服)。若风痰偏重,手足抽搐的加石决明30 g(先煎),全虫5 g,地龙15 g,煎服,每日1剂。

    2.2.2  脱证  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肢体瘫软,口眼歪斜,目合口张,鼻干,息微,手足撒开,二便失禁,汗多,肢冷,舌痿,脉象微弱欲绝。治疗原则:回阳固脱为则。治疗方法:重用灸法,大椎、神厥、丹田、关元,隔姜50~300壮,大艾炷。苏醒后针气海穴、关元穴。

    2.2.3  内闭外脱症  首先采用人中穴强刺激的方法进行治疗,刺后加灸足三里、气海、百会,减轻久刺激三阴交穴,用平补平泻法。中药液静滴:生脉散注射液或参附散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药处方:小红参10 g,制附子10 g,急煎后灌服或鼻饲,用人参附子汤也可以。若汗多不止的加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上两味先煎,黄芪30 g,五味子6 g,煎服。

    2.3  后遗症的处理  治疗1个月后,形成的偏瘫、口眼歪斜症状的患者,统按后遗症处理及治疗。

    2.3.1  气滞血瘀型  症状为肢体软弱无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质紫、有瘀点、舌苔白、脉象细涩。治疗:针灸选阳白、下关、地仓、廉泉、曲池、外关、合谷、阳池、通里、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等。一般的情况下,每次治疗取面部2穴,上肢、下肢各取3穴,或用透穴法;尽量做到取穴少而精,以上穴位轮换使用;另外,每次治疗加取心、肝、肺、肾的原穴,即太冲、太溪、内关、三阴交穴等。每个病例坚持治疗三个疗程,评定效果。每日1次或每日2次针灸,上午针患侧,下午刺健侧。也可隔日1次治疗,每次患健侧双侧针灸穴位,20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相隔7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上以穴位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第一针先刺哑门穴,然后再配合其他穴位,每周针哑门穴1~3次。中药应用中成药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牛黄清心丸,可任选一种或两种运用,按说明书剂量服用。中药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 g,当归30 g,鸡血藤15 g,丹参10 g,赤芍10 g,桑寄生15 g,红花6 g,地龙10 g,桂枝6 g,每日1剂,3次/d,分服。

    2.3.2  肝肾亏虚型  症状:一般表现为上下肢软弱偏瘫、发酸、言语不利、流口水、头晕面赤、神志呆痴、面色无华、无神、舌白、脉细微。治疗方法:针灸处方为四白、下关、地仓、廉泉、曲池、外关、合谷,阳池、通里、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肾俞、胆俞、肝俞;一般每次治病取面部两穴,上下肢各取3个穴位或取透穴,以上穴位轮流使用,用补法或者灸法,每个病例治疗3个疗程评定治疗效果10次或10天为1个疗程。中成药可使用人参再造丸或健步虎潜丸服用,每日2次,每次1丸。中药地黄30 g,巴戟天10 g,石斛10 g,肉苁蓉10 g,五味子10 g,麦冬10 g,熟附子8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每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以上20例用纯中医方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中风较理想的系列治疗方法,很值得临床一试。

      (编辑:杨  熠)


作者单位:1 441021 湖北襄樊,襄樊市第四人民医院2 441800 湖北老河口,老河口市中医院

作者: 杨建政,杨玉锦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