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8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结论腹腔镜术后辅加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其中米非司酮对AFS分期Ⅱ~Ⅲ级患者更为适宜。【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辅助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复发及妊娠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FS分期Ⅱ~Ⅲ级)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对比分析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妊娠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术后辅加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其中米非司酮对AFS分期Ⅱ~Ⅲ级患者更为适宜。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米非司酮;孕三烯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所引起的痛经、性交痛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也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分期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延缓复发,提高受孕率是术后治疗的关键。笔者对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后(保留生育功能),应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辅助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和北京军区总医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行腹腔镜诊断、手术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年龄22~45岁,平均32岁。均有性生活史。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痛经,36例有性交痛,5例月经紊乱,80例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异位囊肿,均行腹腔镜手术,均保留卵巢。全部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史,血常规和肝功能正常。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40例,孕三烯酮组40例;两组在年龄、病情、症状、体征和发病部位等方面均有可比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P>0.05

    1.2  术后药物治疗  米非司酮组:手术后第7天口服米非司酮,每次12.5 mg,1次/d。连服3个月。孕三烯酮组:手术后第7天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连服3个月。

    1.3  随访和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期间每月复查一次,以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复查肝功能、B超。停药后随访6~12个月,随访内容为:B超、妇科检查、月经复潮时间、痛经情况、CA-125等,每月1次。术后观察一年中复发及受孕情况。复发指双合诊检查或B超再发现盆腔内异位囊肿或再次出现周期性、渐进性痛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均完成了疗程,用药期间均无月经来潮。月经恢复时间:米非司酮最短45天,最长3个月,平均2个月。孕三烯酮组:最短在停药后2个月,最长6个月,平均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米非司酮组3例,占7.5%,孕三烯酮组5例,占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各组间疗效、复发率和妊娠率比较 注: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3。表3   各组不良反应复发率比较  注:P<0.05

    转氨酶异常:米非司酮组2例,占5%;孕三烯酮组15例,占37.5%(均为轻度)。经口服肝太乐/联苯双脂等保肝治疗后症状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用药的必要性  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原则为:减灭和消除病灶,缓解和解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延缓复发。其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引起盆腔粘连,改变卵巢、输卵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干扰输卵管的受孕功能,引起不孕[1]。腹腔镜手术可以全面的观察病灶的变化,手术野清晰,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有利于手术的彻底性[2]。由于内膜异位症有浸润、转移、复发的恶性行为,术后复发率高。多数患者尚年轻,要求保留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故手术多为非根治性保守手术,即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剥除术、异位病灶切除术及粘连松解术。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对于手术不能清除干净的微小病灶起抑制作用,使残余的异位病灶萎缩坏死,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保守性手术联合药物是治疗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3]。

    3.2  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机制  米非司酮具有较强抗孕激素作用,它与子宫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用药后发挥抗孕激素的作用,造成闭经,使病灶萎缩,疼痛缓解。降低AFS评分,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米非司酮有症状缓解率高、疗效好、不良作用少、使用方便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使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亦愈来愈广泛。孕三烯酮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药物之一,有较强的抗孕激素活性和中度抗雌激素作用,与孕激素受体有强的结合能力,并能与雄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垂体FSH和LH的分泌,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异位内膜萎缩,对异位灶有显著消减作用并可明显降低评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治疗及对异位症疼痛的缓解效果显著。但不良作用很大如:体重增加、肝功能异常等。米非司酮疗效肯定,有效率与孕三烯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孕三烯酮,并且价格便宜,患者乐于接受。

    3.3  术后加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可预防和延缓复发  通过本观察发现,对AFS Ⅱ~Ⅲ期患者,术后米非司酮应视为首选药物。应用米非司酮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对于不孕症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通过手术。术后1年妊娠率为76%,故术后短期内是妊娠的良机[4]。因此对于有妊娠要求的患者,手术要尽可能彻底地清除内膜异位病灶后,使用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停药3个月后可恢复排卵,给患者制造了生育机会,而对于肝脏几乎无影响。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和设想.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4):478-480.

2 Kupker W,Felberbaum RE,Krapp M,et al.Use of GNRH antagonists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Reprod Biomed,2002,5(1):12-16.

3 Olive D,Pritts E.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N Engl J Med,2001,36(1):266-275.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7.


作者单位:710054 陕西西安,解放军323医院妇产科

作者: 温砾,芦小娟,温凯辉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