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期中医中药

浅谈“摸法”在伤科检查中的运用

来源:INTERNET
摘要:摸法,即是医生用手指仔细地摸按受损伤的部位,依靠手指的感觉,以辨别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它是在伤科临床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1]。1“摸法”原理及要点伤科疾病不外乎为伤筋、脱位或骨折等三大类。临床上摸诊检查时主要是摸肿胀、摸压痛、摸畸形、摸骨异常活动等。从摸诊所得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伤筋......

点击显示 收起

摸法,即是医生用手指仔细地摸按受损伤的部位,依靠手指的感觉,以辨别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它是在伤科临床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1] 。历代医学文献中关于摸法的重要性,均有许多较为详尽的记载,如清代吴谦等所编著的《医宗金鉴》手法总论中说:“以手扪(摸)之,自悉其情。”在该书手法释义中又说:“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等。

1 “摸法”原理及要点

伤科疾病不外乎为伤筋、脱位或骨折等三大类。临床上摸诊检查时主要是摸肿胀、摸压痛、摸畸形、摸骨异常活动等。从摸诊所得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伤筋,是脱位或是骨折。如系伤筋,临床上主要是摸肿胀和摸压痛情况。摸肿胀的大小、形状与软硬度;摸压痛的程度和范围等,以辨别是否伤筋与伤势的轻重。较严重的伤筋,伤部肿胀明显,可出现较大的血肿块,压痛亦较明显。新伤肿块摸时多较柔软,如按棉被样感,有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恰当,致使伤部瘀结不散,形成条状或硬结状的硬块,可经久不愈。严重伤筋时,肿胀更为严重,同时范围也更加广泛,压痛亦较剧烈。如系关节脱位时,除摸肿胀、摸压痛外,还应仔细摸查关节有无凹凸或塌陷等畸形。摸查时并应注意关节脱出的方向和位置,通过摸查,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关节脱位的类型。如肘关节后上脱位时,外部呈靴样畸形,肱骨下端向前下方凸,尺骨鹰嘴向后上方凸出;肩关节前脱位时,肩部塌陷或方形,三角肌下有空虚感,在腋下或肩部前方锁骨下,可摸到脱出的肱骨头。关节脱位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筋肉损伤,其肿胀和压痛一般均比单纯伤筋更为明显和严重。如系骨折时,除应摸肿胀、摸压痛、摸畸形外,还应摸骨的异常活动;骨异常活动是骨折的特有症状;摸诊时发现有骨异常活动,即表示有完全性骨折。但完全性骨折后,两骨折断端相互发生嵌插,以及不完全性骨折均无骨异常活动。骨折时骨折部及附近的筋肉往往损伤比较严重,骨折处可有明显而较严重的肿胀,甚至可引起伤处远侧肢体肿胀,如肱骨干骨折时,其肿胀可上至肩部,下至前臂及手部。四肢长骨骨干发生横形骨折、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移位时,手指在摸查时可感到骨折部的骨体增厚变粗,横形骨折其骨折部凹凸较明显,上下两骨折端凸出部相近在同一水平线上,斜形骨折移位时,上下两骨折端凸出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上下凸出部相隔距离较远。如骨折后发生分离移位时,上下两骨折端之间,可摸到明显的沟隙。

如髌骨横形骨折发生分离移位时,一般均可摸到明显的沟隙。青枝骨折和裂纹骨折以及撕裂性骨折,仅为部分骨皮质受到破坏,均属于不完全性骨折,故在摸查时均无骨异常活动感,而且肿胀和压痛亦比完全性骨折为轻。摸诊检查时,手法应由轻至重,由远至近,手法宜轻柔,切忌粗暴行事,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学习摸法,要懂得解剖知识,掌握人体骨骼与关节的正常形态与结构等。然后在自己身上或别人身上认真摸比,细心体会。对于人体正常的形态要心中有数,然后再到患者身上细心摸查,才能真正做到知其正而鉴其异,通过比较才能鉴别,方能达到对伤病进行正确诊断的目的。

2 “摸法”分类应用

2.1 指腹按压法 此法是检查手法之中首要之法。即医者用一手握住伤部的远端,用另一手拇指的指腹部或拇、食、中三指的指腹部置于伤处,然后轻轻用力向下按压,仔细体察指下的感觉,注意伤部有无肿胀、压痛和凹凸不平等,即如古人所说:“手摸心会”之意。按压时应先由伤部远处开始,逐渐移向伤处,用力大小应根据病情和损伤部位而定。如筋肉丰富部位发生损伤时,检查时手指按压力适当加大,并应仔细观察病人对按压的反应,有利于正确判断病 情。此法是临床上检查病人时最先施用的方法,一般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选用其他的检查方法。

2.2 指压捋摸法 此法由医者一手握住伤肢远端部分,用另一手拇指指腹部与食指第二节和末节指骨的桡面,相对构成钳形,置骨体前后或内外两侧处,由上向下顺骨体进行捋摸。细心体察指下的骨体有无凹凸不平和剔手感,或骨干有无发生弯曲变形,以此判断是否有骨折或为单纯伤筋。在运用本法时,两手指用力要均匀,不能时轻时重,否则可因指下感觉不一而发生误诊。此法还用于骨折患者在整复之后,以检查骨折是否达到良好复位。整复后如伤部骨体四周边缘整齐,无剔手之感,即表示骨折端已达到良好的对位。

2.3 指压摇摆法 此法由医者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相对按压于伤部,另一手握住伤部骨体的远端部分,并轻轻上下摇动。如指压摇摆时,指下感觉骨体有骨异常活动或骨摩擦音,即表示有完全性骨折;如指下无上述感觉,但伤部骨体某一部位压痛却很敏感,则多为不完全性骨折,如指压摇摆时,骨体无异常活动,但伤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不似骨折那样尖锐,则多为伤筋。

此法主要用于检查四肢部位的骨折,应用时,手法要注意轻柔,摇摆幅度不要太大,切不可单纯为追求骨异常活动和骨摩擦音,而用力摇摆肢体,以免加重骨折端的移位,骨折部周围筋肉组织的损伤。

2.4 双拇指压按法 此法主要用于检查肋骨骨折。检查时医者两手的手指自然张开,两拇指的指端相对,分别置于肋骨受伤处两侧,然后一侧的拇指先轻轻用力向里按压肋骨,当指上感到肋骨被压动向里时,然后慢慢放松使之复原,在放松的同时另一侧的拇指轻轻用力将肋骨向里按压,如此反复数次,仔细观察伤肋的受伤部位有无疼痛出现。摸查时并应注意有无骨异常活动和骨摩擦音,如按压时伤部有剧痛时应考虑为骨折,如摸查到骨异常活动或骨摩擦音则表明为骨折,如按压时伤部无疼痛出现,仅伤部有压痛则多为伤筋。注意按压时不能用力太大,以免因骨折端内陷而损伤肺部,给患者增加痛苦,给治疗带来不利。

参考文献

1 孙树椿.中医筋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5-16.

作者单位:525200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作者: 谢懋华 2005-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