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3期

中药内服结合注射疗法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8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注射疗法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中药内服结合注射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注射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7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结合注射疗法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中药内服结合注射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注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痊愈率为37.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内服结合注射疗法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能提高痊愈率,减低复发率。

【关键词】  直肠黏膜内脱垂;中药内服;注射疗法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松弛、脱垂,排便时形成套叠,堵塞肛管上口中,引起排便困难。是出口梗阻性便秘中较常见的一种。绝大部分患者均不愿意手术治疗。为此,笔者从2007—2009年采用中药内服结合注射疗法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48例,并和单用注射疗法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患者中,男18例,女70例;年龄30~86岁,平均52.6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8年;其中合并混合痔20例,内痔15例,直肠前突8例。均为门诊病人,均使用过通便药如果导片、大黄碳酸氢钠片及通便茶和开塞露等。其中除6例合并直肠前突者曾进行过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未曾行过肛肠手术。全部病例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并经直肠指检、肛门镜检及排粪造影检查,参照《大肠肛门病学》中诊断要点予以确认[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消痔灵注射液注射结合中药内服。注射前3h用温水盐水1000ml灌肠取侧卧位。大号肛镜下消毒肠腔。用20ml注射器装满配制好的1:1消痔灵注射液从松弛的直肠黏膜最上端开始,选择3个平面,每个平面选3~4个注射点,每个点黏膜下注射药物3ml,从上而下一直注射到齿线上方。合并混合痔及内痔者,每个痔核均进行注射,总量一般不超过40ml,注射后控制排便1~2天,常规应用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预防感染。重度脱垂者7天后重复注射1次。并结合中药内服,用自拟健脾补气润肠汤:白术30g,炙黄芪20g,白芍15g,杏仁10g,当归10g,金樱子10g,枳壳10g,桃仁10g,柴胡9g,升麻6g,桔梗6g,甘草6g。阴虚者加生地、桑椹子;阳虚者加肉苁蓉、黄精;血虚者加首乌、熟地;燥热内结者加火麻仁、黄芩。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内服,连服1个月。对照组:单用注射疗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1992年第7届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订的统一标准执行。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排粪造影显示直肠黏膜套叠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排粪造影显示异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排粪造影显示异常;无效:临床症状及排粪造影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48例,其中痊愈3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75%。对照组40例,其中痊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痊愈率37.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6例。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3 体会

  直肠黏膜内脱垂又称直肠内套叠,主要是由于直肠黏膜层与肌层之间的结缔组织纤维发生断裂,黏膜层与肌层分离,脱入远端肠腔所致。患病后,患者又会在排便时更加用力,导致直肠黏膜脱垂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2]。

  用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是对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或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消痔灵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明矾、鞣酸、三氯叔丁醇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将其注射到黏膜下,能使松弛的直肠黏膜与肌层、周围组织发生无菌性粘连并重新固定,此乃“急则治其标”。中医则认为,本病以气虚为本,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固摄无权以致黏膜脱垂。健脾补气润肠方重用白术健脾益气;炙黄芪补气,白芍、当归补血润肠;金樱子收敛固涩止脱,枳壳行气通滞,桔梗宣肺,杏仁宣肺气并润肠,桃仁活血润肠,柴胡、升麻协助升提下陷之阳气,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使气虚得补,脾运得健,大便得通。实践证明,消痔灵注射液配合中药健脾补气润肠不仅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并巩固疗效,二者结合,标本兼治,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宝明,张书信.大肠肛门病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603.

  2 王吉甫.胃肠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02.

  

作者: 莫洁清作者单位:543100 广西苍梧,苍梧县中医院 2013-9-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