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4期

食管结核1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少见的食管结核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食管结核10例,分析临床表现、X线及内镜下表现。结果食管结核与食管癌很难鉴别,食管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胃灼热感、消瘦、盗汗、血沉升高等。结论食管结核确诊手段是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治疗为外科手术,术后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少见的食管结核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食管结核10例,分析临床表现、X线及内镜下表现。结果 食管结核与食管癌很难鉴别,食管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胃灼热感、消瘦、盗汗、血沉升高等。X线和内镜下表现只能确定病变部位、形态,而不能做出特异性诊断,确诊关键靠外科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论 食管结核确诊手段是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治疗为外科手术,术后抗结核治疗,术前诊断明确的抗结核治疗。

【关键词】  食管;结核;食管肿瘤

    食管结核很少见,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自1994~2007年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食管结核的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6~72岁(平均57岁)。农民6例,干部2例,工人2例。病程2周~5年(平均7个月)。6例有喜热习惯。所有病例无慢性食管损伤病史,无免疫功能低下病史。

    1.2  临床表现  吞咽困难8例,胃灼热感6例,低热5例,消瘦4例,盗汗3例,合并肺结核2例,血沉明显升高5例。

    1.3  X线及内镜下表现  7例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中上段3例,食管下段4例表现为食管局部狭窄和充盈缺损。6例X线食管钡餐均诊断为食管癌。10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中上段6例,食管下段4例表现为纵行溃疡型肿块,长2~4 cm,环食管壁1/2~1/3生长表面覆薄白苔,边缘微隆起,质地硬。10例内镜直视下均诊断为食管癌。内镜下活检病理提示为食管结核3例,余为慢性炎症。7例重复活检结果同上。

    1.4  治疗  3例内镜下活检病理确诊的经2 ERHZ+4 HR方案[第1、2个月合用乙胺丁醇(E)、利福平(R)、异烟肼(H)、吡嗪酰胺(Z)后4个月合用HR]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症状渐缓解,6个月后内镜复查,原病灶区肿块消失,仅见局部黏膜苍白、僵硬。余7例经外科开胸手术局部肿块切除治疗,病理结果提示为食管结核,术后给予短程抗结核治疗6个月,内镜复查食管吻合口无炎症、溃疡等结核复发情况。

    2  讨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而食管结核很少见,其发病机制不清,因食物在食管内通过时间短暂,结核一般不易在食管内生长繁殖。食管第二、三狭窄部分上方食物停留时间相对较长,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易致狭窄部产生慢性炎症,这可能为结核菌入侵食管黏膜,继之生长繁殖提供条件。本组10例均发生在第二、三狭窄部周围,而且6例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证实了这种推测。此外,6例发生在农民,提示环境卫生不良起着一定的作用。

    食管结核与食管癌很难鉴别,临床上极易误诊。食管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胃灼热感、消瘦、盗汗、贫血、血沉升高等。X线和内镜下表现只能确定病变部位、形态,而不能做出食管结核的特异性诊断。本组经内镜活检病理提示食管结核3例,确诊关键靠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因此对于内镜下反复活检提示为慢性炎症的食管肿块,需要想到食管结核的可能。可进一步行纯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PPD)试验,测血清结核特异性抗体等来佐证,如这两个试验阳性需高度怀疑食管结核。对于合并有肺结核的更应重视食管结核的诊断。当考虑食管结核时,可行肿块部位表面毛刷涂片找抗酸杆菌或病灶部位反复深层活检,这可能是内镜下作出诊断的有效方法。

    食管结核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需抗结核治疗。对术前诊断明确的应考虑抗结核治疗,本组3例经抗结核治疗痊愈,说明抗结核治疗是治疗食管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476600 河南永城,永城市公疗医疗

作者: 万新立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