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0年第8卷第1期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与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科综合治疗的18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结论对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应尽早开展综合治疗,以减轻损伤程度,加速神经修复。【关键词】创伤性面神经损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与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综合治疗的18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18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 对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应尽早开展综合治疗,以减轻损伤程度,加速神经修复。

【关键词】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综合治疗

随着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日益增多,颅脑创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而颅脑创伤往往合并了脑神经的损伤,据报道,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高达5.04%[1]。为了探讨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效果,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本院2006年至2009年颅脑创伤所致面神经损伤患者1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6~89岁,平均(52.53±4.11)岁;左侧11例,右侧7例;损伤原因:均有外伤史,包括交通意外9例,摔伤4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2例。患者均在受伤后0.5~18 h入院。入院时合并脑脊液耳漏者5例,外耳道出血者4例。入院后经头颅CT平扫发现均有颞骨线形骨折,合并有脑挫裂伤6例,颅内血肿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伤后立即出现面瘫者7例,伤后3天出现迟发性面瘫者11例,均为一侧面瘫。患侧面部失去表情,患侧额纹变浅甚至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健侧,以苦笑面容常见,清醒患者不能鼓腮,说话时有唾液从患侧口角流出等,严重者角膜反射消失、味觉减退或丧失等。

  1.2 方法 综合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包括(1)西药治疗:脱水消肿、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腺苷钴胺、甲钴胺等,以消除术后面神经水肿,促进面神经恢复;(2)针灸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3)中药外敷,每日一次;(4)康复治疗:可对镜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并辅以面部肌肉按摩;(5)TDP灯照射:治疗期间配合TDP灯照射患侧乳突区及面部,灯距30~40 cm,每天1次,每次30 min;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1.3 疗效评定 参照House-Brackmannn (H-B)[2]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面部外观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仔细观察时才能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有轻微的联带运动,眼轻用力完全闭合,口角轻度不对称;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半侧面部痉挛,上额运动轻微,眼用力完全闭合,口用力可移动口角,口角明显不对称;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上额不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2 结果

  治疗3~4个疗程后,本组18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18例中,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

  3 讨论

  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面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颅脑损伤所致面瘫的处理至今仍存在争议[3],且主要争论点在于:哪些病例需手术探查,何时和如何去探查面神经,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面神经损伤的临床修复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神经修复及再生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最新文献表明,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不仅与神经细胞自身密切相关,而且周围非神经细胞也参与了神经组织的再生[4~5]。而传统的综合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面神经的完整性尚未遭到破坏。

  给予抗生素、激素、能量合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西药物对症治疗,以消除术后面神经水肿,防止感染,促进面神经恢复。针刺可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冲动传导、加速麻痹神经及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通过浅刺,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纤维收缩,加速面神经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面神经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6]。中药外敷可使药物直接被皮肤吸收,恢复面部瘫痪肌肉,使用蜂蜜调敷,能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具有营养肌肤,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新陈代谢的作用。针刺外敷同用,可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提高治疗效果。局部TDP灯照射是利用其温热刺激和磁场效应的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镇痛、加快神经修复等作用。但应尽量避免电刺激,以免患者面部刺激过强而出现口眼联动症或面肌痉挛。

  需要强调的是,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发病时间越短,面神经损伤越轻,治疗效果越佳。

【参考文献】
   1 Odebode TO,Ologe FE.Facial nerve palsy after head injury:Case incidence,causes,clinical p rofile and outcome.J Trauma,2006,61(2):388-391.

  2 House JW.Facial nerue grading systems.Larngoscope,1983,93:1056.

  3 黄新生,戴春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的临床分析.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1,36(1):34-37.

  4 Stoll G,Müller HW.Nerve injwry.axonal degenerution and neural regeneration:basic insights.Brain Pathol,1999,9(2):313-325.

  5 Dubovy P.Schwann ceus and endonewrial extracellular matrix molecules as potential cues for sorting of regenerated axons:review.Anat Sci Int,2004,79 (4):198-208.

  6 王晶.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4,24(1):47.

  

作者: 杨嘉君,徐 江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