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2年第10卷第11期

沙盘游戏的应用现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沙盘游戏。应用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DroaKalff)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荣格)。...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沙盘游戏;应用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Droa Kalff)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荣格)。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卡尔夫)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治疗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及心灵与自性的)发展[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1985年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成立,标志着沙盘游戏治疗体系的成熟。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1994年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同时也开启了沙盘游戏治疗在中国的发展。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心理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同时被人本主义、格式塔治疗、整合性动力治疗以及普通的心理治疗所采用,成为艺术和表现性治疗的主要代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体系,沙盘游戏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人力资源开发、身心疾病的治疗和专业心理分析及深度心理治疗诸多领域,本文就沙盘游戏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1沙盘游戏用于心理治疗

  1.1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治疗的应用沙盘游戏自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与传统的儿童心理疗法相比,沙盘游戏特别适合儿童,目前国内外已经将其广泛运用于儿童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2]。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沙盘游戏的一个良好适应证。PTSD是指儿童遭受严重的创伤性体验后出现的持续性焦虑状态,是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性患疾之一[3]。创伤指的是灾难性事件,包括各种各样的虐待或天灾人祸等,这种创伤经历特别是受虐经验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难以承认,更难以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沙盘游戏疗法能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儿童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Grubbs[4]对沙盘游戏运用于性虐待所致PTSD儿童的疗效进行了探讨,发现沙盘游戏是创伤愈合与转化的强有力的媒介,在沙盘游戏中,这种儿童显示出释放他们的创伤以及逐渐愈合的过程。Louise[5]对56名4~5岁遭遇海啸后的PTSD儿童进行了沙盘游戏治疗,经过4个月每星期1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这些儿童获得了积极有效的转变。沙盘游戏对儿童品行障碍也有着良好效果。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3]。沙盘游戏能为此类儿童提供发泄愤怒和表达攻击行为的途径,让他们在虚拟的空间里将其愤怒和攻击性的行为物化地演示出来,从而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台湾的施玉丽等[6]用沙盘游戏疗法对1例对立性反抗疾患的儿童进行了疗效研究,发现沙盘游戏可以让儿童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并宣泄负性情绪、释放被压抑的能量,并使他们从沙盘所建构的故事情境中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性行为。陈静[7]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进行了探讨,选取了30名行为问题的儿童,随机分为5组进行团体沙盘干预,经过8次(每星期1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这些儿童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通过儿童沙盘作品的主题、Conners行为量表前后测分数以及老师家长的评价等方面的改变得以体现。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明显缓解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张利滨等[8]对20例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组接受8次沙盘游戏治疗,1次/周,50 min/次;对照组不接受沙盘游戏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SCARED)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量表等心理测验工具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沙盘游戏治疗后,治疗组SCARED量表焦虑总分和EPQ量表N分量表得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提示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并提高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说明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地缓解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沙盘游戏对一些儿童神经症,如遗尿症、厌食症、运动性抽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等同样有着积极效果[9~12]。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对沙盘游戏在儿童自闭症的疗效也进行了探讨,证实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有着积极作用[13~15]。由上可见,沙盘游戏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适应证。

  1.2沙盘游戏在成人心理治疗的应用随着沙盘游戏理论和实践的日趋完善,沙盘游戏的治疗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儿童,而被广泛应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中。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沙盘游戏能有效地治疗成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药物与酒精依赖、人格失调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各种身心疾病等。Ammann[16]把沙盘用于1例严重抑郁症的女性并取得良好效果。李江雪等[17]把沙盘游戏用于治疗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女大学生,经过了16次以沙盘游戏为主的心理分析治疗,患者在边缘人格的核心症状尤其是情感和冲动行为方面变化明显,各项神经症状均有了很好的缓解;各项人格问题也得到较好改善。Zoia[18]把沙盘游戏带进公共戒毒所,证明了沙盘游戏对药物依赖的患者同样有效。另外,她还运用沙盘游戏有效地治疗了1例患遗传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的患者。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还将该方法应用于非临床人群,如在心理咨询、夫妻咨询、家庭治疗、企业和团队的组织和管理中的应用[19,20],整合了格式塔、催眠、角色扮演等方法。还有一些治疗师在阿德勒自我心理学、家庭系统治疗理论的背景下使用沙盘,使之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沙盘游戏用于心理教育

  近十多年以来,沙盘游戏开始逐步走进学校,并被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所运用。沙盘游戏的工作原则并非单纯以来访儿童的心理症状为工作目标,而更注重其内在心理的充实与发展,在儿童的健康成长方面,如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特别符合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张,为学校心理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根据国内外一些实证研究,沙盘游戏尤其对于学校中存在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言语沟通困难以及适应困难等问题的儿童有良好效果。陈顺森等[21,22]通过一系列干预实验考察了沙盘游戏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效果并将其与放松训练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沙盘游戏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干预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且干预效果的保持性优于放松训练。台湾的林明清[23]把沙盘游戏用于1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的治疗,经过16次的治疗,发现此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问题都有了明显改进。樱井素子等[24]对一所澳大利亚的重度语言障碍儿童学校全体学生进行沙盘游戏的尝试,发现沙盘游戏对改善这些儿童的言语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有着良好效果。Van Dyk等[25]通过对幼儿园儿童一系列的沙盘游戏干预发现沙盘游戏是一种积极肯定的方式帮助适应障碍儿童缓解不良情绪及缓和内心冲突。儿童大部分难以用语言表述和宣泄自己的心理焦虑、压力与无助,这些压力和不良情绪使儿童表现为各种情绪、行为或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虽没有达到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沙盘游戏恰恰为这些儿童提供了有效表达和释放情绪的途径,通过玩沙子、玩具模型,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由宣泄消极情绪让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通过沙盘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因素,从而获得心性的修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3沙盘游戏用于诊断

  沙盘游戏不仅可以用于多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其发展过程中,沙盘游戏治疗师和研究者们还看到了其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的潜力。维也纳大学儿童发育研究者Buhler把沙盘作为诊断和研究工具,在沙盘游戏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把自己的技术命名为“世界测验”,并将其标准化。她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做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世界测验”作为一种诊断技术可以用来区分“正常人”和“病人”。她还发现,这种技术有助于诊断情感障碍或智力障碍。随后,有学者等[26]在“世界测验”的基础上,研究对象转向成人。他们将自己的这项诊断技术命名为“小世界测验”,研究证明了病人与正常人存在着差异。教育心理学家Bowyer首次把世界技法用于儿童的临床指导并使此研究方法更加标准化,她制定了用于分析沙盘作品的5个评分标准(沙盘中所使用的区域、攻击性主题、对沙盘的控制、沙的运用和沙盘作品的内容),并且发展了分析正常和异常组沙盘作品的常模。除了区分正常与非正常之外,Bowyer还指出了年龄和智力因素对沙盘的影响。国内的沙盘研究者申荷永、蔡宝鸿等[1,27]以初始沙盘为研究对象,选取65个小学生测试,分为行为问题儿童和正常儿童两组。然后把他们按照研究者在理论和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初始沙盘主题特征编码表进行编码分析并计分,最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了对行为问题儿童具有诊断意义的沙盘主题特征。他们认为初始沙盘具有特殊和重要的诊断意义,不仅反映来访者的问题,也提供治愈的希望、线索和方向。张日异等[28]对大学生孤独人群沙盘作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沙盘作品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发现沙盘作品不仅反映人的心理状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质。由此可见,沙盘游戏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和价值,对发现和诊断来访者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4目前沙盘游戏研究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沙盘游戏的适用人群广泛,在不同人群的心理治疗、学校心理教育以及心理诊断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其对象开始从儿童转向成年人,从患者转向所有的正常人。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并不成熟,沙盘游戏的主观臆断性仍难以被众多学者接受。近年来,学者们也在尝试制定沙盘游戏治疗评估的客观指标,但是大多研究目前仍处于主观水平,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目前关于沙盘游戏的应用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研究样本量比较小,主要局限于个案研究;研究内容比较局限,跟其他疗法结合的研究很少;疗效评价比较单一, 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沙盘游戏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大样本的疗效对照研究,考虑整合性的研究和更全面的、长程的疗效评估。另外,沙盘游戏中对于个体的种族、文化、教育及宗教等背景都有关,对沙盘游戏的跨文化研究也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的课题。

  5展望

  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哲学思想,是沙盘游戏疗法的重要基础,荣格以及卡尔夫本人,都对中国文化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其心理学体系的最重要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沙盘游戏疗法,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中国人。由于中国人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倾向于内向和不善表达内心感受,这些人格特征使得中国人更易于接受沙盘游戏这种非语言的治疗方式,含蓄地借助于沙盘游戏表达内心体验,为治疗师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了解个体内心世界的新途径,对中国的心理治疗师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沙盘游戏不仅能够广泛地适应于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工作,而且有利于来访者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其治疗理念可以为广大临床医生、心理工作者以及教师等提供借鉴,具有广阔运用前景。相信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日趋完善,沙盘游戏将会在我国的心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荷永,高岚.沙盘游戏疗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5.

  2郑元洁.沙盘游戏法及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11):25-27.

  3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5-277.

  4Gmbbs G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andplay process of exually abused and nonclinical children.Art Psychother,1995,22(5):429-446.

  5Louise L.Immigrant and refugee preschoolers'sandpla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sunami. Art Psychother,2006,34(2):99-113.

  6施玉丽,高淑贞,王文秀.对立性反抗疾患儿童之沙游治疗历程分析研究.中华辅导学报,2005(19):47-72.

  7陈静.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8张利滨,章小雷,黄钢,等. 沙盘游戏对7~l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疗效.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l2):909-911.

  9Carey L.Sandplay therapy with a troubled child.Art Psychother,1990,17(3):197-209.

  10Nagliero G.Sandplay therapy and verbal interpretation with an anorexic girl//Sidoli M ,Bovensiepen G.Incest fantasies and self destructive acts:Jungian and post-Jungian psychotherapy in adolescence.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5:297-310.

  11Tsukum K.An early adolescent case who was cured of motortic dimrder.J Psychosom Med,1996,36(8):685-689.

  12王巧敏,黄钢,章小雷,等.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9):691-695.

  13寇延.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保定:河北大学,2005.

  14潘燕华.心理分析取向的整合治疗模式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探索.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15宋建宏, 陈敏.自闭儿童治疗中的象征性发展个案报告.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634-635.

  16Ammann R(著).蔡宝鸿,潘燕华,范红霞(译).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6-73.

  17李江雪,申荷永.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分析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18Zoja EP(著).刘建新,蔡成后,古丽丹(译).沙盘游戏与心理疾病的治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0.

  19张日昇.箱庭疗法渐入佳境.中国教育报,2006-2-16(004).

  20Sweeney DS.Sandplay with couples,techniques in marriage and fanaily counseling. AIexandf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2002:95-104.

  21陈顺森,徐洁,张日昇.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心理科学,2006,29(5):1186-1189.

  22陈顺森,张日昇,徐洁.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90-296.

  23林明清.一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的沙戏治疗历程分析研究.台湾:台南师范学院,2002.

  24樱井素子,张日昇.在澳大利亚某重度语言障碍学校进行箱庭疗法的尝试.心理科学,1999,22(4):350-353.

  25Van Dyk A,Wiedis D.Sandplay and aessment techniques with preschool-age children.// Drewes AA, Carey LJ,Schaefer C.School-based play therapy.New York:The Commonwealth Fund and Ha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16-37.

  26Mitchell RR,Friedman HS.Sandplay:Past,present and future.New York:Routledge,1994:39.

  27蔡宝鸿.初始沙盘及其临床诊断意义研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28张日昇,陈顺森,寇延.大学生孤独人群箱庭作品特征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1082-1085.

作者: 张磊,张志春作者单位:116041 辽宁大连,解放军第215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