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9期

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中医预防思想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乙肝、结核病重大传染病的中医预防思想,对国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中医预防工作的意义。方法了解中医对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认识,明确祖国医学充分运用中医从预防传染病的预防环节发挥作用。结果中医对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思想符合控制传染病流行的规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乙肝结核病重大传染病的中医预防思想,对国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中医预防工作的意义。方法 了解中医对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认识,明确祖国医学充分运用中医从预防传染病的预防环节发挥作用。结果 中医对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思想符合控制传染病流行的规律。结论 艾滋病、乙肝、结核病重大传染病的中医预防思想,对国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重大传染病;中医;预防思想

  “国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六项重大科技专项的组成部分。四川省是全国5个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之一,其中凉山州的布拖县是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绵阳的涪城、安县为乙肝、结核病的综合防治示范区。传染病综合防治在中医医籍中论述颇多,其预防思想对更全面、更科学指导我们开展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 中医对艾滋病、乙肝、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思想的确立

  1.1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是异气所感

  中医认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1]、结核病等传染病是邪毒外侵的一种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素问·刺法论》中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是一部论述中医对传染病认识的专著,指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里的“异气”,又叫“疠气”。

  1.2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在中医医籍里均有记载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在祖国医学里虽然没有同样的病名记载,但也有类似的病症描述[2]。清代温病学家王士雄在《温热经纬》一书中所述的:“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达气分,……不比外感温邪,由卫及气,自营而血”。这里的“卫气营血”是温病发展的四个阶段,与艾滋病潜伏期长,发病缓慢,一旦发病后,病情急剧发展,出现高热不退、皮下出血、痴呆昏迷和泄下无度等症状,而致很快死亡的症状相似。《灵枢·五部》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说明了病毒性肝炎从古至今均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病痛之一。为此人们对病毒性肝炎不仅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预防上也总结出了许多方法和理念。结核病早在《素问·玉机藏论篇》中就有结核的临床症状的记载,为后来认识和研究结核病提供了依据。

  1.3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等的预防思想在公元前就已确立

  我国在公元前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就有了充分的认识和预防思想的萌芽,如《易经》中提出“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预同豫)”,这些预防医学思想基础较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四世纪)的疾病预防思想还早[3]。中医的预防思想的确立,除未病先防外,还包括病后的预防性治疗,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预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中医注重根据传染病流行环节进行预防

  2.1 消灭传染源

  中医在很早就注意到环境卫生,消灭传染源对于预防传染病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已有使用唾壶的习惯。应邵《汉官仪》载:“武帝时孔安国为侍中,以其儒者,特听掌御唾壶,朝廷荣之。”早在唐代《千金要方》中也载有“常习不唾地”之说,即要求人们不要随地吐痰。元代上清紫庭追痨仙方就主张病者死后将尸体火化防其传染旁人,以至灭门的记载,与此同时也非常重视“避其毒气”。

  2.2 切断传播途径

  2.2.1 消毒隔离

  早在方书有“一人病气足充一室”之说,主张用苍术、白芷、艾叶、柳叶等烟熏病室,民间流传用醋熏蒸室内消毒预防疫疠传染之法,古代医籍还有:“节房事”,“避其毒气”,“凡患瘟疫之家,将初病人衣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已经认识到病人衣物要注意消毒,这些方法对预防病毒性肝炎并有现实意义。这也充分说明利用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2.2.2 欲病防治

  欲病防治是指当前虽缺乏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但发病的病因已经存在,内在的病机已出现端倪,正处于将病而未作的状态所必须采取的治疗措施,所谓病是指机体在致病邪气的作用下就生发一系列变化着的邪正斗争和阴阳失调的全过程,病具有连续性和特异性,所谓“连续性”是指每个病都包括从起病到结局的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病理过程的演变,所谓“特异性”是指病都具有自身不同于它病的特点,特定的病位,一定的病性、病势和发展转化的规律。

  2.2.3 已病防变

  中医的预防思想除未病先防外,还包括已病后的预防性治疗,即已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之后,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传疫,外感疾病,传变迅速,早期诊治尤为重要,为此,仲景指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早期治疗,不仅可以防止疾病的转变和恶化,而且可以取得最佳疗效。五脏相关,脏腑相联,掌握疾病自身的传疫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防变的方法在杂病的治疗中尤有意义,昔在《难经》已有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论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之论述。仲景继承这一理论,《金匮要略》首篇便开宗明义写道“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说明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要注意脾脏,这里的肝病虽然不全是指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但病毒性肝炎就其发病传变后的临床表现来看,也极易出现腹胀、纳呆、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因此肝炎病人从脾治病,不仅能增强体力,促进食欲,还能改善肝功,调整免疫,有利于疾病康复。

  2.3 保护易感人群

  中医预防疾病,不光重视讲卫生,避其毒气,预防接种,而且强调保护加强身体的正气来保护易感人群。说明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强调对自然环境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4],对人体本身要“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目的,这样既重视调养精神,又积极防御外来邪气。所谓: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识到只要是平素善于摄生,精气旺盛,就不一定感染疾病,所以强调顺应四时,精神内宁,饮食调节,动静结合,保护加强身体的正气等养生之道。晋代医学家葛洪(公元265~313年)在所著《肘后方》一书中首先记载了虏疮,后来人们在世代罹患天花而有不同结局的情况中,先民们思考到,是否可以人为地患一次轻微天花而能蠲免死亡或麻脸,并获得终生免疫,由此而逐渐蕴发了“即毒消灾”的免疫学思想。据文献所载,早在唐朝始有种痘。在1884年武荣纶与董玉山合撰的《牛痘新书》中写到:“考上世无种痘诸经,自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清代朱纯嘏《痘疹定论》也记载在明清时代,在医生队伍里已经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代国家还设立种痘局。这说明祖国医学对预防接种可以预防如牛痘等传染病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祖国医学预防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互作用的结果。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是决定发病与否的内在依据,《古今医统》指出:气虚、饥饿忌接近,以免在吊丧问疾时乘虚染触,故有“其邪辗转,乘于五脏”,认为正虚是发病的主要关键,疾病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五脏真气充实,营卫通畅,抗病力强,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虽多,但不外三种情况:一是经络受邪入脏腑;二是皮肤受邪,血脉传注,四肢九窍壅塞不通;三是房室、金刃、虫兽伤害所致。仲景提出了以顺应四时,注意“养慎”为中心的防病原则,这样预防为主的思想,无疑对防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探讨中医对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认识,明确祖国医学充分运用中医从预防传染病的预防环节发挥作用。证明了中医对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思想符合控制传染病流行的规律。为此,艾滋病、乙肝、结核病重大传染病的中医预防思想,对国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方军.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151-155.

  2 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1-20.

  3 叶葶葶.预防医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3.

  4 程士德.内经讲义.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74-178.

  

作者: 杨应成作者单位:622650 四川安县,安县永河镇卫生院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