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1期

腹壁切口疝64例病因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切口疝。腹壁。手术切口疝是发生在腹壁手术切口的腹外疝,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前三位。我科对2000年以来接诊术后切口疝48例,从切口类型、缝合技术、切口感染、腹内压增高、年龄营养、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切口疝;腹壁;手术

切口疝是发生在腹壁手术切口的腹外疝,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前三位。我科对2000年以来接诊术后切口疝48例,从切口类型、缝合技术、切口感染、腹内压增高、年龄营养、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共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22~80岁,平均53.8岁,其中22~50岁12例,占25%,51~80岁36例占75%。体重平均58.5 kg。

    1.2  手术名称  48例中18例行胃全切除术,2例胃癌根治术,12例胆囊切除术,3例结肠癌根除术,10例阑尾切除术,3例输卵管妊娠附件切除术。

    1.3  切开类型  上腹正中切口18例,右上腹直肌切口3例,脐旁腹直肌直切口3例,右上腹缘下切口16例,麦氏切口8例。

    1.4  合并症  慢性支气管炎8例,前列腺增生7例,高血压6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5例。

    1.5  切口愈合情况  一期愈合18例,感染二期愈合22例,裂开而行减张缝合8例。

    1.6  切口疝发生时间  术后2~6个月28例,7~12个月5例,1~3年3例,4~5年7例,5年以上5例。   

    2  讨论

    切口疝一旦发生,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而很少有自愈的可能,且由于疝内容物常与疝囊发生黏连,疝变得不可回复,因此,有必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讨论,以找出预防措施。

    2.1  切口类型  本组病例表明,切口疝发生于上腹正中切口18例,右上腹直肌切口3例,脐旁腹直肌直切口3例,右上腹缘下切口16例,麦氏切口8例。这是因为除腹直肌外,切断了所有横向走形的腹壁肌肉、筋膜、鞘膜及组织纤维,缝合后,又容易受到肌肉的横向牵引力而容易发生哆裂。即使是腹直肌也因切断肌间神经致肌肉萎缩而有损其强度。若为横切口,其走向与纤维方向一致,在切开时并不切断腹壁纤维组织,缝合时,缝线则环绕着筋膜纤维,当腹壁收缩时,缝线所受到的侧向张力作用大大降低,从而对切口不造成损伤。因此,认为在不影响手术操作及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横向切口比纵向切口更为合理。

    2.2  缝合技术及切口感染  如术中缝合层次有错,对合不当,缝合过于稀疏,嵌入其他组织或缝合腹壁时留有缺口;麻醉效果不佳,强行拉拢创缘缝合引起组织撕裂;手术后缺口留置引流时间过长和切口感染,或手术时操作粗暴,致较多组织损伤,或因止血不彻底创口内发生血肿,均会增加切口疝发生的几率。手术后发生创口哆裂者,发生切口疝的几率增加。   

    2.3  腹内压增高  术后腹内压过高,如术后剧烈呕吐、明显腹胀或多量腹水,慢性支气管炎,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所致的咳嗽,便秘或前列腺肥大而致排尿困难,均可使缝线撕脱或组织撕裂,从而诱发切口疝。   

    2.4  其他因素  老年人切口疝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与其本身体质、基础疾病、肥胖、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低、愈合能力差有关,故老年人术前后注意治疗基础疾病,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促进愈合。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南京市白下区蓝旗医院外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