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推拿疗法杂志第二卷第四期经验交流

手法加针刺三阳络治疗颈源性头痛48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关键词】颈源性头痛手法治疗针刺三阳络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十分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多反复,而颈源性头痛长期以来却一直不被认识,常被误诊、误治,至1993年才被单列出来,逐渐被临床医生所重视。枕后痛者11例,单侧偏头痛者25例,双侧痛者12例。疼痛的性质有持续性隐痛,钝痛或放射痛,甚则呈针刺样及......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手法治疗  针刺三阳络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十分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多反复,而颈源性头痛长期以来却一直不被认识,常被误诊、误治,至1993年才被单列出来,逐渐被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所收治的病例均是在相关辅助检查指导下,排除其他病因而确由颈部病变引起,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3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2岁;20岁以下者8例,21~30岁者12例,31~40岁者19例,40岁以上者9例;病程最短3 d,最长7年;枕后痛者11例,单侧偏头痛者25例,双侧痛者12例。有明显外伤史者3例。
1.2  诊断标准
1.2.1  症 状  表现为患者头部急性或慢性疼痛。疼痛的部位为后枕部,有时牵及头顶、单侧或双侧颞部,少数出现在前额部或眼眶部。疼痛的性质有持续性隐痛,钝痛或放射痛,甚则呈针刺样及刀割样痛,严重影响睡眠及工作,常伴有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或后枕部、耳后部酸胀不适,局部喜按压,严重者伴有头晕、耳鸣、恶心及呕吐等。
1.2.2  体 征  头部常呈强迫位,颈功能活动受限。上位颈椎棘突压痛、偏歪,颈部肌肉触硬、压痛,或呈条索状,且以患侧尤甚,特别是枕下三角肌群最为明显,常可在乳突后缘及乳突与C2棘突连线中点,单或双侧颞部及耳上方找到压痛点,按压痛点可见头部区域放射痛。
1.2.3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大多无明显异常,少数可伴有颈椎生理曲度变小或消失,或反向成角、棘突偏歪,或伴有各类颈椎病者相应的X线征象。CT或MRI检查去除因颈椎间盘突出症、髓型颈椎病、严重颈椎退行性改变、脊髓肿瘤、血管畸形、颅内占位、风湿及结核等引起的头痛。
1.3  治疗方法
1.3.1  准备手法  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身后,在双侧颈肩部施以扌衮   、揉法,至局部热感为度,接着点按百会、印堂、风池、颈夹脊、肩井、肩中俞及肩外俞等穴位,由轻到重,以酸胀得气为度,每穴各30 s,再以颈部两侧的肩胛提肌、斜方肌、头颈夹肌的压痛点,施以弹拨法,施术5 min,最后以扫散法及五指捋顺法施于双侧颞部,搓散颈肩部结束准备手法。
13.2  拨伸定位旋转复位法  此术适用于颈椎棘突 有偏歪者。以枢椎棘突偏右为例:患者仰卧位,两肩与床缘平齐,助手以双手固定患者两肩,医者左手置于枕后,右手置于下颌部,将屈伸轴、旋转轴定位在C2棘突,缓慢拔伸、向右旋转至最大限度时,瞬间加力,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声响,左手指下有棘突错动感,示椎体复位。棘突偏左者同法反向操作。
1.3.3  颈椎推扳法  此术适用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向成角者。施术时,结合X线征象,在拔伸牵引状态下,一手用力托顶,一手推扳,用以矫正生理反弓。
1.3.4  放松手法  以轻柔手法按揉颈肩部肌肉,拿肩井结束手法。
1.3.5  针刺法  取穴:三阳络。治疗前选该穴,消毒后垂直快速进针0.8~1.2寸,得气后施以泻法,留针20 min后取针。以上手法可1次/ d,10次为一疗程。拔伸定位旋转复位法若一次成功后,不在再做第二次。施用一般手法时应强调手法的“有力、柔和、持久、渗透”;施用复位手法应注意手法要“稳、准、巧”,切忌暴力,术后休息片刻,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痊愈:头痛消失,伴随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头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消失或有改善,但劳累后或长期不良体位时有轻度头痛不适;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作者: 孙翠萍 常 虹 2004-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