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0年第8卷第12期

补肾活血药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药物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的作用。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结论补肾活血药物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能收到明显效果。【关键词】补肾活血药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药物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以健脾益肾为治则。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结论 补肾活血药物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能收到明显效果。

【关键词】  补肾活血药物;慢性结肠炎;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10)12077602

    慢性结肠炎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 属中医的久泄、久痢等范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以清热祛湿、健脾、疏肝、涩肠等治法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采用补肾法治疗本病30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以来门诊部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18~45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5年,其中初发4例。临床症状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全部病例均采用大便培养2~3次,无致病菌生长,阿米巴滋养体为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查,30例均见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正常的黏膜下树枝状小血管模糊不清或消失,黏膜面呈颗粒状。其中10例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接触性出血,5例有溃疡形成。
1.2  治疗方法  以健脾益肾为治则。基本方:党参20g,白术、茯苓各15g,补骨脂、杜仲、陈皮、厚朴各10g,炙甘草5g。随症化裁:湿盛加薏苡仁、藿香;湿热加白头翁、黄芩;食滞加神曲、山楂、麦芽;肝郁脾虚加柴胡、白芍、枳实疏肝柔肝;腹痛加川楝子、元胡、郁金;虚寒加吴茱萸;久泻不止加乌梅、诃子;年老体弱,中气下陷加补中益气汤。上方用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煎2次,分早晚服,15天为1个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全部症状消失,大便每日1~2次,质中,肠镜复查正常。好转:症状减轻,大便成形,无黏液,肠镜复查提示结肠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等。无效:经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肠镜复查结果无改变或加重。
2  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20例,占66.7%;好转9例,占30%;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7%。
3  讨论
      《景岳全书·传忠录》言:“凡泻痢者, 水走大肠”。也就是说, 脾运失常,水湿聚于大肠, 是慢性结肠炎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水湿的形成, 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 都与脾虚密切相关。脾虚与湿盛可互相影响, 互为因果。所以慢性结肠炎的病机, 其标在湿, 其本在脾。而脾虚、湿盛又与肾虚有着密切的联系, 甚至有时存在着本质的因果关系。
        其一:“肾为胃之关, 关门不利, 故水聚而从其类也”(《素问·水热穴论》)。肾主水, 肾阳虚, 气化失司, 则水液内停为湿为肿。    其二: 脾为阴土,得阳始运, 脾之运化, 有赖于肾阳的温煦, 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并且《景岳全书·泄泻》云: “肾为胃之关, 开窍于二阴, 所以二便之开闭, 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 则命门火衰,阴盛极之时, 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其三: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先天促后天, 后天资先天。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的过程中, 脾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 小肠的分清别浊、大肠对水液的吸收功能及传导功能均受到肾的气化作用的主宰。肾气充盛, 气化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肾阳虚衰, 关门不固, 可致久泄滑脱。
        因此, 慢性结肠炎的发病, 从脏腑功能失调的标本关系看, 其标在脾, 其本在肾。另一方面,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患,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虚证居多, 并且长期反复的泄泻, 势必耗伤机体的阳气和阴液, 进而导致肾阴肾阳的虚损, 造成恶性循环。《景岳全书·泄泻》言: “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出, 气去则阳衰, 阳衰则寒从中生,阴寒性降, 下必及肾,所以泄泻不愈必自太阴传于少阴而为肠癖”。这也是“久病及肾”的具体体现。可见, 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发展都与肾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病大多迁延日久,正虚邪盛,大部分患者均有服药久的病史,致脾胃受损,胃纳欠佳,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使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气滞血瘀而发病[1]。故以活血化瘀、收敛生肌为本病的治疗法则。虽然脾虚湿盛是导致慢性结肠炎的重要因素,但其发病也与肾虚关系密切,因而提出补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点。现代医学表明,溃疡性结肠炎不但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反应异常有关,还与细胞凋亡有关。实践表明,慢性结肠炎应从肝肾论治,用滋补肝肾、补肾活血、温补命门、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能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杨爱学.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中医杂志,2006,47(4):283.

作者: 高玉奎,张栋国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