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0年第8卷第4期

腋下淋巴管瘤自行消退痊愈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腋下包块。淋巴管瘤1临床资料患者,女,8岁半,2008年9月29日右侧腋下突然疼痛,发现腋窝处长一鸡蛋大的包块,父母带其到院就诊。9cm×。1cm×。...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腋下包块;淋巴管瘤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岁半,2008年9月29日右侧腋下突然疼痛,发现腋窝处长一鸡蛋大的包块,父母带其到院就诊。做彩色B超,结果如下:右侧腋窝见一多房性包块,大小约6.9cm×5.1cm×5.2cm,边界尚清,其内可见多条分隔,CDFI示其分隔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该包块位于右侧腋动、静脉深、外、下方,与腋动、静脉相贴。超声诊断:右侧腋窝多房囊性包块,淋巴管瘤可能性大,血管淋巴管瘤待除外;又做了CT,影像描述如下:右侧腋窝见一大小约5.8cm×4.3cm的类三角形低密度影,CT值约12HU,邻贴胸壁,外下缘呈波浪及节结状,周围脂肪间隙清晰,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影像诊断及建议:右侧腋窝囊性占位性病变,多考虑淋巴管瘤。据此,医生诊断淋巴管瘤,建议其择期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或药物介入治疗。但因为听医生介绍腋窝处臂丛神经丰富,治疗会比较复杂,患者父母迟迟没有决定采取何种方法治疗。后听患者母亲述,自发现包块到半个月左右时,包块的表面张力逐渐增高,摸上去硬度逐渐加大。随着时间推移,情况逐渐好转,患者每次用手摸时都会发现包块在变小,到一个月的时候情况已经好转很多。父母决定暂不治疗,观察一段时间再说。两个月时复查B超,包块大小缩小至6.0cm×3.1cm×3.2cm,4个月时包块大小缩小至3.9cm×2.0cm×1.9cm,到现在已经6个月,从外观看包块基本看不出来,复查B超已痊愈。

  2 讨论

  2.1 淋巴管瘤定义及分型 是由扩张的和内皮细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结缔组织所共同构成的先天良性肿瘤[1]。通常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囊状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三种类型。

  2.2 淋巴管瘤的治疗 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2.2.1 传统的手术治疗应尽可能将瘤组织完全切除,否则容易复发。而腋窝处由于臂下神经丛和血管丰富,手术时容易引起神经或血管的副损伤,所以需要特别小心操作。

  2.2.2 介入治疗 国内外曾有多种注射治疗淋巴管瘤的方法,如博来霉素、尿素、无水酒精等。尿素、无水酒精等因为疗效不确切或毒副作用太大已被淘汰弃用。博来霉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仍在使用,但该药为抗癌药,除了常见抗癌药的毒副作用外,其非剂量相关性肺纤维化的并发症让许多医生和患者都存在很大的顾虑。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学者荻田修平创用Ok-432注射治疗淋巴管瘤的方法,并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广泛应用于临床[2]。OK-432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日本中外制药公司的产品称为Ok-432,国产仿制制剂称为沙培林。由于注射疗法简单、方便,并可避免手术可能出现的神经损伤和外观容貌毁坏等副作用,目前注射疗法已成为淋巴管瘤,尤其是囊状淋巴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2.3 预后 尽管大多数淋巴管瘤不会自然消退,但仍有少数淋巴管瘤会因自行栓塞而使淋巴管瘤退化;还有部分淋巴管瘤在发生感染后,淋巴管瘤的囊壁内皮细胞因被破坏而不再分泌淋巴液,在感染控制后淋巴管瘤自愈。所以,对于较小的淋巴管瘤,如不影响功能也没有明显地影响美观者,可不予以治疗。

  本文所述极有可能属于自愈的一种,急性期疼痛可能是局部发生感染而引起。

【参考文献】
   1 赵启明,邬成霖,马奇.皮肤美容外科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8.

  2 董倩,金先庆,高解春.小儿肿瘤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7.

  

作者: 孙 忠1,刘 垣1,高晓光1,董佃良2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