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11期

浅谈音乐治疗的原理及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音乐具有祛病健身的作用,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来调节人体情绪和生理功能,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和功能,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修复心灵的目的。【关键词】音乐转化。音乐治疗。而音乐则从它独特的魅力,在现代有机体(人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元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音乐具有祛病健身的作用,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来调节人体情绪和生理功能,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和功能,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修复心灵的目的。

【关键词】  音乐转化;音乐治疗;生物效应

飞速旋转的现代节奏,带给人们奋进的动力,同时也挑战着人们内心和谐,各种压力和“千千心结”让许多人背包负重,满脸倦容。而音乐则从它独特的魅力,在现代有机体(人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元素。它是人类共用语言和财富,也是心灵共同的纽带和桥梁。在构建人们和谐的生活这项工程中它担负着陶冶性情,舒解情绪;丰富联想,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完善人格,熏陶民心的作用。人类文明发展证明,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音响莫过于音乐。在所有艺术活动,音乐行为最为大众化,无疑也易被人们接受,认可。音乐治疗同时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开始运用和被人们关注。

    1  音乐转化的生理机制

    音乐治疗是音乐转换“药物”达到休整人们心灵创伤的过程。当声波到达听觉的外器官耳鼓膜时,即对鼓膜产生了压力引起振动,从而刺激了听觉器官中极敏感的科蒂器。这时将声波机械能传入神经纤维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耳蜗神经传递到达大脑皮层的听觉神经中枢而产生听觉。不同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大脑听觉中枢不同的位置,则产生不同的体验。听觉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并不是简单地直接进入大脑皮层,而是沿着极复杂的路线到达中继站——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整合中枢),产生情绪的生理反应。音乐一旦进人机体的听觉器官,即转换为特有的情绪形态而被大脑所感知。乐音只有为人所感知之后才能称为音乐[1]。音乐所激活的是副交感神经系统,而不是交感神经系统。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人们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使人们产生惊悲,喜怒,紧张,兴奋的情绪的体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缓解机体紧张,兴奋情绪使人们进入放松状态。然而,如果机体长期过度紧张,失去生理平衡,轻则精神疲倦,过早衰老,重则造成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肠胃功能紊乱乃至溃疡等一系列器质性病变直至死亡。优美和谐音乐,使人们的机体处于音乐情绪状态,这时人们得以寄托和排遣心灵上的痛苦和忧伤,使大脑思维环境也得到了纯洁和净化。生理状态处于相对内稳定的水平。

    2  音乐的生物效应

    音乐能使人的心灵获得慰藉和鼓舞,使人充满想象激情和活力,音乐能使人身处逆境时不埋怨,不心灰意冷。不同的音乐曲调,节奏,旋律可使人的生理产生不同效应。明快的节奏能使人精神焕发,柔情的旋律能安定人的情绪。音乐是具有一定频率的声波振动,它作用于人体内各个振动系统使之产生有益的共振是有利于身心的重要因素。节奏鲜明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提高神经兴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机体的内分泌和体内活性物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免疫球蛋白)分泌。这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与乙酰胆碱物质能调节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道蠕动,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音乐像针刺一样具有生物效应。优雅音乐可以导致血液的内啡肽含量增加;降低疼痛感;可使心脏病患者得到快慰;给产妇听音乐能解除烦躁的心情,有利于分娩。音乐还可以通过音调来影响人的情绪行为的变化,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变化。因此,乐曲、节奏、旋律的不同,就可表现镇静,镇痛,兴奋,降压以及情绪调节等不同效果。

    3  音乐治疗的作用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集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生物学、特殊教育体为一体,跨越多种学科的一个边缘科学[2]。它以音乐为载体,是人们“喜怒哀乐”的传媒。谈到音乐用于治疗即音乐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音乐作为一门独特和完整的学科广泛用于人们心理领域,同时也可用于健康人群的精神减压,疼痛的控制。音乐治疗即是艺术,又是科学,又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音乐治疗是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为手段;音乐治疗更是多种学科的混合物。它运用音乐特有语言和功能,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强有力的感觉刺激形式和多重感觉体验来支持和强化内心的积极的情绪力量,在无意识中把痛苦消极创伤体验转化为积极深刻的人生体验,最终帮助患者摆脱痛苦和困境,消除心理障碍。

    4  音乐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聆听,演奏,歌唱,即兴演奏,音乐和歌词创作,舞蹈及美术的结合,以及音乐投射和音乐联想,在音乐治疗中许多技术是以音乐的聆听为主,它包括音乐与想象,音乐同步,音乐催眠,音乐肌肉渐进法,歌曲回忆,歌曲讨论,音乐振动治疗等,在这些技术中,作者将它归为感受式和参与式。

    感受式是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的不同影响原理以“诱导”,“暗示”,“支持”,“共情”等方式引导人产生各种心理、生理体验。

    参与式是被治疗者,不仅仅听而且要亲自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创作,歌唱,弹奏乐器,表演戏剧,舞蹈。让患者获得成功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自我,表达自我,宣泄情绪与他人和谐相处,增进相互理解,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44.

2 高天.音乐治疗导论.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1.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教系

作者: 余璟瑶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