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8期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1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糖尿病。肌萎缩症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患者12年前因三多一少症状就诊于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间断口服降糖药物,未系统监测血糖。近3年来相继出现左手、左下肢、右手、右下肢肌肉萎缩,但未诊治。...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糖尿病;肌萎缩症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8岁。主因“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12年,双下肢无力6个月”入院。患者12年前因“三多一少”症状就诊于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间断口服降糖药物,未系统监测血糖。近3年来相继出现左手、左下肢、右手、右下肢肌肉萎缩,但未诊治。近6个月来自觉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为系统诊治就诊入院。既往史无特殊记录,家族史中其母患“糖尿病”。入院时体格检查:P 86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BMI 20kg/m2。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6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部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双上肢、双下肢肌肉萎缩,双手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糖化血红蛋白10.8%,抗核抗体谱(-),甲状腺功能全套化验均正常。肌肉肌电图:右正中神经、右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31%~65%,潜伏期延长,左右腓总神经,左右胫神经运动神经发电位未引出,双下肢动脉彩超: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左下肢胫前动脉闭塞,颈髓MRI:C3~4、C4~5、C5~6椎间盘突出。

  2 讨论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是糖尿病罕见的一种并发症,本病最早由Bruns提出,曾有不同的命名,如瘫痪性糖尿病神经炎,近端糖尿病肌萎缩,近端运动神经病及Bruns-Garland综合征。Garland于1995年正式命名为糖尿病性肌萎缩症,共发病率为0.8%,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为1.1%,1型糖尿病患者约为0.3%。

  2.1 发病机制

  (1)代谢紊乱学说;(2)缺血学说;(3)免疫学说;(4)维生素缺乏学说。多见于50岁以上,病程较长的糖尿病较重的患者。起病形式可以隐袭、亚急性或急性,但以亚急性多见。该病的自然病程是多变的、渐进性的,可对称、不对称或单侧。病程的早期常以一侧下肢近端无力萎缩开始,但病情进展后最终有半数以上患者双侧下肢近端均可累及。临床症状主要为屈髋及伸膝力量的减弱,逐渐出现站立及行走困难,特别是上台阶困难,髂腰肌、股四头肌、足趾伸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前臂诸肌及手肌、脊柱旁肌、胸锁乳突肌肌肉萎缩,深层感觉障碍明显。肌电图呈神经元病变。

  2.2 治疗方案

  (1)积极控制血糖,如物理疗法,增加肌肉锻炼、按摩等;(2)营养神经,应用B族维生素;(3)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缺血;(4)免疫治疗,丙种球蛋白等;(5)胰岛移植,目前处于实践阶段。

  3 讨论

  本例患者,2型糖尿病史12年,未系统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10.8%,提示患者长期血糖偏高,结合神经系统查体及肌电图结果诊断为糖尿病性肌萎缩症,住院期间给予系统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增加肌肉锻炼,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缺血治疗,患者行走困难及上下楼梯困难程度较入院时有明显缓解,但肌肉萎缩无明显恢复。结合患者病史较长,长期未系统治疗,考虑需长期治疗定期随访。另本例患者右颈髓MRI提示有椎间盘突出,鉴别诊断时考虑该改变可能加重所支配神经的病变,但患者有确切周围神经改变的依据,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对症治疗后病情有好转,诊断糖尿病性肌萎缩症明确。

作者: 杨俊梅作者单位:016040 内蒙古乌海,乌海市乌达区中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