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0年第8卷第10期

中药治疗脂肪肝的发展前景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对中药治疗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治疗脂肪肝提供了参考。【关键词】中药。脂肪肝ReviewedthecauseofChinesemedicine,clinicalresearch,laboratoryresearch,developmentprospectsandotheraspects......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对中药治疗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治疗脂肪肝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中药;脂肪肝

  Reviewed the cause of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research,laboratory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other aspects o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fatty liver diseas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fatty liver.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fatty liver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 以肝实质细胞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 包括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简称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增多, 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肝病之一, 并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在高脂血症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较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患NAFLD的危险性更大[2]。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各国的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24%,女性的患病率要明显高于男性[3],儿童患病率为2.6%,在肥胖儿童中的患病率为52.8%[4],不同人种的患病率也存在较大差异[5],对于排除其他肝病原因的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的90%以上都是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对该病的中药防治研究已有了较多的报道,化药治疗以降脂为主,效果不甚满意,并且化药都有潜在的肝脏毒性,所以希望在中药中寻找较为满意的药物。中医药防治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脂肪肝是近代才被重视的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潘金友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饮食过度、摄食肥甘、湿浊内停、痰浊阻滞、气机郁滞、血脉瘀阻致使气血痰浊相互搏结, 聚滞为积, 以痰瘀交阻为主[6]。关茂桧认为病因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情志刺激,病机特点: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肾虚气化不及,致痰浊内生,气血痰瘀相互搏结, 瘀阻肝络[7]。汪慰寒认为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致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久化热, 痰热中阻情志失调则肝气郁滞,木郁则土壅,气滞则血瘀,痰瘀互结,阻滞肝络。肝郁脾虚,痰瘀交阻乃本病之主要病机, 证属本虚标实[8]。陆健则根据肾为先天之本, 内寓元阴元阳, 肾为痰之根, 脾为痰之源等理论,认为本病以脾肾两虚为本, 而痰湿血瘀肝郁为病之标[9]。多数医家认为, 非酒精性肝炎病因多为饮食不节、久坐少动、精神压力大、过度肥胖, 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脾气虚弱, 肝肾亏损;标实表现为痰湿内蕴, 气滞血瘀;病位涉及肝、脾、肾三脏。总之,病因不同而具不同的病机特点,因此,应根据病因决定治疗方案。

  2 临床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机为本虚标实, 治疗应标本同治。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 采用健脾利湿、疏肝清胆、补肾祛痰、活血化瘀的治则, 取得了较好疗效。刘文全等[10]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在给予辨病方(组成丹参、决明子、生山楂、泽泻、桃仁)的同时, 分别加用疏肝理气、化痰祛痰、软坚散结、活血通络药;对照组服用东宝肝泰。 观察结果, 发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P<0.05)。朱小区等[11]采用自拟中药温肾升阳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组), 并与脂必妥(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沈红权等[12]自拟肝脂汤(枸杞子、决明子、泽泻、王不留行)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9例, 有效率达89.74%。苏经格[13]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 采用健脾益气原则, 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对照组86例口服益肝灵, 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周岳君等[14]采用中药脂易消(组成半夏、枳壳、泽泻、决明子、绿豆、薏苡仁、大黄、麦菊茶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6例, 对照组24例服用脂必妥,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 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贾军梅等[15]将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随机分为双利肝冲剂(丹参、大黄等)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治疗前后行血浆内毒素(ET)、肝功能(ALT、AST)、血脂等进行检测, 结果双利肝冲剂组治疗前后对比血浆内毒素明显下降, 血胆固醇、甘油三酯、ALT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 常规治疗组也有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 说明双利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张昭萍等[16]通过研究壳聚糖联合中药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发现壳聚糖联合中药可以显著降低肝脂肪含量, 对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白洁等[17]选择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自拟中药汤药组(C组), 自拟中药汤药加熊去氧胆酸组(C+U组), 口服护肝片组(H组), 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综合疗效显著, C+U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最高, C组次之,H组最低,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宋波等[18]用甘利欣配合三七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2例, 结果治疗后ALT、AST、TG、TC均有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目前,研究表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致病的关键因素之一[19]。赵会茹[20]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观察中药复方对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LP)和胰岛素抵抗(IRI)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LP和IR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两者成正相关, 中药复方能降低LP和IRI的含量,改善胰岛素含量, 具有良好的防治脂肪肝作用。大黄酸[21]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瘦素mRNA的表达, 从而降低脂肪细胞周围瘦素水平, 起到调节脂肪代谢的作用。脂肝泰胶囊[22]就可通过降低胰血糖素,升高胰岛素的含量而发挥抗脂肪肝作用。

  3 实验研究

  3.1 单味药的研究

  姜皓等[23]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雌性脂肪肝模型豚鼠,以熊去氧胆酸片(UDCA)为对照,观察熊胆粉对肝脂肪变性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喂养高脂饲料的豚鼠胆汁中胆红素浓度和胆固醇浓度均高于空白组,其中又以高脂组为最高;各组中胆汁的胆汁酸浓度以熊胆粉组最高,并与高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理结果显示,熊胆粉在改善豚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方面优于UDCA(P<0.01)。说明熊胆粉有预防脂肪肝的作用。M.Yamaaota等[24]采用喂饲高胆固醇饲料方法复制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观察红参粉对脂肪肝大鼠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以及血小板黏附性的影响。结果人参给药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和非酯化脂肪酸明显减少,血清HDL-C则明显升高,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明显降低,血清磷脂增加而血清LPO未发生变化。说明高胆固醇饮食可增加大鼠血小板的黏附性,而同时服用红参粉则明显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

  3.2 复方的研究

  韦湘林等[25]研究调脂胶囊对高脂饮食建立脂肪肝鹌鹑模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模型组肝脂肪变性最严重,治疗组脂肪肝病理改变、肝湿重系数均轻于模型组,由此认为调脂胶囊能调节脂代谢,增强肝内脂肪酸氧化和脂类分解。刘菲等[26]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建立NASH雄性大鼠动物模型,观察大黄虫丸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播散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治疗组体重肝脂数、氨基转移酶、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等显著降低,但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则无任何改变。

  4 问题与展望

  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一般在80%以上,治疗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临床报道多以个人治疗经验为主,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科研设计不规范。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低水平重复阶段,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设计和长期跟踪研究;结合中医药特点,在实验中缺乏“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 未能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因素较多,目前研究仅局限在高脂和肝损伤的范围内,尚未形成更接近临床致病条件的造模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 今后应努力克服上述不足,从以下几方面谋求改进:尽早建立统一的临床分型、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完善科研设计, 采集大样本, 进行多指标、多因素长期跟踪观察;充分利用先进的科研手段,深化基础研究,改进造模方法,建立与临床相匹配的动物模型,力求体现中医不同“证”的特点,从而使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对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应持客观的态度, 避免将经药理研究证明有抗脂肪肝作用的单味中药堆积使用,而忽略辨证论治, 应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使中医研究客观化、标准化。这样才能在防治中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

【参考文献】
   1 范建,曾德明.脂肪性肝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201.

  2 Lonardo A,Lombardini S,Seaglioni F,et al.Fauy liver,carotid disease and gallstones:a study of age-related associations.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36):5826-5833.

  3 Ruhl CE,Everhart JE.Determinan ts of the association of overweisht with elevated serum anine aminotransferase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Gastroenterology,2003,124:71-79.

  4 Clark JM ,Brancafi FL,Diehl AM.The prevalence and etiology of elevated aminotransferasc levels in the United States.Am J Gastroenterol,2003,98:960-967.

  5 Browning J,Szczepaniak L,Dobbins R,et al.Prevalence of hepatic steatosis in an urban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impact of ethnicity.Hepatology,2004,40:1387-1395.

  6 潘金友,张爽秋.疏肝化瘀为主治疗脂肪肝.辽宁中医杂志,2001,23(4):314.

  7 张谷运,关茂桧.辨治脂肪肝的经验.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2):108-109.

  8 何红涛.汪慰寒教授治疗脂肪肝经验.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501.

  9 陆健,李派均,张登本.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进展.陕西中医药学报,2003,26(3):56.

  10 刘文全,商红叶, 张琴.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133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5,37(9):43-44.

  11 朱小区,曹家麟.温肾升阳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5例.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4):44.

  12 沈红权,叶军,蔡晓红,等.肝脂汤治疗3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8):716.

  13 苏经格.四君子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94-495.

  14 周岳君,姚海清,俞仰光.脂易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6例疗效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6):18-19.

  15 贾军梅,赵龙凤,韩德王.中药双利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36(3):324-326.

  16 张昭萍,戚晓红,吴翠贞,等.壳聚糖合并中药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中国海洋药物杂志,2003,(1):33-36.

  17 白洁,邓彩云,史美媛.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8):910-912.

  18 宋波,温伟波,刘俊.甘利欣配合三七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2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2):6-7.

  19 刘香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医药导刊,2008,10(1):93-94.

  20 赵会茹,邹杰.复方中药对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60-1361.

  21 曲晓义,陈愉,金惠铭,等.复方大黄制剂预防大鼠肥胖的实验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17(7):673-675.

  22 杨牧祥,张一听,王占波,等.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含量的影响.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1):679-681.

  23 姜皓,施维锦,李可为,等.熊胆粉对豚鼠肝脂肪变性的预防.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20(4):313.

  24 Yamaaota M.人参对高胆固醇饮食大鼠和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加和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7(1):29.

  25 韦湘林,方显明,陆中海.调脂胶囊抗鹌鹑脂肪肝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5):3131.

  26 刘菲,钟岚,范建高,等.大黄虫丸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2):271.

  

作者: 潘静近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