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9期

人发缝线与普通丝线在包皮环切术中的疗效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介绍人发缝线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6例(改良组)包皮过长患者应用人发缝线行包皮环切术,同期113例(传统组)用传统丝线进行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血肿、疼痛、感染、美观等方面进行比较。改良组术后发生切口出血4例,水肿、血肿各3例,无局部感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介绍人发缝线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改良组)包皮过长患者应用人发缝线行包皮环切术,同期113例(传统组)用传统丝线进行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血肿、疼痛、感染、美观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5±3)ml,传统组为(6±2)ml;改良组术后发生切口出血4例,水肿、血肿各3例,无局部感染,伤口均甲级愈合。传统组术后切口出血8例,水肿10例,血肿5例,局部感染2例,伤口乙级愈合4例,其余均甲级愈合。改良组术后美观、伤口不拆线率75%,传统组术后伤口不拆线率为10%。结论 人发缝线比普通丝线在包皮环切术中更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包皮环切 人发缝线 丝线

    包皮环切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常用方法,传统方法手术采用丝线缝合,异物反应重,术后常需拆线,患者承受较大痛苦,为减轻术后缝线反应及痛苦,笔者采用人发缝线替代传统丝线进行缝合10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6年2月~2007年6月,我科完成的包皮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试验组用人发缝线,106例患者年龄17~32岁,身体健康,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包皮过长,但无包茎及局部感染,阴茎发育均正常。对照组用传统丝线,113例患者年龄18~30岁,身体健康,不同程度的包皮过长,但无包茎及局部感染,阴茎发育均正常。

    1.2  手术方法  在局麻下行包皮环切术,完成包皮环切后缝合包皮时,以人发做缝线(一般取年轻女性头发2根,长约25 cm,经肥皂水清洗6 min,除去表面油脂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晾干,然后置于碘伏溶液中浸泡30 min后使用),用小圆针采取边距0.2 cm、针距0.4 cm间断缝合,每针用持针器打结法打3个结,剪断时线头保留0.5 cm。

    1.3  术后  术后第2、5、8天每日换药1次,术后2~3天有轻度水肿,3~5天水肿消退,针孔周围无红肿,仅在张力侧有轻度水肿,5天变为干痂,针距间无红肿,3~7天无缝线松动、脱落、出血及缝线断裂。10天缝线由边缘结成干痂状自行脱落。

    1.4  随访  随访2周,期间观察切口出血、血肿、水肿、疼痛、感染、伤口愈合及拆线等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  改良组手术时间(28±5)min,传统组(25±5)mi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并发症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5±3)ml,传统组为(6±2)ml;改良组术后发生切口出血4例,水肿、血肿各3例,无局部感染,伤口均甲级愈合。传统组术后切口出血8例,水肿10例,血肿5例,局部感染2例,伤口乙级愈合4例,其余均甲级愈合。改良组术后美观,伤口不拆线率75%,传统组术后伤口不拆线率为1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理想的缝合材料能保持适当的张力强度,直至组织愈合或初步愈合;进入组织后无毒性、过敏反应、电离及致癌作用,异物反应甚轻;容易消毒,且消毒后不变质;缝合和结扎时操作便利、价格低廉。人发为同种异体物质、单股,抗原性较小。虽然人发抗力强度及打结的牢固性较丝线和肠线差,但足以满足年轻患者包皮环切术的需要。且具有以下优点:(1)人发极易收集,取材方便,消毒制作简单,不需要专科设施,可节约成本。(2)人发直径相当于肠线的1/5,且柔软、光滑、打结牢靠、紧密、可塑性好。(3)人发缝合时拉力大,安全可靠,完全能承受年轻患者夜间阴茎勃起时的张力及打结时所承受的拉力,不易出现缝线断裂及出血。(4)人发缝合包皮时,边距0.2 cm,可因结扎缺血而干性坏死脱落,人工拆线率低。(5)人发为同种异体材料,缝合局部反应轻,继发感染率、切口裂开率低。

    此切口缝合方法因用料廉价,价格低廉,缝合结扎时操作便利,故可尝试应用于其他部位低张力小切口的缝合,是供临床选择的缝合方法之一。

     (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外一科

作者: 李昌庚,王 刚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