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推拿疗法杂志第二卷第三期专家论坛

脊柱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趋向

来源:INTERNET
摘要:在银质针介入治疗严重腰腿痛病、定伸手法治疗颈椎病、超选择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研究方面,具有其独创性和先进性。本文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分类、作用、选择、规范以及从业人员的现状和对策作了全面的论述。推拿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推拿手法治法简便,疗效独特,适......

点击显示 收起

【编者按】  本文作者系解放军总医院康复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理事长,全军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教授对人体外周疼痛与致痛机制作了深入的研究,是现今我国疼痛诊治与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在银质针介入治疗严重腰腿痛病、定伸手法治疗颈椎病、超选择药物灌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研究方面,具有其独创性和先进性。本文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分类、作用、选择、规范以及从业人员的现状和对策作了全面的论述。

    推拿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推拿手法治法简便,疗效独特,适应病症广,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尤其是脊柱整骨推拿手法(简称脊柱手法,Chiropractice)对伤科疾患与疼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在推拿学领域中发展迅速,受到中医药界的重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推拿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对其分类、治疗作用、疗效机理不甚清楚,有关的实验研究、文献报道凤毛麟角。所以脊柱手法的临床应用带有较大的局限性,甚至出现偏差,组织损伤和并发症屡有发生,贻误了病情。另外,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整体素质较低,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门户之见,这将影响本学科的发展。
    脊柱手法就是通过手法推拿(剪力、扭转力、拉伸力)作用于脊椎关节(颈、胸、腰椎及骨盆诸关节)使之在被动运动范围内或超过被动运动极限范围内(亚生理区)瞬间达到关节和肌肉松解,然后重建脊柱平衡。手法要求短促、有力、适度,避免暴力,防止误伤。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脊柱手法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疗效独特的治疗脊柱与软组织疼痛性疾患的疗法。它具有其它疗法所不能替代的治疗作用,但运用不当也会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大致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  脊柱手法的分类和治疗作用
    目前,脊柱手法的分类比较混乱,基本上采用力的作用方式来命名,如推扳法、旋转法、牵压法、牵板法、顿拉法、牵抖法、反揹法、点压、滚揉等作用方式;还有以人名来命名的,如Mckenzie、Maitland、Cyriax、刘寿山氏、杜自明氏、李墨林氏等,自成一派。所以自古以来,脊柱手法从未进行科学的、规范的分类,甚至在中国还分南派、北派,难以理解。笔者认为,首先应将手法的力学作用方式分类,即一维、二维或三维空间方向,脊柱手法大致是二维和三维空间力的作用方式,如脊柱旋转法是二维作用方式(有脊柱的剪力和扭转力)、脊柱牵扳法是三维力的作用方式(有脊柱的拉伸力、剪力和扭转力)、脊柱斜扳法是二维作用方式(有脊柱的剪力和扭转力)、脊柱牵压法是二维作用方式(有脊柱的拉伸力和剪力),然后再冠以作用部位,如颈椎或腰椎脊柱旋转法,颈椎或腰椎脊柱牵扳法,上肢或下肢顿拉法等。
文献报道,脊柱推拿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解除滑膜嵌顿、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和纠正关节错位,促使神经周围炎症消退,增加局部血供,从而达到组织修复的目的。这些已得到临床工笔者的重视和认可。问题在于单纯的脊柱手法是不能够使已经变性和挛缩的肌肉、筋膜及韧带等软组织得到真正的松解和修复,也就是说通过推扳、旋转
或牵伸能否使脊柱关节达到真正含义上的“关节复位”,即脊柱是否重建力学平衡,笔者认为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手法的力学作用有其独特的机制,但不是万能的,不能臆想通过反复的运用手法使变性或挛缩的组织得到修复,需要用其它疗法(如银质针松解术、中药熏洗或理疗)协同治疗,才能达到康复目的。一味认为脊柱疼痛的原因是关节错位、滑膜嵌顿,治法上追求复位、再复位,必然造成脊柱与软组织的伤害。就拿常见的脊柱源性的疼痛病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说,其治疗机理也绝非是间盘突出物的复位还纳,手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松解神经根与突出间盘之间的粘连和解除肌肉痉挛,起到“减压”和“变位”的作用,使脊柱恢复力学平衡,一旦手法成功,不必反复应用。
2  脊柱手法的选择和规范
2.1  手法选择  手法推拿的临床实践中,常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血管损伤,约占全部推拿事故的6.2%。椎间盘损害加重神经根、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造成括约肌功能障碍和瘫痪。甚至招致脊柱骨折或脱位,进而引起神经血管损伤。基于上述原因,必须对脊柱手法的适应症选择和操作规范进行系统合理的评估。一种病症可以选择多种治疗手法,但不同的类型只能准确的优选一种方法,做到高效安全,如轻度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呈侧旁型,可以采用脊柱旋转整复法(二维)、脊柱牵板整复法(三维);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物大,呈中央型,就不能采用上述两法,只能采用脊柱定点牵伸法(二维),才会保证治疗安全,同时收到良好疗效。通过模拟腰部三种推拿手法(斜扳手法、脊柱旋转手法、脊柱牵扳手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1)椎间盘髓核内压,腰椎牵扳手法髓核内压最小,脊柱旋转手法最大,两者相比差异显著。(2)三种不同手法产生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的位移无显著性差异。(3)手法作用时腰椎各个对应小关节内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值无显著性意义。(4)手法作用时纤维环应力,内层、中层纤维环应力牵扳手法最大,外层纤维环应力以旋转手法最大。提示临床上运用上述三种脊柱手法,应充分考虑其各自的生物力学特点。对于以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病变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混合型腰椎管内外组织损害)以前两种手法为宜,因为该两种手法牵伸力小,对软组织的拉伸性损害相对较小。相反,如果采用脊柱牵扳手法,由于该手法可能对椎管外软组织(小关节囊、棘上棘间韧带、腰背筋膜)造成拉伸性损伤,可以使疼痛加重。对于椎管内组织病变为主的椎间盘突出症,应以脊柱牵扳手法为宜,而不宜采用脊柱旋转手法或斜扳手法。因为前者椎间盘髓核内压力最小,椎间盘的力学损伤也小,不会加重椎间盘突出。而后者则可能损伤椎间盘使突出物加大甚至破裂,加重临床症状。

作者: 王福根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2004-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