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2年第10卷第10期

浅谈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因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EDTA-K2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方法利用迈瑞BC-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EDTA-K2与枸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的血标本进行PLT检测,以及全自动分析仪稀释模式下检测和手工计数法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EDTA-K2抗凝血测得PLT值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枸橼酸钠抗凝血、末梢稀释血及手工计数测得PLT值均在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分析EDTA-K2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方法利用迈瑞BC-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EDTA-K2与枸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的血标本进行PLT检测,以及全自动分析仪稀释模式下检测和手工计数法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EDTA-K2抗凝血测得PLT值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枸橼酸钠抗凝血、末梢稀释血及手工计数测得PLT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EDTA-K2能促使某些人的PLT聚集和产生卫星现象而导致PLT假性减少。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枸橼酸钠;血小板假性减少;血小板聚集;卫星现象

  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而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EDTA-K2具有对血液标本中的细胞形态和计数影响非常小等优点,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将EDTA-K2作为血常规检验的抗凝剂。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推广使用,EDTA-K2已在临床广泛使用[1]。但EDTA盐能引起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无法正确识别,使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实际数值,这种由EDTA盐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被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 对于EDTA-PTCP国内外均有报道,临床发生率约为0.09%~0.21%。本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4月,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3例EDTA-PTCP典型病例,现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1:男,46岁,因肝癌伴腹水入院治疗;病例2:男,58岁,贲门癌术后入院化疗;病例3:女,73岁,因肺心病入院治疗。3例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

  1.2仪器与试剂迈瑞BC-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迈瑞公司配套试剂;湖南安信医疗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真空采血管;成都迈科公司生产的快速瑞氏染液;1%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及白细胞稀释液(科室自配)。

  1.3方法

  1.3.1仪器法

  1.3.1.1全血模式测定分别用EDTA-K2抗凝管和枸橼酸钠抗凝管抽取静脉血并混匀,按仪器标准操作规程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模式进行测定,记录PLT与WBC值。

  1.3.1.2稀释血液模式测定严格操作规程,准确吸取患者无名指末梢血20μl,加入仪器设定的标准量稀释液中,混匀静置5min后进行稀释模式下测定,记录PLT与WBC值。

  1.3.2手工法按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准确吸取手指末梢血20μl加入到0.38ml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待完全溶血后再次混匀,取血小板悬液1滴冲入计数池内,静置10~15min后,高倍镜计数血小板数量。同样的方法手工计数白细胞数量。

  1.3.3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分别取EDTA-K2抗凝血与手指末梢血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在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2结果3例患者入院初次抽静脉血化验,用EDTA-K2抗凝血查血常规,结果PLT均低于正常值,与临床医师沟通了解到患者均无出血症状,随后三患者均重新采血,分别用不同抗凝剂全血、稀释血上机复查及手工计数。3例患者的结果见表1~3。表1病例1不同检验方法PLT与WBC计数表2病例2不同检验方法PLT与WBC计数  表3病例3不同检验方法PLT与WBC计数

  血涂片瑞氏染色结果:3例患者的手指末梢血的涂片中,血小板散在分布,形态正常,数目较多,未见明显聚集现象。EDTA-K2抗凝血涂片可见血小板聚集现象或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有相互粘连及被吞噬现象,也可见血小板围绕淋巴细胞呈现卫星现象。3分析EDTA-K2作为血细胞分析的常用抗凝剂有很大的优点,但对有些患者或者健康人的血液的血小板有一定的聚集作用,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1)EDTA-K2可使血液发生免疫介导,产生冷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互相发生凝集现象,这种EDTA依赖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还能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上,同时这种与血小板结合后的自身抗Fc端又可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膜上Fc受体结合,出现卫星现象[2]。(2)EDTA-K2可导致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导致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表位发生构象改变,这些活化的血小板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后,激活了细胞膜中的某些能活化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原受体的活性物质,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3]。这两种原因在表象上都表现为血小板的体积增大。目前血液分析仪多采用电阻抗法为原理进行血细胞分类和计数,血细胞为相对非导电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从而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定,可见它只是以细胞体积大小来进行测定。由于EDTA-K2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或发生卫星现象,分析仪不能识别凝集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当血小板聚集成堆与白细胞体积接近时,可被分析仪当作白细胞进行计数,这就造成了血小板假性减少和和白细胞假性增多。EDTA-PTCP可见于正常人,但多数情况下伴某些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肺心病、肝病及一些原因不明的疾病。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应加以重视,对于血小板减少而无出血症状的患者,一定要用不同方法进行复查,以防误诊。对于诊断为EDTA-PTAP的患者要告知以后查血常规时不要使用EDTA盐抗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参考文献】
    1邦显,刘思景.抗凝剂EDTA-K2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57.

  2宓庆梅,施巍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0):719.

  3高琼.EDTA盐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584.

  

作者: 马晓红,盛小娟,吕朝辉作者单位:471003 河南洛阳,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