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6期药物

浅析抗结核药物引起副反应及处理

来源:INTERNET
摘要: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引起各种副反应并不少见,如何认识和处理各种副反应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现将本中心519例结核病人中出现的副反应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治疗前查肝功以后每月查肝功,用药后所出现的各种反应除肝功外均采用反复单一停药观察,来判定导致副反应的药源。2结果链霉素反应519例含S方案422例,出现药物反应5......

点击显示 收起

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引起各种副反应并不少见,如何认识和处理各种副反应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现将本中心519例结核病人中出现的副反应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19例肺结核病人,男254例,女265例,年龄15~49岁444例,50~81岁75例。

1.2 方法 采用全面监督和全程管理的方法,分别以2HRS/4HR、2HRZS/4HRZ、12HZE、2HRES/4HRE、6HR方案常规量化疗。治疗前查肝功以后每月查肝功,用药后所出现的各种反应除肝功外均采用反复单一停药观察,来判定导致副反应的药源。

2 结果

链霉素反应519例含S方案422例,出现药物反应59例占14%,停药55例占13%,其中听力减退、耳鸣34例占8.1%,平衡失调18例占4.3%,皮疹8例占1.9%,而15~49岁组有3例呈2项阳性反应,反应率为12.4%,50~81岁组有1例呈2项阳性反应,反应率25.5%,两组反应率相差显著(P<0.05)。519例中含R方案501例,出现副反应22例,以胃肠反应为主占4.2%;含Z方案138例,副反应7例;含E方案147例,副反应6例,眼损害与皮疹各半;含H方案518例,副反应4例,以上因各
种反应单一停药17例。

肝功改变:519例除原有肝炎13例外,余506例中含HR方案364例,原肝功正常用药后肝功能改变83例占22.8%;停药8例;原肝功轻度异常用药后加重肝功反应6例,停药3例;含HR方案组共有肝功反应89例占24.5%,其中停药11例占3.0%。含HRZ方案134例,原肝功正常用药后肝功反应33例
占24.6%,停药5例;原肝功异常用药后加重反应5例,停药2例;含HRZ方案共有肝功反应38例占28.4%,停药7例占5.2%。

519例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药物反应171例占32.9%,有90例占17.3%不同程度停药。

519例中有54例占10.4%用药前肝功有轻度反应,反应多半以浊度试验升高为主,54例中结核性胸膜炎和浸润型肺结核合并胸膜炎共22例占40.7%,经保肝及H、R等化疗在1~5个月内肝功完全恢复正常。

3 讨论

本文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常规量每日给药,S用于治疗前2个月的强化阶段。出现药物反应较高占14%,主要表现听神经和前庭神经障碍,由于S中毒后无论是内耳周缘感觉器官或是位听神经的中枢核团均能产生器质性病理变化,临床难以治愈,确为一种不可逆性耳聋。另外耳鸣是耳聋的先兆,临床对耳鸣或听力减退十分警惕,一但反应多数停药,因此S反应停药率最高达13%,经脱敏及营养疗法于3~5个月恢复,出现反应如更换产品或批号有时会减少副反应,由此判定因药物质量不纯会增加药物反应。S副反应50~81岁组明显高于15~49岁组,恢复时间也长,因此老年人应用S更应注意观察。

抗结核药物对胃肠反应也是常见的,其中以R反应最高占4.2%,Z次之占2.2%,主要表现为恶心、胃痛、胃不适或胃纳减退一般不必停药,对症治疗1~4周症状可自行消失。服R、Z、E时有过敏性反应,主要是皮疹的发生。多出现在用药前2个月,本文共出现5例,伴有皮疹瘙痒症状。以E引起药疹占2.0%,本文报告偏高。出现药疹后一律停药,经脱敏处理周内皮疹消失。E引起的眼睛损害占2.0%发生于用药的3~8个月,其中有2例表现视物模糊,1例眼痛,发生眼损害立即停药。E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眼损害和过敏性皮疹,本报告占4.1%,而且停药率高,眼损害恢复慢,因此用E临床应严密观察。H一般反应不大,引起末梢神经炎仅占0.8%,反应与年龄无关,轻者给予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症状可减轻或消失,严重者需停药或间断停药。近年来抗结核药物对肝功损害情况最引人注目,药物性肝损害可分为过敏性的和中毒性两种。过敏性反应除肝损害外有时伴有皮疹、发烧、血清胆红素升高,可伴或不伴有转氨酶升高,出现反应早。但是由于酶系统产生适应可迅速恢复。引起肝细胞代谢异常多见于H、R联用,往往不伴有黄疸。由于药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产物可致肝脏细胞坏死,脂肪性和胆汁淤积,因此本文肝功改变以转氨酶升高为主,黄疸指数升高次之,未发现黄疸。肝功虽有改变但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偶有胃纳不佳、恶心、皮肤瘙痒等,肝功反应63%发生在用药前3个月。

Z有强有力的灭菌作用,尤其在酸性环境下更占优势,但是由于五十年代用于临床后因发现肝毒性反应发生率高而未能推广应用,近20年来虽然被采用但应有顾虑,本文 注意观察了Z对肝功的影响。结果134例含HRZ方案中疗后肝功反应38例占28.4%,其中停药7例占5.2%,无论是肝功能各项变化状态及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HRZ组与HR组均无差异(P>0.05),可见Z的肝毒性反应发生率不高,也不严重,说明方案中有或无Z肝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无差异。国内外文献报道,在短化的前2个月强化治疗阶段采用Z。本文是全疗程采用Z,可见只要常规量用药尽管疗程长对肝损害并不大。本文HR与HRZ组共498例中有肝功反应127例占25.5%,经保肝治疗除18例占3.6%病人更改方案,余继续原方案化疗不必停药,肝功反应不再加重或恢复正常。

519例中有54例疗前肝功轻度改变,其中以浊度试验改变为主,占59.3%。有实验报道,血吸虫病、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病等肝功试验可阳性;在活动性结核病人的肝脏改变中以脂肪变性为最多见,用结核药物治疗可减轻肝功改变,本文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前肝功反应较高,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变态反应有关。54例病人经1~5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全部恢复正常,无一例因用药使肝功能恶化。所以疗前发现肝功轻度异常不能轻易放弃HR等常规药物的治疗,HR更不是此时的禁忌证。在保肝的基础上常规量化疗并严密观察,病人是可以安全的应用HR的,且无危险。 

作者单位: 114008辽宁省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高岩 王素荣 2005-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