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3期

医科院校教学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医科院校现行的课程型实验室管理存在着投入大、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弊端,也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培养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几年来,南方医科大学为建立实验室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本文介绍我校实验室管理改革的主要构想与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对今后实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医科院校现行的课程型实验室管理存在着投入大、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弊端,也不利于学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适应教学改革与培养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几年来,南方医科大学为建立实验室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本文介绍我校实验室管理改革的主要构想与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对今后实验室建设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改革


    Tentative study and practice on new administration model of laboratory for teaching in medical university

    XIA Qiong,MA Zhu-bin,XIONG Meng-hui.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Faculty and Laboratory,Guangzhou 510515,China

    [Abstract]  Because some disadvantages existed in the course-based laboratory administration in the medical universities, it is not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and creative ability. A new laboratory administration model has been explored in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to adapt to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quality-oriented medical intellectuals. The article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lan and achievement of the laboratory administration reform, furthermore, the focus for the future has been further discussed.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laboratory construction;administration model;reform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员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一直存在着因学科需要而组建教学实验室、实验室归属于学科教研室管理的状况,这种建设模式往往导致投入大、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后果,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制约了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阻碍着学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1]。如何适应院校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

    1  现行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弊端在现行实验室管理模式下,教学实验室归属于各教研室,各教研室对实验室的建设都追求“小而全”,往往形成分散、封闭、规模小、效率低的格局。由于实验室重复建设,资源无法共享,一是增大了对场地和设备以及管理人员的需求,二是“吃不饱”现象比较普遍,致使仪器设备使用率低、更新缓慢,实验教学设备陈旧,教学实验室建设无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从而制约了实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与现代医学发展相比已显落后,但现行实验室管理模式却不利于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近几年,我们进行医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例如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等,努力培养学员的实践创新能力。但从整体上讲,由于实验教学管理体系与实验室管理模式的限制,实验教学往往从属于理论教学,教学实验计划由教研室确定,影响了实验教学功能的发挥。具体表现为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偏重为理论教学服务,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少,不能满足学员素质教育和新型卫生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2  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构想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有必要对现行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从体制上解决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初步构想是,根据医学学科教学需要,打破传统专业限制,将功能和配置相近的实验室合并重组,建立跨院系的基础教学实验管理中心,并建立科学的、相对独立的、新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运作体系(见图1、图2)。建立独立的形态学、机能学、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所属教学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固定加流动轮换的办法,配备主、辅系列教师,组织完成各类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任务。

    图1  完成各自的实验教学任务

    图2  完成系统的基础实验教学任务

    3  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初步成效为适应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医学实验学技术分类为依据,逐步对各类医学基础实验室进行优化重组,建立了形态学、机能学、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通过几年的实践表明,实验室管理改革已初见成效。

    3.1  优化了实验室结构  我校将原隶属于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物学、寄生虫学;细胞生物学、生理生化、免疫学等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根据实验技术归类、学科群分类和功能设置进行整合重组,成立形态学、机能学、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四个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集约化程度,优化了实验室结构[3]。与此同时,成立教学实验管理中心,负责基础教学实验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积极推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结构的调整和实验教学管理的变革,使我校实验室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进一步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3.2  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益  调整后的实验室可以承担多学科专业的同类实验教学任务,各部、系均可使用,使实验室场地与设备的使用率明显提高,实验室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将同类实验设备集中,如显微镜集中在形态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实行专管共用,最大限度地避免设备闲置,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益。

    3.3  提高了实验室档次  我们建立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后,统一规划,重点投资,少而精地购置目前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实验室建设经费充分发挥作用,逐步建设高档次的教学实验室,实现了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化,形态学科实验显微录像化、机能学科实验微机化。以机能学实验室为例,我们配备医用计算机(54台/室)和计算机功能描记软件系统装置,完成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和各类生物电信号的测定;同时又配备了血液粘度计、血氧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和分光光度计等生物理化检测设备,以便完成人体功能研究的实验教学工作。

    3.4  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室调整改建后,实验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项目明显增多,学员对各类实验的成功率和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4]。仍以机能学实验教学为例,我们编写了《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并根据学科和功能设置不同,将机能学实验具体分为功能检测、生物电描记、生物理化检测三类专业基础实验,保证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室改建前,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各学科基础性或经典性实验内容;改建后的实验教学内容,明显增大了实验方法与技术、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而且实验成功率也由74.3%上升到97.3%,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4  实验室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4.1  处理好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  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应保证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的独立管理和实验教学课程的独立设置,要以实验教学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带教过程为中心环节,建立实验教学运行的新机制。但同时要注意实验教学与理论课程的联系,保证教学实验管理中心和各教研室的密切关系,将实验课程教学和理论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防止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仅仅管理实验室而与实验教学课程设置完全“脱钩”的状态,也要防止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与理论课程教学完全“脱节”的现象。

    4.2  处理好实验室硬件建设与内涵建设的关系  实验室建设要“软硬兼施”,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注重内涵建设。实验室硬件建设是实验室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搞好实验室整体布局和内部环境建设;仪器配备时应注意选择人机对话性能好、便于学生操作使用的实验设备;在保证常规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应适度配备一些高、新、尖的设备,以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学员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要完善教学实验室内部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要不断研究和创新实验手段,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使教学实验室在医学教育改革与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出最大的效益[5]。

    4.3  要处理好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人才是搞好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6]。只有抓好人才培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才能充分体现和巩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成果。要给实验教学管理中心配备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并注意解决好这些实验教学人员的专业发展与职称待遇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大纲,并按照大纲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才能促进实验室的全面发展,将实验室改革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兆丰,李建民.医学院校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1:27-28.

2 朱孝钦.实验教学与管理改革初探.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04,5:84.

3 刘燕,周金燕,王文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89-91.

4 赵永俭,汪春华,朱西桂.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05-106.

5 黄建军,徐友浩,赵新华,等.中心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与体会.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1):92-94.

6 陈俊国,王谦,向焱彬,等.关于构建高等医学院校综合化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44-45.


作者单位:510515 广东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作者: 夏琼,马著彬,熊梦辉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