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2期

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针灸推拿的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结果本组病例,经针灸推拿治疗后,中风偏瘫的总显效率为93。结论针灸推拿疗法是临床上治疗中风偏瘫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针灸推拿的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结果 本组病例,经针灸推拿治疗后,中风偏瘫的总显效率为93.75%。结论 针灸推拿疗法是临床上治疗中风偏瘫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中风偏瘫;针灸;推拿

    中风偏瘫是北方一种常见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至半身不遂。中风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斜等,仍属临床难治之症,尤其是肢体挛缩,肢端小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患者,可使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笔者采用针灸推拿并用,经临床实践及观察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风偏瘫患者32例,均为男性,均经CT确诊,脑血栓19例,脑出血13例(均发病1个月以上,病情稳定)。年龄50~60岁18例,61~70岁13例,高于70岁1例,平均年龄58岁。病程:15天~1个月2例,1~6个月19例,6个月以上11例。32例患者均无严重心脑肺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治疗  取穴:头穴选用2条头穴线,顶颞前斜线(前顶至悬厘)和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体穴:拟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上肢取患侧极泉、曲池、合谷、后溪、外关。下肢取患侧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绝骨、太冲。

    针灸手法:均为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头部行针捻转手法每分钟200次,每次持续5 min。

    1.2.2  推拿治疗  取穴基本同针灸治疗。头部推拿用一指禅推法施于双侧两条治疗穴线上,约10 min,再用内功推拿手法拿五经(督脉、双侧膀胱经、双侧胆经)5次,拿风池、肩井穴各20次。上肢推拿,用一指禅推法于肩贞、肩前,再用法施于肩关节周围,约5 min,然后施法于手三阳经,约3 min,拿极泉、曲池、外关、合谷,捻五指,被动活动肩、肘、指各关节,拍打手三阳经。下肢推拿沿足三阳经施一指禅推法及法,约10 min,点按环跳、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昆仑,被动活动髋、膝、踝、趾关节约10 min。拍打足三阳经。

    每次治疗先针灸后推拿,2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制订的中风疗效标准,取其运动功能积分来判定偏瘫疗效。痊愈:积分达18分,能独立行走,生活能自理,患肢功能有效而力差。显效:积分达12分,肌力提高2级以上,生活基本能自理,患肢功能活动不全。有效:积分增加超过4分,肌力提高1级以上,患肢能作部分功能活动,生活尚需人辅助。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患肢肌力无好转,功能活动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经针灸推拿治疗后,痊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显效率达93.75%。

    3  讨论

    中风病的治疗,是临床较为棘手的病症之一。中风偏瘫多由于气虚血瘀,痰浊阻络,痰火上扰,肝阳上亢等原因导致气血不畅,经脉失养而引起。针灸推拿均具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而推拿治疗还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滑利关节,改善肌张力,提高肌力等独创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解剖生理观点解释,头部针灸按摩可以迅速建立起脑血管侧支循环,促进了损害部位血流量增加,脑循环不全得以改善,促进加强了脑功能恢复及代偿作用。体部针灸配合推拿可以加速患肢功能改善,加速康复进程。经过临床观察,笔者还体会到,病程越短,疗效越佳。因而中风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在病情稍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抓住治疗的有利时机,促进偏瘫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150010 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

作者: 周延龙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