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12期

心绞痛误诊为胃炎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胃炎。心绞痛。误诊1病历摘要患者,女,61岁,因反复中上腹隐痛1个月来院就诊。根据病史,初步考虑为胃炎。...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胃炎;心绞痛;误诊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1岁,因反复中上腹隐痛1个月来院就诊。就诊前1个月出现反复中上腹隐痛、饱胀、嗳气,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多于行走过程中发作,每次发作时间不等。发作时无出冷汗、头晕、意识不清,平时无胸闷、胸痛、反酸、中上腹烧灼感、黑便,近期无明显消瘦。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150/100 mm Hg,规则服用珍菊降压片,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糖尿病史3年,规则口服二甲双胍,空腹血糖6~7 mmol/L。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营养中等,血压130/90 mm Hg,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76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根据病史,初步考虑为胃炎。因患者拒绝故未做胃镜进一步检查。先后多次在本院就诊,予以多潘立酮、胃达喜、胃苏冲剂口服,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治疗1个月后再次就诊,查超声肝、胆、胰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示Ⅱ、Ⅲ、aVF导联呈Qr型。予以肌红蛋白、心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查,均为阴性。转至上级医院就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开口60%、中段70%狭窄,左回旋支(LCX)中段65%狭窄,左冠状动脉第二钝缘支(OM 2)开口75%狭窄,右冠状动脉(RCA)近段100%阻塞,左冠脉有侧枝至右冠脉远端。予以行常规冠脉搭桥术。术后予以降脂、降糖、降压、抗凝、扩血管治疗,随访至今一般情况稳定,未再出现中上腹隐痛等不适症状。

  2 讨论

  本例患者反复中上腹隐痛1个月就诊,伴随饱胀、嗳气,因没有明显胸闷症状,误诊为胃炎。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呈Qr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示:LAD开口60%、中段70%狭窄,LCX中段65%狭窄,OM 2开口75%狭窄,RCA近段100%阻塞,心肌梗死诊断明确。患者反复在行走过程中出现中上腹隐痛,考虑为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否认有心肌梗死史,且心绞痛症状表现不典型,原因分析:(1)心脏和胃均由植物神经支配,心脏位于C7~T5,胃位于T6~10,可能与位于T5~6脊神经有重叠交叉,故心绞痛发作时候可表现为中上腹疼痛。(2)患者为老年人,多数学者认为心肌梗死有无胸痛与年龄有关,无痛是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之一,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植物神经变性、痛阈增高以及敏感性、反应性差有关[1]。(3)患者有糖尿病史,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多出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侧枝循环建立不良,急性心肌梗死之前,缺氧的心肌已处于顿抑和休眠状态,对疼痛感觉迟钝[2]。且糖尿病患者多出现胰岛素抵抗,早期即容易发生大小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神经营养血管也出现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的心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形态学异常,神经纤维减少及破裂,尤其是交感神经痛觉纤维的病变,使痛觉冲动传入受阻。因此,糖尿病患者痛阈较无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3]。另外,就诊过程中医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和做鉴别诊断,也是误诊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路胜昔.无痛性老年心肌梗死124例临床分析.医学创新研究,2008,5(5):59-60.

  2 王淑琴.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08,28(5):33-34.

  3 杨欣,王兰英.88例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24(6):565-566.

  

作者: 薛锦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