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9期

输血不良反应与少白细胞血液技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通过对输血所发生不良反应的回顾、对比和统计,探讨如何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和措施,除去已发现和可能的过敏性物质,采用先进的现代的手段,把输血的危险性降到最低,使输血抢救危重患者的措施得以安全实施。【关键词】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少白细胞血液技术输血是临床抢救、治疗危......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通过对输血所发生不良反应的回顾、对比和统计,探讨如何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和措施,除去已发现和可能的过敏性物质,采用先进的现代的手段,把输血的危险性降到最低,使输血抢救危重患者的措施得以安全实施。

【关键词】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少白细胞血液技术

 输血是临床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一种不可替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输血不良反应又是困扰着临床输血的一个不良现象,重则危及患者生命[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输血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与输入异体白细胞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输血不良反应:即病人在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导致任何输血后不能预期的意外反应[1]。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输入了血液中的异体白细胞,造成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 h内体温升高1 ℃以上,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盗汗、皮肤潮红(FNHTR,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症状,但一般情况下血压不会降低和发生溶血现象。我们对1996~2007年十年中本院临床36 014例输全血和成分输血的病例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对比。

    1  临床资料

    在36 014例的输血反应中,输血不良反应310人次,占不良反应率为0.86%,发热160人次,占0.44%;过敏132人次,占0.37%,其他0.05%。见表1,在表中可以看出:输血不良反应以输红细胞(未滤除白细胞)引起的最常见。在输全血及成分输血时,主要红细胞血型相符不易发生溶血性反应。与梁涛等合作利用现代少白细胞血液技术(滤除白细胞),对551例输血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其中观察组341例,使用少白细胞血液技术;对照组210例,不使用少白细胞血液技术,对比实验结果见表2~4。表1  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表2  输血前后发热情况  (>37.5 ℃) 表3  输血后伴发临床症状情况表4  输血反应情况对比

    2  讨论

    通过两组实验数据的对比,第一组数据集中的反映了输血不良反应(未滤除白细胞)的常见现象,即发热、过敏,症状经过处理患者多无其他不良反应;第二组数据中由于应用了少白细胞血液技术,滤除了红细胞中的大部分白细胞(少白细胞血液),使输血的不良反应率大为下降(血液在15 d内效果最明显[2],否则白细胞崩解增加,达不到滤除白细胞减少输血反应的目的)。而未采用少白细胞血液技术的血液,发生输血反应的相对危险性增高(P<0.05)。实验表明,使用少白细胞血液技术是降低输血反应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少白细胞血液技术,去除同种异体的白细胞产生的许多不良输血反应(如FNHTR、HLA等),同时也可以降低因嗜白细胞病毒传染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0-203.

2 金明珠.白细胞滤器滤除血液中白细胞的时效性及临床意义.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6(3):121-122.


作者单位:陕西铜川,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

作者: 孙铁,海燕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